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湖北日报]龙头高昂大武汉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08-02-01 02:52   [收藏] [打印] [关闭]

举全省之力唱响“大武汉”。武汉辉煌乃是荆楚的希望

“全省一盘棋,重点是武汉。”“依托全省发展武汉,发展武汉带动全省。”近5年来,省委、省政府一直在举全省之力舞动一个龙头,唱响“大武汉”。

思路清晰,措施得力。一篇篇鸿篇巨制——产业整合文章拉开序幕:全省18家烟企归并到武烟、东风汽车总部和研发中心迁址武汉沌口、武钢重组鄂钢、“武字头”大型国企迁建……

戮力同心,规模效应显现。

以湖北中烟(武烟)为例,去年完成“18”变“1”的嬗变,利税总额突破140亿,有望成为湖北首家闯进全国纳税10强的企业。昔日几被“云烟”“湘烟”挤兑得边缘化的小角色,现在朝气勃发,书写了一段又一段传奇。

整合城市群,绑定8座新兴城市,让大武汉添上几只强劲的翅膀,这是又一“大手笔”。2002年6月,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了“1+8”武汉城市圈概念,打造中部经济增长极,让武汉先带8城市,再带荆楚腾飞。大武汉也有了更多的战略发展空间。

两年多来的“融城”行动,让全省独大的武汉由感觉“吃力”到充满活力、魅力,继而爆发张力、辐射力、带动力。

也正是因为这一概念的提出与实施,省情民意才上升为国家意志,国家级“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才得以花落湖北。一个半径为100公里的“改革圈”形成了,大武汉从此开始谱写新的篇章。

关系国计民生的指标迈向“第一方阵”。龙头高高昂起,龙身呼啸生风

2008年1月10日,武汉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过去的一年,江城GDP达到3141亿元——中部首个超过3000亿元的都市,比上年增长15.6%,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甚至处于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发展速度的最前列,比长沙高出近千亿元。

省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此前4年,武汉市各年 GDP增长率分别为12.1%、14.5%、14.7%、14.8%,明显步入高位快速上升通道,正向“缩小与东部沿海先进城市的差距”发力。

5年来,武汉更加开放。出口呈现少有的强劲增长势头,出口占全省比重由33.6%上升到60.3%。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之比超过2/3,是全省名副其实的重要支撑。

不平凡的2007年,江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排全国第3位;现代服务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蓬勃兴起并首超传统优势制造业。

不平凡的2007年,江城高新技术产业超千亿元。目前,长飞光纤光缆已成为我国光纤光缆产业“龙头”,开始向世界光纤领军企业返销技术;武汉邮科院研发的IP网络接入标准,被国际电信联盟批准为国际标准,不仅开拓了数百亿美元的市场,而且使世界电信领域有了中国标准;以武汉凡谷为代表的中小科技企业演绎创富神话。

不平凡的2007年,江城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一年比一年优化;国家4次抽检4次第一,武汉的餐桌是全国大中城市最“绿色”的……

种种数据显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朝着“又好又快”的道路上迅跑。

环境改善,赢得商家云集。以富士康、80万吨乙烯为代表,江城吹响大项目“集结号”。正是有了这些大项目作信心支撑,武汉市以25亿元财政资金撬动228亿元社会城建投资,新武昌火车站、天河二航站楼等城市形象窗口“亮”起来,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武汉“龙灯”璀璨,映亮楚天群星

大武汉带给荆楚的不仅仅是兴奋和自豪,更是实惠。武汉城市圈8城市分享着大武汉的市场“蛋糕”,承接着武汉退出的成型产业,仅孝感每年销往武汉餐桌的蔬菜就有30多亿元。

孝感开发区一年前就已挂上东湖高新区产业园的牌子,鄂州葛店开发区企业获准冠“武汉”名,沌口和东湖高新两个国家级高新区正在谋划将“国牌”挂向城市圈各开发区,共享政策优惠。

5年来,城市圈同步快速发展,9座城市的总产值去年已相当于2003年全湖北省的经济总量,可谓再造一个湖北。“龙灯”璀璨,映亮楚天群星。湖北中烟(武烟)的品牌效应和科技含量,使分布在全省的18家烟厂产销连年高幅增长,对全省财政的贡献超过110亿元;以东风汽车为代表的武汉车城,带动孝感、随州、襄樊、十堰“汽车产业带”发展,2006年湖北汽车产业产值过千亿元,去年东风公司汽车产销双过百万辆,今后两年,仅沌口汽车产量就将达到100万辆;武钢重组鄂钢实现双赢,2008年,武钢集团满怀信心迈过千亿企业的门槛……

时代的鼓点催人奋进!武汉经济工作会上,代市长阮成发提出了“好中求快”的目标,武汉要再发力,“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当好“排头兵”,用“武汉速度”点燃荆楚蓄积已久如长江奔涌的激情!(杨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