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下)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09-02-01 09:38   [收藏] [打印] [关闭]

省长 李鸿忠

——2009年1月13日在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省委提出“一主三化”方针以来,县域经济成为全省发展亮点。但与周边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县域经济仍是“短板”,需要进一步加强扶持,加快发展。今年省财政在原已安排10亿元的基础上,继续采用资金调度的方式,再增加10亿元支持县域经济及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各地依托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加强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实行农村工业向开发园区集中,引导农产品加上延伸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集约集群方向发展,新增一批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中小企业和销售收入过50亿元、过100亿元的县域工业园区。支持各县重点发展2—3个带动力强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成效明显的产业集群,形成特色板块经济,打造区域品牌。鼓励争先进位,培育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深入实施“科教兴鄂”战略,发挥湖北独特的科教、人才优势,加快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认真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创新型企业试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应用创新成果,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切实推进省属科研院所的改革转制工作,整合科研院所资源,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向产业集聚。大力推进院(校)地合作、院(校)企合作,鼓励企业独立或联合高校建立工程技术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促进产学研结合。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建立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改进和完善科技进步考核评价办法,推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成果中试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火炬创业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扶持10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强化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按照“硬标准、硬约束、硬检验”的要求,强化监督考核。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环评审批和节能评估审查,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发展。二是抓好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安排投资150亿元,加快实施“十一五”节能减排行动计划确定的重点节能减排工程项目建设。围绕能源消费和转换集中的钢铁、建材、化工、电力、有色以及节能效果明显的交通、建筑等行业加强节能改造。继续开展环保专项治理,确保列入关停范围的企业应关尽关、关紧关实。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研究制定化工、建材、农业、再制造等重点领域循环经济专项规划,编制发布循环经济支撑技术目录和指标评价体系,支持青山一阳逻一鄂州循环经济示范区、荆门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建设,同时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城市和园区。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在全社会推行节油、节电、节水等措施。五是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实施碧水上程,加强“两库”(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两江”(长江、汉江)、“两湖”(洪湖、梁子湖)等重点河流、重点水源、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污水管网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及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加强运营管理。加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湿地保护等工作。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进“清洁家园”建设等农村环保工作。

(三)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为重点,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加强农村各项建设,夯实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调整农业结构。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优质水稻、双低油菜等九大优势和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畜牧养殖小区建设,积极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扶持创建一批农业专业大县和强县。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风险。实施《湖北省粮食增产能力建设规划》,推动46个产粮大县建设粮食核心产区,力争今年粮食再增产40万吨。充实地方粮食储备,完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增强省级政府粮食宏观调控能力。重视发展木本油料和生物质能源。

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堤防加固整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末级渠系建设、高产农田建设、低丘岗地和低效林改造等工程建设。启动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确保兴隆水利枢纽工程上半年开工,积极争取引江济汉工程年内开工。

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落实扶持政策,重点培植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导企业进行并购重组、上市融资、品牌整合、原料基地建设、产品精深加工,鼓励集群化发展。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链接机制,扩大订单生产,带动农民增收。

四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逐步形成与农产品生产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提高科技应用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市场经营主体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办好一批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鼓励引导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的方向转变,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切实促进农民增收。认真执行落实国家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扩大补贴范围、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解决农民工就业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加强农民就业培训,做好省内缺工企业与返乡农民工的岗位对接和就业服务工作。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尽可能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市场调控,稳定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价格。搞好农产品购销和调运,加强产销衔接,畅通流通渠道。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管,整治涉农乱收费行为。确保全年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继续增加“三农”投入。提交本次会议审议的2009年预算报 告中,省级财政安排农林水事务支出计划增长13.8%。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大部分用于:三农”发展。对省级安排的公益性项目,不再要求县级进行资金配套。以县为主,整合涉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探索和完善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物抵资、民办公助等方式,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和农民投工投劳进行农业农村发展建设。

