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2018年湖北环保世纪行回眸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18-12-11 10:04   [收藏] [打印] [关闭]

以法律武器治理污染 用法治力量保护生态

——2018年湖北环保世纪行回眸

环保世纪行,我省人大监督工作的品牌。

今年,我省沿江各地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持续开展“环保世纪行”活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紧盯重点领域、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写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为全面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人大力量。

提升政治站位 创新开展活动

省人大城环委

今年,省人大城环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省人大常委会有关决议决定,切实增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紧迫感责任感,创新开展“环保世纪行”活动。

活动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全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先后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环境报等中央及省级新闻媒体十余家赴潜江、仙桃、咸宁、鄂州、黄石、黄冈等地集中采访,聚焦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护,沿江化工企业污染专项整治,非法码头、非法采砂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落实河湖长制等问题,推出了一批高质量、有分量、有影响的宣传报道。

结合“环保世纪行”活动,省人大城环委充分发挥“法律巡视”监督利剑作用,敢于动真碰硬,采取现场查看、暗访等多种形式,深入企业、工地、机动车检测中心等重点区域,全面了解《大气污染防治法》等贯彻实施情况,对《固废法》执法检查15个重点问题实行跟踪监督,并将《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发现的72个突出问题转由省政府研究处理。

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修订了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开展清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立法工作,启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立法前期调研论证工作。还深入组织开展“十三五”中期评估生态环境保护专题调研,聚焦突出环境保护、突出生态修复、突出环境治理、突出环境工程建设。

来年,省人大城环委将全面加强长江大保护,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加快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武汉

首创长江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

今年,武汉市人大常委会、有关政府部门,创新环保世纪行活动形式,积极动员媒体、发动群众,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在青山区举办2018年湖北环保世纪行、武汉环保世纪行暨“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形成省、市、区“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宣传阵势,有关情况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报道。结合执法检查工作,组织环保世纪行新闻记者团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和湖泊保护主题同步开展了集中采访活动。组织“民间河湖长”活动,调动社会各界力量,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以“六进”活动为载体,实施环境教育绿色引领工程。

武汉市在全国首创,探索试行奖罚分明的生态补偿机制,对市域内各区长江断面水质进行严格的常态化、信息化监测,以所属区的长江断面水质为考核依据,年终真兑现、真奖罚。此举充分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形成了共抓长江大保护的良好局面。武汉完成了19个县级以上及30个乡镇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及规范化标志建设,武昌区余家头水厂水源保护区内的11个码头全部取缔,开工新建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6个,提标升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2个,新建配套管网70公里,力争2019年实现全市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宜昌

大力推进港口船舶绿色排放

2018年,宜昌市人大结合环保世纪行活动,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工作,针对加强宜昌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长江船舶污染防治的建议,并将其列入市人大重点建议进行督办。

市委主要领导领衔推进“深入实施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和三峡生态治理‘宜昌试验’”重大改革项目,印发《长江宜昌段生态环境修复和三峡生态治理实验总体方案(2017-2020年)》,《宜昌市港口船舶绿色排放实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是6个子方案之一。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积极探索、主动作为,船舶污染防治取得突破性进展。硫含量低于10ppm的船用油品全面供应,夷陵区新世纪邮轮码头、秭归县沙湾锚地等一批岸电示范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港口码头岸电接入率达到80%以上,长江首家船舶扫码岸电系统在宜昌创新建成,“水上绿色服务区示范区”已从设想变成了现实。

船舶污染防治的成效也体现在了空气质量改善上。至2018年12月初,宜昌市主城区PM10、PM2.5累计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10.7%、7.4%;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4.3个百分点。

此外,宜昌市还制定出台《黄柏河东支流域生态补偿方案(试行)》,实行断面水质达标情况与生态补偿资金、矿产资源开采指标“双挂钩”。

黄石

守卫长江岸线 端掉非法排污口

黄石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拥有72公里的长江岸线。

因受经济利益驱使,个别经营者未经许可在长江岸线非法建设码头,造成宝贵的岸线资源被非法侵占,长江岸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长江饮用水水源地和长江航道的安全受到威胁。

去年,市人大城环委协助常委会对该市“五水共治”开展专题询问,对非法码头整治工作持续跟踪。今年,《黄石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获得省人大常委会的批准,再次对长江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立下规矩。市人大城环委督促市交运局、港航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坚持抓好长江沿岸非法码头的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一年来,以市港航局为主体的长江岸线非法码头整治执法队伍共处置非法码头抬头现象22起,非法码头死灰复燃的现象基本消除,取缔的非法码头岸线全部复绿,水源地区建筑全部拆除。

在市人大城环委的推动下,从2016年起,黄石市不断加大对长江25个排口和31个重点水功能区的逐月监测,2018年又增加145万元对设立了市级河湖长的重点河湖县级跨界断面154个点进行逐月监测,全面建立台账,实时掌握水质情况。

荆州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清零”

2016年以来,荆州市狠抓长江大保护,大力开展非法码头整治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清零工作。

按照生态环境部审批通过《荆州港总体规划》,荆州市长江干线利用岸线将由上一轮的90公里减少至40.56公里。区域内原有码头泊位498处,纳入整治范围内码头364处。至2018年8月底,纳入整治的364处码头,除拟保留的11处民生、公益码头外,其余353处码头已全部关停并拆除343处,复绿319处,拆除设施设备353台(套),拆除房屋541间,迁移趸船98艘,清运砂石671万吨。

