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在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上的述职报告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06-08-21 09:09   [收藏] [打印] [关闭]

省经贸委主任    谷玉川

1999年11月24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省九届人大8月9日主任会议的决定,我就就任省经贸委主任以来的任职情况汇报如下:

一、1988年及今年前9个月经贸工作完成情况

我是1998年2月由省人大常委会任命担任省经贸委主任的。接受人大的任命两年来,按照省九届人大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安排,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以推进两个根本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围绕实现国企三年改革脱困目标,紧紧依靠经贸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进,艰苦工作,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和特大洪灾的影响,巩固了上届班子的成果,完成了《政府工作报告》赋予的经贸工作的任务。

1、经济运行持续快速增长。1998年,全省国有及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615.70亿元,增长13.97%,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7个百分点,增速仅次于山东,居全国第二位;完成工业增加值937.32亿元,增长11.73%,增幅高于全国2.93个百分点。产值、增加值增幅分别超过年初1.97和1.73个百分点,确保了“大灾之年不掉产、大灾之年大发展”。今年前9个月,整个经济运行因受即期市场的制约,年初运行速度有所回落,但经过全省上下、各个方面的努力,已经重回正常增长的轨道。到9月末,国有及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完成产值1804.41亿元,增长11.29%,完成增加值607.8亿元,增长9.37%,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经济效益逐步看好。去年,全省国有企业及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利税总额213.07亿元,增长5.99%;其中,利润55.46亿元,增长8.7%,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5和25.7个百分点。国有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3.05亿元,下降0.84%,低于全国平均增幅21.31个百分点。亏损额占利税总额比重为21.67%,比上年下降0.26个百分点。今年,企业效益在经历了年初的波动下滑之后,从6月份起开始好转,到8月底止,已经扭转利税下降的局面。到9月末,国有及500万以上非国有工业实现利税144.2亿元,增长10.27%,其中,利润24.71亿元,增长12.47%。亏损企业亏损额虽高达45.51亿元,但扣除中央工业亏损的17.07亿元后,地方工业亏损28.4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5%。

3、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单一公有、国有的格局已经打破。到今年8月底止,国有及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的增加值中,股份经济占21.48%;外商及澳投资经济占比为9.53%,以私营为主体的其它经济占比为1.63%。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占比分别为38.28%和25.40%,比1997年下降2.95和18.64个百分点。二是行业结构调整顺利推进。纺织行业已淘汰落后棉纺锭49.62万锭,30户纺织企业结合压锭进行了重组;汽车按照“依托东汽,集中集成”的思路,通过实施“1225”工程,“散、乱、差、小”局面已经有明显改善。同时,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依法对“小钢铁、小水泥、小炼油、小玻璃、小煤矿”进行了清理整顿,为大企业发展腾出了市场空间。三是“巨人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列入“巨人工程”予以重点发展的85户大企业,到1998年底为止,销售收超过100亿元的4家,50亿元到100亿元的4家,10亿元到50亿元的29家,有25家企业进入国家500强,有7家集团进入国家重点支持的120家大集团行列。

4、国企脱困攻坚取得较大进展。根据国家三年改革脱困目标要求,从1998年开始,通过继续实施“领导工程”,落实扭亏目标责任制,综合动用“扶、破、并、改”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大中型国有亏损企业的扭亏脱困。据最近摸底统计,1997年底亏损的382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到今年8月末已扭亏、减亏或消号的228户,占59.69%。其中,扭亏为盈的57户,兼并破产和改制的43户,不同程度减亏的128户。列入今年计划扭亏的94户企业,到8月末已经扭亏或减亏67户,占71.28%。

5、企业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认真抓了归口我委管理的企业班子的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对双环、荆襄磷化、东风轮胎、鄂钢等企业班子进行了考核调整,参与了中央在鄂部分企业的换届考察;同时,选拔了一批中青年干部进入企业领导班子,改善企业班子的年龄、文化和专业结构。狠抓了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两年来,举办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班22期,参训人数达到3.8万人次。广泛开展了以“三新、三讲”、“三个新一轮”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和企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去年归口经贸委的企事业单位共涌现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48个,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个人7个。对“法轮功”进行了严肃认真、积极稳妥的清理、处理,机关在职干部无人参与“法轮功”活动;并籍此机会,对经贸系统干部职工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唯物论、无神论和理想、信念教育。

二、坚持依法行政,促进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法制建设逐步加强,《公司法》、《节能法》、《环保法》等经济法规的出台,特别是十五大的召开和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的一系列深化国企改革,促进国企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为我们推进依法行政,做好经贸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与政策保证。两年来,围绕依法行政、促进经济快速增长,重点组织抓了以下几个的工作。

