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用青春与智慧守护绿色汉江 “湖北环保世纪行——绿色汉江志愿者行动”工作汇报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11-10-28 02:35   [收藏] [打印] [关闭]

湖北经济学院

为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生态立省”发展战略决策,湖北环保世纪行组委会将今年湖北环保世纪行的主题定为“保障饮水安全建设绿色汉江”,并确定了今年我省环保世纪行五大专项行动,即“八百公里汉江巡礼”、“一库清水送北京——水源地保护行动”、“绿色汉江志愿者行动”、“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清洁水源、绿色水运”人大视察行动。湖北经济学院依托湖北水事研究中心,承担了“绿色汉江志愿者行动”专项行动,组织了湖北经济学院“绿色汉江”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团,深入汉江水源地十堰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志愿服务活动。

一、活动概况

湖北经济学院“绿色汉江”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团由64名大学生志愿者和11名专家、老师组成,分为八个小分队,于7月5日-11日,在4名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十堰市张湾区、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等四个水源地,以“保护汉江”为主题,开展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问卷调查”、“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常识宣传教育”、“农村环境保护法律知识宣讲咨询”三项志愿服务活动。

此次活动中,我校学生积极参与,发扬了不怕吃苦,敢于争先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环保问卷调查,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在8个乡镇进行了农村面源污染知识宣讲;重点对《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五部法律进行了宣讲并接受广大群众的咨询。

本次行动还得到了湖北经济学院领导和十堰市团组织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学校协调湖北水事研究中心、法学系的专业教师,作为该项行动的理论指导老师,并为活动解决了经费问题,特别是校长吕忠梅教授亲自带队参与了此次活动;十堰市为本次活动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十堰市委常委彭承志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当地水源污染与保护情况,十堰市团委还为志愿者在当地的活动提供了全面有效的支持,安排服务地团组织与各志愿服务小分队对接,全程配合我们的行动。

二、高度重视、科学组织

本次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指定校团委具体负责活动的策划、实施及总结工作。校团委根据省人大的工作要求,以及校长吕忠梅教授的相关指示,严格按照我校社会实践活动的标准流程,从队员选拔、前期培训、具体实施、后期总结等环节都作了精心布置和安排。

1.科学组建服务队伍。我们通过全校招标的方式,从200多名志愿报名的同学中,最终选拔了64人组成了湖北经济学院“绿色汉江”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团,并将整个服务团分为8个小分队。在成员选拔过程中,根据志愿服务内容,以法学、物流、社科、新闻等专业的学生为重点选拔对象,并在人员分组上合理配置每支小分队的专业结构,确保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每个小分队内部队员分工明确,有队长、副队长、医疗人员、随队记者等职能分工,以确保活动安全、顺利、有效进行。

2.精心组织前期培训。活动开展之前,团队进行了充分的理论和团队准备,精心组织了专业理论培训和团队拓展训练。其中专业理论培训举行了三场,一是校团委邀请武汉大学水电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为队员们开展了水资源基本知识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的培训;二是学校安排水事研究中心和法学系的教师为队员们进行水资源面源污染、环保法规方面的培训;三是安排专业教师为队员们进行调查方法及论文写作方面的培训。团队训练则邀请社会科学系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学指导队员开展素质拓展训练,以增强团队凝聚力。

3.认真开展总结评比。实践结束之后,团队利用暑假集中进行了资料整合,问卷统计,数据分析,撰写调研报告、科研论文等后期工作。开学后,根据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统一部署,团队进行了认真全面的总结。整个服务团共提交指导老师总结1篇,小分队工作日志56篇、总结8篇,提交队员个人总结64篇、日志380篇,共计30余万字的总结材料。在全校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评比中,“绿色汉江”大学生志愿服务团以答辩排名第一的成绩荣获校级特等奖。

三、取得的收获

1.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在7月5日至7月11日的水源地环保现状问卷调查中,64名队员共计走访了十堰市张湾区、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等下辖的9个乡镇及25村落,共发放湖北水事研究中心设计的《南水北调水源地农村面源污染防治》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46份,收集到了汉江水源地面源污染现状的第一手真实资料。

2.形成了一批调研成果。志愿者们通过走访地方农业局、环保局等相关政府机构,与农户、渔民、企业等相关人员面对面交流,填写问卷,对水源地农村面源污染的现状、成因、影响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并结合专业知识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返校后,在老师的指导下,8支小分队共提交了5篇学术论文、5篇调查报告及11篇心得体会,其中调查报告《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农村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丹江口市为例》获学校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二等奖。

3.扩大了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影响。面源污染防治知识宣传、法律宣讲和咨询服务活动,使水源地群众对农村点、面源污染的含义、成因和影响有了初步了解,使农民认识到自身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生态环境(尤其是水源环境)产生的影响,农民的环保观念得以强化,并表示愿意学习新的垃圾、污水处理方法。同时使村民们认识到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性,对农民形成积极的环保价值观产生了促进作用,村民都纷纷表示愿意配合政府实施的环保行动,这为确保“一库清水送北京”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4.树立了学校良好形象。在本次志愿服务活动中,我校大学生志愿者身着统一队服,表现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认真谦逊的处事态度、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赞许;针对问卷调研中群众反馈的问题,队员们积极地向当地政府的环保、宣传等部门反映,为群众和政府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这充分展示了湖北经济学院学子脚踏实地、严谨上进的学习态度,以及不畏困难,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是 “厚德博学、经世济民”校训在经院学子身上最真实的体现。

此外,活动期间,各小分队组织访谈10余次,共在校内宣传媒体上发表新闻稿件40余篇,随队学生记者采写的新闻报道《大学生志愿者走访渔民5种方式知鱼好坏》被刊发于《长江日报》上,并被有关网站转载。

四、建议及下一步的打算

“绿色汉江志愿者行动”,是我校今年暑期社会实践的重点项目,也是我校承接的最高层次的社会项目,根据总结情况来看,整体效果非常好,一是为全省水资源保护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二是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运用,三是为我校社会实践项目的社会化起到了示范作用。在此就湖北环保世纪行志愿服务工作提以下建议:

1.环保志愿者专业化。根据不同的环保领域(如水污染、大气污染),依据专业背景组织相应的志愿者开展环保志愿服务。

2.环保志愿服务基地化。针对不同的地区,通过地方与高校或青年群体对接,建立环保志愿服务基地,促进环保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和长期化。

湖北经济学院团委将继续加强与湖北水事研究中心合作,结合我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力争组织更多的青年志愿者参与相关的宣传、调研等志愿服务。同时争取在十堰市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或志愿服务基地,利用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平台,将汉江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