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长江水安全敲响警钟 保护长江势在必行

来源:荆楚网   时间:2017-01-22 01:12   [收藏] [打印] [关闭]

湖北日报讯 图为:我省地处长江之“腰”,境内江段占长江干流三分之一。 图为长江武汉段。(全媒体记者 田悦 摄)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理略 彭小萍

阅读提示

6300公里的长江,奔流不息。千百年来涵养着沿江生态,养育着两岸生灵,孕育了长江文明。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长江生态逐年恶化,如今的母亲河已“病”得不轻。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湖北是长江经济带的“龙腰”,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肩负使命。同时,长江污染已成为建设绿色湖北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保护长江就是保护自己!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和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承载着中华儿女说不尽的情感。

北宋李之仪的《卜算子》写道,“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古人借长江抒情表意,浪漫美丽,足见长江魅力。

然而,今天长江面临严重生态威胁,保护“母亲河”不受污染,刻不容缓。

长江水安全敲响警钟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更谈不上文明和发展。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体,长江经济带流域内城市达186个,其中特大城市4个。

“目前,有4亿人在饮用长江水,长江水安全警钟已经敲响,保护母亲河迫在眉睫!”提到长江生态保护现状,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付明珠忧心忡忡。他表示,长江的生产、生活、生态3个主要功能中,生态功能长期被忽略:干流近岸水域和部分支流污染严重,上游水土流失问题突出,中下游湿地湖泊生态功能加速退化,湖泊水库普遍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下降明显,长三角海水倒灌愈演愈烈……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人类对自然缺乏敬畏之心,过度开发。

地处亚热带的长江干流,气候适宜,优越的地理条件,吸引了大量城市将工业企业沿江布局,流域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例超过50%。由此导致工矿企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成为长江流域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给这条母亲河带来巨大的压力。

“早些年的过度开发,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导致长江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省政协委员蔡俊雄说,沿江密集排布工业企业,尤其是中下游,长江两岸几乎没有“留白”,“工业企业临江而建,对长江水质及生态环境安全都带来较大风险。”

在武汉天兴洲大桥之上远眺,江边排得密不透风的工厂、码头、船只,绵延不绝,并向岸边延伸数公里……然而,类似的景象并非只在武汉,国内其他沿江城市普遍存在。

省内支流治污任务繁重

湖北地处长江之“腰”,境内长江干线长达1061公里,占长江干流三分之一,是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

“保护长江,湖北责无旁贷。”省政协委员仲志余表示,保护长江既是落实长江大保护责任的需要,也是湖北转型发展的需要,更是保障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长江的生态保护。尤其是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指示要求,全面加强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省环保厅厅长吕文艳介绍,我省从顶层设计,制定一系列保护长江生态的刚性文件,如《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和5个专项规划等。此外,还加大长江的污染治理,开展多个专项行动,确保长江水生态安全。

“通过努力,我省境内长江干流水质总体保持稳定,省内河流湖泊水质呈现向好趋势。”省政协委员、省环保厅副厅长周歆昕介绍,从全省来看,优质水比例在增加,五类或劣五类水质占比在缩小。

不过,周歆昕仍旧对长江支流的情况担忧,“支流或部分湖泊存在较重污染。如汉江,随着流量减小,自身净化能力削弱,水质就明显不如长江;荆州、潜江交界的四湖总干渠等水质污染严重,对长江也有影响。”

造成长江支流污染的原因何在?蔡俊雄表示,主要还是沿江工业较多,化工园区的污水排放较大,支流承载能力有限,一旦出现违法排污等现象,会给长江生态安全造成极大风险。今年省两会,他就带着《关于提升沿江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防控能力的建议》上会。

蔡俊雄介绍,长江和汉江河段两侧共分布工业园区约84个,占我省省级以上工业开发区总数的70%左右,其中各类重化工及造纸企业500余家,此外,长江、汉江上还设有港口51个,建有危险品码头400余座。有效提升沿江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防控能力,确保长江水质及生态环境安全,是湖北面临的重要任务。

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

在欧洲,横贯英国的泰晤士河,孕育了伦敦的繁华,却在工业发展中变成一条死河、臭河,历经百年治理才重焕生机;挽起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的莱茵河,曾沦为各种重金属聚集的苦涩之地,历经数十年艰苦治理,今天,碧波粼粼。

检视了如此之多的教训,省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城环学院副院长龚胜生疾呼:“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发展,绝不能重蹈这些世界著名河流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在龚胜生看来,发展经济和生态保护是相互促进的过程,发展经济能更好地保护环境,保护环境又能更快地促进经济发展。湖北长江岸线长,丰富的水资源既是发展之优、也是环境保护之忧,在绿色发展的新标准下,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既要算好发展账,又要算好保护账,不能以发展成绩代替环保责任。

湖北武汉余家头水厂,是附近60万居民的“生命之源”。在距离水厂上游不足1公里处,一度分布着13个非法码头,脏乱不堪。而今经过整治,砂堆消失,码头关闭……这是我省取缔571个长江、汉江非法码头的缩影。

“资源环境是慢变量,显性成效短期并不明显,但一些污染项目由此叫停,不少重大生态工程加强前期论证,谋求更科学理性的发展,是非常好的趋势。”龚胜生说,这些都表明地方发展的理念观念在变化,发展方式在调整,“这个过程润物细无声”。

“要法治当头,织密扎紧长江生态保护的制度‘笼子’。”付明珠介绍,目前,我省围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陆续出台了《湖北省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细则》《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系列法规、文件,为推动湖北“共抓大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此次省两会上,省人大审议通过《关于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决定》,将能更好促进长江经济带的永续发展和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