(一)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公司法》,全力推时国有企业制度创新。

两年来,我们始终把国有企业改革放在经贸工作突出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抓小放大、三改一加强”的方针,按照《公司法》和省委“三个新一轮”和“三个转变”的改革思路,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湖北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的指导意见》、《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三年扭亏规划方案》,重点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推进公司制改造。在总结完善95年确定的100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的基础上,去年又重点指导了150户大中型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过两年的努力,列入试点和重点指导的企业,90%完成了公司制改造,85%的成立了董事会,79%的成立了监事会,64%的成立了股东大会,出资人制度也相应建立。大型商业企业中,已有80家企业改为股份制企业,占全省大型商业企业的33%。

二是加大中小企业放开放活力度。目前,国有中小企业的改制面已达84.3%,其中改为股份合作制的占48.9%,改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占25%,实行租赁经营、承包经营的占12.4%,兼并联合重组的占8.5%,出售的占3.4%。与此同时,加强了对小企业改革的规范操作。先后组织了五个调查组,对中小企业放开放活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对个别中小企业出售中存在的资产处置、人员安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协调处理。

三是大力推进兼并破产。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从1996年开始在武汉、黄石、宜昌、十堰、襄樊等五个城市实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工作。两年来,全省列入《全国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计划》的企业192户,其中,破产44户,兼并69户,减员增效79户。核销呆坏帐26.8亿元。今年又有4户大型企业列入国家兼并破产计划,核呆规模12.78亿元。

四是积极稳步推进下岗分流与再就业。截止今年6月底,全省已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7249个,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76万人。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职工,签订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协议的比例达到95%,领取基本生活费的比例达到100%。到今年8月底,已实现再就业的38万人,占全省国企下岗职工总数的50%。同时,在解决特困企业职工生活上做了大量工作,先后筹集资金300多万元,解决省直企业稳定问题。

五是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以贯彻国家《“九五”管理纲要》为主线,以提高企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广泛开展了“外学邯钢,内学东钢”活动,在全省大中型企业普遍推行了成本否决责任制和物资采购比价管理。并于今年6、7月份,分别在东钢举办了四期企业改革脱困培训班,组织600多家亏困企业现场学习东钢经验,取得了明显效果。同时,全面实施了管理示范工程,树立了一批现场管理、购销比价管理等专业样板企业和综合管理示范企业,充分发挥典型引导作用,实现企业管理创新。

(二)充分运用政策法规手段,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1、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改善企业市场环境。针对市场急剧变化的新情况加强了商业网点布局的调整,制定出台了《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地产品销售的意见》;与省社科院和中国零点市场调查公司一道,组织对湖北十大系列产品中30个知名品牌的消费者认知专项调查;分别举办了“’98福州”、“’99南宁”湖北名特优新产品展销及经贸洽谈会,北美、西欧中国湖北自营出口企业和出口机电产品展销会;采取措施大力推进工商联手、工贸结合和贸工农一体化,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有效地扩大了销售,改善了产销衔接。去年,全省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6.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超过年初计划目标0.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8个百分点。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81.38亿元,增长12.5%,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省内大型商业企业,如武商、中商、亚贸以及大型平价超市,省产品销售比分别达到30%和70%。尤其是工业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趋紧的情况下,工业生产企业自营出口达6.81亿美元,增长12.5%,占全省外贸当年出口的24.29%,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创汇5.84亿美元,增长20.1%,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9个百分点。今年前9个月,尽管市场制约继续趋紧,但工业产销率仍达到967%,高于上年同期水平1.1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自营出口达5.43亿美元,增长15.27%,占全省外贸同期同口的比重为29.5%。

