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创造力的核心价值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18-08-26 14:12   [收藏] [打印] [关闭]

当今时代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人类社会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个角度都在快速变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党的创造力摆在党的建设的关键位置,并将其与党的执政基础、执政能力联系起来,与践行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联系起来,与党的领导责任与历史担当联系起来,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格局。

核心价值是党的创造力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政党有创新思维、能创造实践,就要有一定的创造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建设自身和改造社会的旗帜,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探索并把握不同历史阶段的实际特点,时刻注重总结经验教训,在思想理论和实践发展方面都实现了重大创新和创造,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努力开展了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书写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崭新的执政史,创造了新中国的辉煌历史,推动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越来越靠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充分彰显了党的创造力。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体系和价值准则,始终强调不忘初心,形成了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相适应的科学的意识形态。与此同时,党又善于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情况对意识形态进行必要的调整、修正、发展、创新,推动意识形态与实践发展相符合。这种不变与变的联结点就是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其作为党的创造力的核心价值。特别是当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不断强化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完善意识形态的建构,并在实践中充实意识形态,不断提炼意识形态的新命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本身既是一种创造,同时也是引导党的创造力的“导航器”、夯实党的创造力的“压舱石”。不论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如何与时俱进,但其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却是立党之本,也是党的创造力的灵魂,没有发生过丝毫的更改和迁移。

牢固确立人民的创造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真正的英雄。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活动孕育、发生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新兴资产阶级逐步登上政治舞台的历史阶段。“旧社会内部的所有冲突在许多方面都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资产阶级自己就把自己的教育因素即反对自身的武器给予了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在人民捍卫自身利益的运动中诞生的,而且自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把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消灭私有制”写在旗帜上,作为党的行动指南。这种坚持人民立场的出发点,确立人民作为创造主体地位的立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从体制外的边缘化活动到合法领导和执政的核心领导力量,党的历史方位不到30年的时间内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种深刻的根本转变是建立在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基础之上的,党的雄厚而伟大的创造力是从与人民的广泛而紧密的联系互动中脱颖而出的。因此,中国共产党对于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有着深刻的体察和认知。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表明,人民是认识活动、实践活动的主体,也是评价理论与实践成果的价值主体。人民书写历史,也评价历史,更推动历史。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人民中的优秀代表聚集而成的先锋队组织。党的创造也是人民的创造,党创造的成果是否真正具有人民认可的价值,最终还由人民来裁定和评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更加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党的领导是人民创造的根本保证

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领导人民创造是对自身创造力的有力诠释。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中,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与人民一起共同存在的核心概念、主要话语。党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就必须把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这个理念贯彻到执政活动的全过程和各个工作环节中去。因此,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同时围绕尊重、鼓励和保障人民作为创造主体的地位,激发人民的创造力,使党和人民的创造力高度融合、共同提升。在中国,党的创造力和人民的创造力这种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所决定的。在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出了许多对敌斗争的策略与方法,经过党的总结概括,有的上升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成为党领导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党执政以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下的治国理政体系不断完善,民主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功能逐步协同发展,党的创造力越来越多地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治理创新中得到体现。

从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而言,党领导人民构建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社会,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执政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中体现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是国家与社会治理创新的领导主体,但不是唯一的参与主体。各种社会组织、各个不同个体都在共建共享的发展中发挥创造力、释放创造力,共同凝聚而成为人民的创造力。党的创造力就是以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造来建立强大的政治保障,并以此确保人民的创造力得到更好发挥。邓小平曾说: “党之所以有力量,就是因为始终扎根于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善于集中人民的聪明和创造力。”在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进的征途上,发展仍然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发展。共建共享的发展新理念要求肯定党的创造和人民的创造在方向和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社会主体的创造。在构建新的创造性发展格局中,党的领导不能错位,人民的智慧不能缺位。党的理论创新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实践创造要突出构建完善的治国理政体系,鼓励社会创造的源泉竞相迸发,推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更好统一,不断实现新的发展目标。

党的发展史是领导人民创造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党领导人民创新、创业、创造的历史,就是确立与深化人民群众创造主体地位的历史。一切为了人民创造,一切依靠人民创造,是我们党不断夺取胜利的根本保证,是党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转变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更是实现人民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此,党要善于通过实施正确的领导以促进人民的创造,在不断提升创造力中代表和实现着人民利益。实施正确的领导,调动人民创造的积极性,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创造力的有力诠释。党领导人民构建的新制度是一种新创造,而创造出来的新制度反过来又能为党的创造力提供有利条件,进一步激发最大的历史创造主体——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从党的创造力,到创造成果——新制度的出现,再到人民的创造力,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与人民的创造力共同提升的独特历史逻辑。

新中国实行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初步构建了一整套崭新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些都标志着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符合历史走向的新生事物,使党和人民发挥创造力从此有了自己的平台和保障。随着我国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展开,我们党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确立了国家调整航向再出发的新征程。改革开放以后,党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实现着与时俱进。这一系列指导思想及其贯彻落实的实践,分别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时代课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书写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带领人民奋斗、创造的光荣历史。

(作者系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