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两会特稿]强村富农 荆楚田野热浪滚滚迎跨越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12-01-17 00:45   [收藏] [打印] [关闭]

寒冬腊月,一股暖流奔涌而出,洒向湖北的田间地头。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夯实“三农”基础,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湖北省“两会”热点聚焦“三农”工作为新农村新的发展注入了一剂新鲜而强劲的活力。

新愿景 新希望

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化解农村债务。大力改善农村环境,全面完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努力为农民建设美好家园。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瑟瑟寒风抵挡不住“三农”春天的到来。在会场、在驻地,“建设新农村”成为代表委员们言谈中最热门的词汇。“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这是一个好办法。”省人大代表、潜江市张金镇金台寺村党支部书记郑月香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发展亟待加强的一个薄弱环节,重点是办好“水、路、电”三件大事。政府工作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安排,这些想法都将化为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要加大投入!”省人大代表、蔡甸区姚家林村党支部书记姚忠信说,就蔡甸街而言,孙家畈、高庙村和红庙村三个村的公路,就有1.5公里没有连接,乡村公路成为了断头路。这类情况在农村并不少见,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不便。

“农民这几年得到的实惠确实很多”,来自枣阳基层的省人大代表黄明军谈到对合作医疗的切身感受,他说,“过去的一年,农村医保落实得很到位,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农民住院报销达到80%,现在部分外地务工人员也可以回来参加合作医疗了。”

对于建设新农村,周明炎代表认为提高农民收入是关键。“新农村建设,不是喊喊口号、修几栋房子而是要让农民真正富起来。”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村劳动力素质是新农村建设必须突破的一个难题,良好的教育才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省人大代表、教育厅长陈安丽说,湖北已将教育列为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将继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肩负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使命,湖北新农村建设已经启程。

新目标 新思路

巩固完善农产品区域布局,打造一批优势和特色产品,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过50亿元、100亿元的龙头企业。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湖北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要有强硬的措施,要用现代理念谋划农业,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管理经验农业,用现代科技支撑农业。” 张业阔代表提出要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加快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湖北正逐步提升农业竞争力,出现了一大批农业特色产业企业。

“湖北肯德基市场的鸡胸肉和鸡块,几乎有50%是我们供的”。省政协委员、湖北同星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生洪谈到公司的“十二五”发展时说,他心中有个“五个一”的梦想,一亿只鸡、一个上市公司、一万人就业、一百亿产值、一亿元税收。

“做大做强现代农业,才能夯实跨越发展的基础。”省人大代表、孝昌县委书记刘建军透露,孝昌一批特色农业板块规模正在扩张,苗木花卉产业2012年力争达到8到10万亩种植面积、孝昌“温氏集团”40万头生猪一体化健康养殖项目已经上线、“鸿翔农业有限公司”正在筹划上市……

新目标、新任务,新思路、新举措,湖北正全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新农业。

鼓实劲 求实效

抓好小农水重点县和专项工程建设。深入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我们不知道怎么回报政府,只有送上锦旗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两会”期间,来自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柏墩村的五位村民代表给省委、省政府送来一面“‘三万’暖人心挖塘惠民生”的锦旗。

“巴河镇分布塘堰1600口,三万活动开展之后,挖塘挖了700口,供给投入1200多万元,完成通村公路189公里,两种补贴115.3万元,农机农资补贴150万。”省人大代表、浠水县巴河镇长江村党支部书记张成清介绍了当地的情况。

在“两会”期间省委省政府召开的第二场发布会上,省委农办的负责人介绍,2011年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全省规划整治小型水利设施29.5万处,共需完成土方6.4亿方,建成后可增加蓄水量4.6亿多方。截止去年底,全省塘堰整治开工面达到80%,已有60%完工或基本完工。全省塘堰整治计划投入59.3亿元,截止去年底,已到位资金26.4亿元,其中,企业和社会力量捐资5.04亿元,占到位资金的五分之一。

农村建设全面破题,将蓝图变为现实依然任重道远。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