2、加大资金协调力度,缓解企业资金予盾。一是积极推进建立银企协议制度。去年,全省与银行签订了协议的大中型企业112家,占全省大中型国有企业的17.72%,今年又有150家大中型企业与有关商业银行签订了协议。二是积极推进封闭贷款工作。去年,全省有147户“三有”亏损企业得到“封贷”支持,贷款额度达到8.99亿元;今年又有118户“三有”亏损企业得到银行认可。到8月底止,有关银行已投入封闭贷款5.4亿元。三是加强了重点企业的资金协调。去年8月,针对重点企业资金不足,生产出现下滑的情况,省经贸委配合省政府领导同志到14个地市现场办会,协调落实重点企业的流动资金,取得了良好效果。全省4家商业银行,共对14个地市533户企业承诺信贷资金96.75亿元,实际落实165.77亿元。四是建立工业调度资金。在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督促和省财政的支持下,两年共安排4.5亿元,用于工业生产调度,解决重点企业应急之需,对支持重点企业的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3、切实抓好“三乱”治理,减轻企业负担。两年来,集中抓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决定》的贯彻落实,开展了对企业收费项目的全面清理,对重点部门和行业进行了专项治理。两年来,全省共取消向企业收费项目2180个,涉及企业收费额30余亿元。狠抓了对收费案件的查处和收费行为的规范。到今年8月底止,共派出五批检查组,对企业收费治理情况进行明查暗访,查处违纪收费案件95起,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353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16人。按照中央《决定》精神,严格了收费项目审批制度,加强了对收费项目的审批监督,使向企业乱收、乱摊之风得到抑制,有力地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环境。同时,与有关部门协商,制定出台了对部分高耗能企业用电实行临时降价政策,使相关企业减少电费支出10.14亿元。

(三)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水平。

两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教兴鄂”的战略部署。继续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开发和产学研结合,取得了较大进展。

1、继续加强企业技术改造。1998年,全省完成技改投资227.79亿元,比上年增长7.2%。技改投资占全国同类投资的比重达到5.04%。重点加强了汽车、钢铁、石化和纺织四大传统支柱产业的改造,为其转换升级打下了较强的物质技术基础。今年前8个月,全省完成技改投资83.39亿元,增幅虽然只有1.3%,但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全国为—2.2%)。同时,争取国家贴息技改工作也有较大进展,经国家有关部门初步审核,列入第一、二批国债贴息技改项目17个,总投资42.4亿元,国债贴息2.4亿元。

2、狠抓企业技术开发。两年来,共争取国家技术创新专项67项,列入国家新产品试产计划项目116个,其中一半以上达到国际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全省已有9家企业的技术中心达到国家级技术中心水平,有31家达到省级技术开发中心水平。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加强,去年,完成产学研结合工程项目9项,开发重大新产品27项,有5家企业与武大、华工联合组建技术开发机构,为产研结合,产学结合,联合开发探索了新路子。

3、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促进一批现有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从1998年开始,组织实施了“双高一优”改造工程,两年来,安排改造项目61个,总投资近400亿元,目前,已启动22个,完成投资53亿元。同时,组织有关专家,就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化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提出了关于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高新化的思路建议。

(四)加强经济法制体系建设,努力改善经济法制环境。

加强经济法制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加强经济法制建设,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法制学习与宣传。在增强自身法律法规意识,增强学法、用法自学性的同时,重视加强机关和经贸系统的法制学习,努力营造良好的经贸法制环境。两年来,先后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13期,培训2000人 次。除重点学习《宪法》等根本大法外,还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学习《公司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新合同法》、《统计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与我委工作直接相关的法规的学习尤为重视。国家《节能法》出台和《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得到省人大批准施行后,我委立即组织执法单位进行集中培训,先后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人数达到200多人次。为推动企业领导与职工学法、用法,先后指导和帮助企业举办培训班120次,培训人员6.16万人次。

第二,加强经济立法。两年来,共代拟起草地方性法规、规章10件,由我委代拟起草的《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已经省人大九届常委会四次会议审议批准施行,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98年1月《节能法》颁布实施以后,为保证《节能法》的贯彻实施,结合我省实际配套出台了《管理办法》,制定了《重点产品能耗限额》,作为部门规章印发执行。同时认真贯彻落实《环保法》,加强了对工业污染的治理。据对今年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51个项目统计,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4.82亿元,占总投资的7.2%。其中,17个已峻工投产的项目,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1.71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5%。

第三,建立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立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是经济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我省已有15名同志通过国家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认定,通过全国考试人数达966名,位居全国前列。成立了“湖北省企业法律顾问协会”,网络会员130家。组织企业法律顾问参与了宜昌华鑫集团总经理刘家金死亡事件的调查和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与武汉冶炼厂的经济纠纷案,及铁道部大桥局产权案件诉讼的指导。协会共协助法律顾问办理各种案件20起,代理诉讼案件1065件,非诉讼案件2669件,挽回经济损失近5亿元。

第四,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对人大代表的建议,我们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建立了“处长负责、专人办理、主任把关、限时办毕、及时回复”的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责任制,力争做到项项建议有回复,条条议案有着落,确保人大代表建议落到实处。九届人大以来,我委共承接人大代表建议14件,其中,一次会议9件,二次会议5件。到目前为止,所提建议已经落实的1件,正在落实和已经列入规划落实的7件,作出解释说明的6件。从代表们的反馈意见看,满意率达到100%。