支持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按中央新的扶贫标准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实施扶贫整村推进,加强产业化扶贫,以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启动7个贫困山区县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抓好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库区发展,落实民族政策和移民政策。继续做好“616'’对口支援和“1+1”对口帮扶工作。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试点工作。

(四)以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契机,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越是在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越是要用改革、开放、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在当前形势下加快我省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扬敢闯敢冒、敢为人先的精神,大胆改革、大胆探索,坚持以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的率先突破引领和带动全省的改革开放,加快探索和构筑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加快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推 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既是国家改革的试点、湖北发展的重点、全省人民关注的焦点,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按国务院批复方案推进改革试验,关键是要加快形成全面启动、点面结合、上下联动、有序推进的工作格局。

一是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紧紧围绕土地、金融、环保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将重点改革任务分解落实到省直有关部门和城市圈九市,分别制定改革事项推进计划,把改革试验工作具体化、模块化、项目化。

二是在扩大对内开放,推进“五个一体化”上迈出新步伐。加快推进产业转移、社会事业资源共享、农业产业化、商业集团连锁经营等一体化进程。支持武汉市产业结构升级,推动部分传统产业向圈内其它城市转移。抓好圈内森林带、湿地带等生态环保带建设。

三是在提升市场化程度和开放度上构筑新优势。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市场体系,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开展大交通改革试点,提升武汉城市圈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用好“试验牌”招商引资,吸引更多国内外大型企业区域性总部以及生产、研发基地落户城市圈。继续推动武汉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吸引更多银行、保险、证券业在武汉设立法人机构和建设后台服务中心。

四是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今年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着力建设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临空经济区、武汉新港、武汉船舶配套工业园、武汉地铁、城市圈城际铁路、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

五是在扩大完善部省合作机制上取得新成效。争 取国家更多的重大改革事项、重大投资项目和政策支持。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各项改革。①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巩固扩大“三个一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妥善解决改革遗留问题。积极引导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建设。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加快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职能分开步伐。加快调整重组,促进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关键环节、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集中。②是推进农村改革。鼓励、支持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先行先试,探索路子,努力建成全省农村改革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深入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大力发展村镇银行,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今年基本完成集体林权确权到户任务,并着力抓好配套改革。继续推进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工作。进一步完善国有农场体制改革。积极有序推进国有农牧渔良种场改革。继续实施“百镇千村”示范工程,抓好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③是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宽市场准入,完善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④是深化价格改革。加快推进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推进燃油税改 革,择机取消全省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⑤是扎实推进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等改革。⑥是严格土地管理,用改革办法化解用地难题。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加快土地规划修编进度。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实行土地投资强度分级分类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立竞争、奖励机制,按照“好而快则先”的原则,实行用地计划指标动态调整。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先导战略。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胸怀和气魄吸引外来投资者,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实现互利共赢。重点推进产业招商,引导外资向开发区集聚。充分利用各类博览会、发展论坛、经贸合作洽谈会等平台,大力宣传推介湖北,广招天下客商,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积极做好我省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筹备工作。加大对中东、非洲、南亚、南美、东欧等新兴出口市场的开拓力度,通过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稳定外贸出口。加大对重点产业、企业和产品的支持力度,加快“大通关”进程,加快武汉B型保税物流园区建设并抓紧启动综合保税物流园区争取工作,着力抓好一批出口基地建设,建立农产品、轻纺产品等出口公共平台。进一步加大对出口的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出口结构,培育出口品牌,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扩大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和农业开发。

(五)以保障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把科学发展的成效体现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体现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上。

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今明两年多方筹集500亿元资金用于社会事业发展。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加大对高中阶段教育支持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工作。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加快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大人才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加强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卫生城镇创建步伐,加大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力度,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城乡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强广播电视“村村通”、省级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做好第十一届全运会备战参赛工作,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和黄石、仙桃等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健全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实施创业带动就业计划,鼓励自主创业,改善创业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和经营场所限制,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加强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全年扶持5万名城乡劳动者创业,带动就业20万人左右。开展就业服务系列活动,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和返乡农民工等各类劳动者实现就业。通过开发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2万名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用工岗位,保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启动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施农业“小三场”、国有林场职工和全省村级主职干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加快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受益面,提高受益水平。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以上。做好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工作。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做好社会救助工作,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启动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免费康复工作。