11月30日17时许,有着83年历史的中国石化湖北石油荆州分公司柳林洲油库送走最后一台油罐车后,永久关闭。这意味着,荆州沙市区的柳林水厂水源地环境问题得到全部整治。至此,荆州市提前一月完成了全市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

此外,10月30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就水环境治理开展专题询问。这次专题询问收效明显,有利于全市上下进一步达成共识、凝聚合力,共同书写“万里长江、美在荆江、灵动荆州”新画卷。

鄂州

砂不落地 滩地不见砂堆

今年8月16日,鄂州市人大城环委带领鄂州环保世纪行新闻媒体记者团先后深入到华容区段店镇三江村的汇鑫码头、鄂城区燕矶砂石集并中心码头等地进行宣传报道活动。通过两年多的集中治理,目前长江干线鄂州段发生明显变化,生态得到全面修复。

华容区段店镇三江村的汇鑫码头,是取缔三江港区和段店镇辖区内另5家码头归并在原袁三洋码头集中规范提升的5+1转型项目。仅此一项,就腾退长江岸线1500米。按照“专项治理、疏堵结合”的原则,鄂州市在葛店港区、三江港区、五丈港区、杨叶港区规划布置了4个砂石集并中心码头。目前,葛店港区葛店开发区砂石(临时)集并中心、三江港区泥矶砂石(临时)集并中心、五丈港区燕矶砂石(临时)集并中心已按照“砂不落地、滩地不见砂堆,满足场地硬化”的要求完成建设。

在鄂城区杨叶镇三峡村原非法码头所在地,原有江滩高耸的砂山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绿意葱郁的防洪林。

根据《鄂州市取缔非法码头后江滩植树复绿工作方案》《鄂州长江岸线复绿实施方案》,除规划建设的江滩公园及项目建设外,该市江边沿线拆除了码头108个(泊位131个),腾退岸线10.85公里,植树面积53万平方米,12万余株。

黄冈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立法,制订《黄冈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并于2017年5月1日施行。

黄冈市县两级制定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案,层层压实责任。注重严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项目建设关,依法取消和停止违法建设项目。大力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整治,建立问题清单,大力推进监管执法。去年以来,共关停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采砂场、畜禽养殖场、灰砂砖厂等企业135家,取缔码头28个,关停餐馆46家,拆除拦汊养鱼370处,各级水源地建设、保护、整治资金投入共计近3亿元。

重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体系建设,编制了市级、县级和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市政府公布了《黄冈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名录(2017)》,各县市制订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巡查制度、问责制度等配套性文件,重点水源地普遍建立每周巡查、每月监测、水质公示和安全预警制,落实了饮用水水源地封闭管理措施,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保证了饮用水安全。

咸宁

抓整改严执法 保护母亲河

鄂南咸宁,128公里长江黄金水道依境东流。地处武汉上游,这里生态优良,也被称为中部绿心,是长江水源的重要涵养地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担负起保护母亲河的使命,在推进长江大保护中,咸宁这样做……

陆水河是赤壁最大的水系,也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支流。今年以来,赤壁市以“零容忍”的姿态,严格执法措施,确保一河碧水入长江。开展“三非百日攻坚战”,共关闭非法洗砂场13家,拆除4家洗砂设备,清理堆场3个,清理弃渣630方,恢复库容面积360平方米。搬迁涉化企业2家。长江沿线7家非法码头全部取缔,18公里自然岸线全部恢复。

2017年5月, 湖北省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督查通报,嘉鱼县石矶头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内存在码头影响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问题。对此,嘉鱼县人大常委会对此项工作坚持开展跟踪监督,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对此项工作进行视察。嘉鱼县委、县政府立即整改,对保护区范围内的非法码头、非法采砂进行取缔,开展保护区岸线生态恢复工作;投入6000余万元,对石矶头饮用水源地取水口进行搬迁并扩大取水能力,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

恩施

依法履职 守住绿水青山

恩施州人大常委会充分利用环保世纪行系列活动平台,坚持早谋划、高站位、上下联动、求实效的原则,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建设美丽恩施营造良好氛围。

5月下旬,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全州高质量发展”为活动主题,印发《2018年恩施州环保世纪行活动方案》。6月5日,举行以“美丽恩施 我是行动者”为主题的2018年恩施州、恩施市环保世纪行暨第47个“世界环境日”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中,州武陵山生态保护联合会对全州优秀环保青年代表、优秀环卫工人代表、优秀护林员代表、优秀河道保洁员代表进行了表彰颁奖。还组织200余名群众代表参与了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进一步营造公众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在有关媒体开办环保世纪行专栏,发稿150余篇,报道州各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做法、新成效等。

通过活动,全州营造出全民参与环保工作的浓厚氛围,切实解决了一些环境问题。如巴东长江沿岸7座非法码头被依法取缔,5座码头被规范提升,有效保护了长江的岸线及水质。

潜江

夯实“清废行动”整改成果

为推行农村垃圾转运市场化,市人大常委会城环工委,结合2018年环保世纪行活动,两次组织媒体进行集中采访,进一步督促政府完善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

为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试点,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听取22个建制村环境的综合整治情况汇报,全面清理整改固体废物污染问题,进一步夯实“清废行动”的整改成果。

重点督办水环境整治,深入实施碧水行动。组织对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实施专项调研,推进市政府全面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市污水处理厂和城北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实施6座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12个乡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实现集镇生活污水全处理;着力打造河湖长制升级版,实现汉江、东荆河及市级32条河道、17座境内湖泊由市领导担任河湖长,市域209条镇级主河道、460条村级干渠河湖长制全覆盖。

策划:黄俊 王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