(五)认真抓好廉政勤政建设,努力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廉政、勤政 ”和“三讲”是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在我任职期间,注意用“两政、三讲”要求自己,锻炼干部。

1、狠抓政治理论学习。重点组织机关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两年来,机关先后组织举办邓小平理论学习班10期,参加学习的处以上干部300人 次,特别是在开展“三讲”教育中,集中组织处以上干部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进一步提高机关干部的理论修养和政治水平,有力地增强了机关干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加强队伍建设。根据省委有关部门的要求和经贸委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加强了干部培养锻炼。在做好日常选拔调配,调动干部积极性、创造性的同时,两年来,机关送校培训的干部达100人次,其中,参加MBA培训的8人,读研的13人,先后选派了14名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使他们在基层工作中经受磨炼,增长才干。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注意自身廉政勤政的同时重视了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上任以后,进一步完善充实了《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和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我个人来说,能够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八条标准来要求自己,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努力做到严以律已,廉政勤政。从班子情况看,全体班子成员学习刻苦,工作认真,律已严格,作风扎实,团结和谐,共事愉快;从机关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同志工作尽职,办事尽责,尽管条件艰苦,待遇清贫,但大家仍然兢兢业业,加班加点,没有怨言。对节能中心黎汉萍贪污案进行了核查,并正移送检察机关。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治奢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公款吃喝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自觉性明显增强。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在我接受任命的两年中,尽管我和经贸委一班人主观上都想不负人大重托,不负人民期望,不辱历史使命,但由于多方面条件限制,尤其是整个经济环境、运行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的制约,经贸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重点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国企改革发展困难较大。部分国有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差,经营机制不活,技术创新不力,社会负担、历史包袱沉重,富余人员过多,经济效益下降,处境十分艰难稳定压力巨大。目前,全省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达64.8%,3174家国有企业,到8月末发生亏损的1493家,亏损面为47.04%,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8.47亿元,增长28.29%。尤其是中央工业亏损突出,今年前8个月亏损16.29亿元,占全省国企亏损总额的57.22%。企业技改投入,在全国呈现负增长的情况下,我省虽然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增速已由年初38.4%回落到9月末的0.8%,回落幅度达到37个百分点。二是经济法制建设还须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如何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跳出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加强经济调控,引导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在经贸工作的长远发展和商贸建设上考虑不够。由于忙于具体事务,领导成员坐会、陪会太多,难有大块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全局性、长远性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尤其是对进入新世纪之后,经贸工作特别是工业结构调整、国企改革、企业创新、商贸流通建设等,应当如何推进考虑不够、研究不深。四是经贸工作手段、条件太差。由于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提出的政策措施,往往流于形式;拿出的主意、办法,很难落实到位。比如,技改、创新问题,近年来下滑较多,与缺乏有效的调控引导手段密切相关。五是机关自身建设和管理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尤其是机关福利和干部队伍建设上,群众有些意见。住房问题突出,没有达标的处级干部60多名,厅级干部6名,虽然在千方百计想办法,但进展缓慢。由于四个单位合并后,岗位职能的限制干部安排困难,影响年青干部成长。财、物管理方面,也有待加强,尤其是对二级单位的管理方面,有些失之于松,致使个别二级单位在财务管理上发生了一些问题。

针对经贸工作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在我任期内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以企业为中心围绕实现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发展目标,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大力推进结构调整,通过运用经济法制手段,调控经济运行,引导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按照这个思路,拟重点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按照中央四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三次会议的精神,加大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力度,努力抓好国企制度、结构、技术和管理创新的到位,抓好国企领导班子和企业家队伍建设,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解决好下岗职工、离退休职工的生活保障问题,稳定企业职工队伍。二是进一步加强经济法制建设。一方面,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大力提高个人、班子和机关的法制意识,增强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加强对经济法制的调查研究,及时向人大提出有关方面的立法建议,健全经贸法制体系。三是加强经贸工作重大问题、全局性问题的调查与研究,提高宏观决策调控水平。准备结合制定全省《“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十五”湖北工业发展规划纲要》、《“十五”国企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十五”企业技术创新规划纲要》,以引导经济运行,推动结构调整。四是抓好职能转变,改进工作作风。努力从具体事务圈子中解脱出来,从计划管理方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在议大事、抓落实、充分运用法律法规调控经济上下功夫。五是继续坚持从严治政,按照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要求,加强机关管理,严格规章建制,搞好机关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