高度重视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严格控制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安全监管和各类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深入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继续推进矿山、危化品、道路交通、地质灾害等重点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努力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建立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展大接访、大排查、大调处,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加强保密工作。强化应急管理,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加强预警预测预报,全力做好防灾抗灾减灾及灾后救助工作,及时有效处置突发性事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工作,有效防止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积极推进平安创建活动,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积极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完善和加强城市社区功能,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居)民.自治,健全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居)务公开等制度。加强社团组织登记、监督和管理,推动社团组织有序发展。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支持驻鄂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建设,不断提高预备役部队、民兵和人民防空建设水平。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强化司法公正,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扎实做好“五五”普法工作,大力推进法治湖北建设。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加强对台、档案、老龄、外事、侨务、统计、服务三峡、参事、测绘、方志、气象、地震、水文等工作。

(六)以提高行政效能为切入点,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推进省市县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逐步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更加注重依法行政。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相关制度,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地方性法规实施力度。严格依法行政,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改革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推进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省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自觉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更加注重提高政府执行力。继续推进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工作。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在全省各级政府部门总结推广“马上就办”的办事理念和机关文化,定下来的事雷厉风行,看准了的事一抓到底。敢于突破、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于困境中找到出路、于困难中找到办法、于无望中创造可能、于可能中办成事情。大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以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实绩检验政府行政效能。继续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强化监督检查,保证政令畅通。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加强行政服务网络建设,着眼于高效便民,大力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实行一站式、全程式、跟踪式、“保姆式”服务,积极构筑竭诚服务的便捷通道。倡导、推广企业设立和项目报建并联审批新模式,实行一个部门牵头、一个窗口受理、一套数据审批、一次现场勘查、一次集中会审。增强“产业第一,尊重企业家”的意识,推广大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适时扩大到更多市场主体。健全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提高办事效率。

更加注重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办法》,着力推进政府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肃查处腐败案件,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力度。尤其是今年政府投资规模大,必须切实加强工程招投标和资金使用各个环节的监管,确保每项重点工程都成为优质工程、安全工程、阳光工程和廉政工程。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面实行行政领导人员问责制度,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严肃查处失职、渎职行为。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是各级政府应尽的职责。

今年,省政府决定进一步加大投入、拓展内容、提高标准、完善措施,着力办好10件实事:(1)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培训、再培训农村劳动力80万人,新增转移和返乡人员再就业80万人。(2)新开工建设廉租住房200万平方米;通过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解决10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3)农村新增低保30万人;提高农村五保户和农村分散供养孤儿的供养标准。(4)再解决贫困地区1万户、4万人扶贫搬迁建房问题。(5)继续做好血防“整县推进;综合治理”工作,实施部省联动方案,免费救治4787名晚血病人,新增疫区沼气用户10.1万户、三格式无害化厕所25万户,在重疫区5个乡镇和300个村实现以机代牛。(6)再解决农村4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继续实行农村公路定额补助政策,建成通村水泥(沥青)路1.2万公里。(8)支持建设1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3500个;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200个;新建或改造乡镇和村级农家店5000家;对农民按规定购买家电实行13%补贴。(9)对农村70万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家庭困难寄宿学生提供生活补贴;向25万大学生和84万中职学生发放奖、助学金;为在校大学生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0)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万件,其他法律援助事项17万件。这10件实事是省政府对全省人民的郑重承诺,我们一定努力工作,确保落实兑现。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托,奋斗铸就辉煌。我们坚信,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任何困难都改变不了荆楚儿女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任何挑战都阻挡不了湖北人民实现振兴崛起的坚定步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省力量,协调各方行动,努力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奋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