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18-12-19 01:05   [收藏] [打印] [关闭]

编者按

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10个方面回顾改革开放40年历程,阐述改革开放40年9条宝贵经验,号召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湖北日报邀请三位专家从不同角度聚焦改革开放这一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思考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 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

■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3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改革发展,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

■ 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

■ 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

■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跑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接力棒

颜晓峰

40年来砥砺奋进,40年后再攀高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这正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

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始终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积累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

坚持把现代化建设作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们党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此决定了必须把建立先进的工业国、改造落后的农业国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开始了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建设现代化的新长征。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全领域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40年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究其实质,也是为现代化建设开道架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

坚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从根本上规定了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表明现代化的道路是社会主义道路,不走西方道路实现现代化,不照搬西方模式建设现代化;表明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内涵、优势、特征的现代化国家。

坚持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强领导。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根本上要靠党的全面领导,靠党把好方向盘。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执政党,只有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自身始终过硬,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才能担当起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

坚持科学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向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的战略指引。

坚持分阶段有步骤的现代化进程。我们党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实现现代化作为一个整体,不因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而放弃建设现代化的准备和努力,也不因追求现代化目标而无视初级阶段的实际,而是循序渐进、扎实推进、稳中求进。我们党对实现现代化的进程,认识逐步深化细化,蓝图愈益明晰精准,科学指引着国家的发展进步和现代化进程。

坚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各个领域同步展开的系统实践,这就需要构建科学的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体制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全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坚实基础。强基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基和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增强“四个自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结构拓展为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坚持道路、发展理论、完善制度、弘扬文化,不仅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而且扩展和厚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根基。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大在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和阶段的认识成果基础上,作出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确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任务。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新的起点,推进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更加精确地绘制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要准备。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战略举措的战略布局,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战略布局。开启新征程,同样是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新的战略目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战略布局。

提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精神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这就是加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相协调的思想指导、价值准则、精神激励。在开启新征程的同时,只有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才能保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进军行稳致远。

不断完善、深化、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进军号,是跑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接力跑的发令枪。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征程、新的实践、新的奋进,必将创造新的伟业、产生新的经验、实现新的跃升,不断深化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在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潮流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在世界现代化几百年的历程中,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进程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开辟的一条新型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的艰难起飞中,从中国国情出发开辟的一条新路,从而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两项任务是统一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课题,回答和解决这些课题,就是现代化的全面建设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深化过程。

在着力防范各类风险挑战的实践中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新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光明前景与风险隐患并存,这就要求在奋力实现美好未来的同时着力防范化解各种风险,防控风险的扩散扩大,化解风险的影响效果,保证光明前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正是在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历练中,愈益稳固和坚韧。

(作者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

刘佳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这是在40年历史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人们的思想是解放的还是保守的、是发展的还是僵化的、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直接关系到“关键一招”能否抓住关键要害、解决关键问题。40年前“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破除了人们的思想禁区,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邓小平同志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直面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破除人们对市场经济的担忧和顾虑,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标志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如今,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面对成绩,有些人选择坐在历史的“功劳簿”上,对新时代是否还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发出奇谈怪论。比如,有人认为,中国已经融入世界市场了,对如何运用市场规则已经轻车熟路了,解放思想最多只是一种历史的记忆。还有人认为,解放思想是顶层设计者的事情,与基层干部群众无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认识论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以什么样的世界观、价值观、群众观思考问题、谋划战略、推动工作的思想前提。历史经验表明,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到关键节点时,唯有解放思想才能拨开迷雾、找准目标、引领航向;思想解放越是深入彻底持久,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就越能劈波斩浪、无往不胜。

由此看来,解放思想想不是一时之举,它是贯穿改革开放40年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近70年历史、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历史的方法论原则。时间越弥久,解放思想的时代意义就越能显现。

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统一思想。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因此必须集中发力,防止各自为政、分散用力。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人心齐,泰山移。思想统一了,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解放思想不等于胡思乱想。胡思乱想就是不顾中国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不顾中国文化传统和历史根底,不顾中国政治体制和发展道路的瞎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与解放思想是高度统一的。

解放思想要突出系统性和全面性。一方面,解放思想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都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用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向纵深领域拓展。另一方面,顶层设计需要解放思想,基层实践也离不开解放思想。增强党员干部担当精神,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注重把基层经验和群众智慧吸纳到顶层设计之中,让基层实践的“小经验”上升为治国理政的“大智慧”。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

贺新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

我们党之所以能从小到大、由弱渐强,能够克服一切困难,经受住任何考验,并一直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就在于我们有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在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就在于我们党从未动摇过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在坚定的信仰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的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把共产主义这一终极价值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再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40年改革开放,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40年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不断加深,世界对中国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迎来了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新时代。40年改革开放,我们党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开辟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0年经验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的,并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

自信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一种精神品格。“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展现的不仅是一种宽广的胸怀,更主要的是一种自信。自信也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一种精神品格,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对未来充满自信。井冈山时期,弱小的中国共产党提出,农村革命根据地是星星之火,但可以燎原到全国,最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没有坚定的自信是难以提出这样宏远的构想和决策的。改革开放之初,面对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我们党设计了用70多年、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没有坚定的自信也是作不出这样宏远的构想和决策的。

新时代的前进道路上,我们党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形成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这同样是体现了坚定的自信。只要增强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会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中再次焕发出更为强大的生机活力。

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定力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为着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和对初心的矢志不渝,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进行了近百年的持续奋斗,进而使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同新中国成立以前之中国相比,同鸦片战争以后之中国相比,有天壤之别啊!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新时代的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就要在深入理解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理解和贯彻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定力。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