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评职称究竟要不要论文

省人社厅:评审标准2019年修订到位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19-01-19 05:36   [收藏] [打印] [关闭]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娜 陈会君

百姓提问

网友“阿昔”:曾经看到新闻报道,职称评审取消论文“硬杠杠”,为什么我在单位申报职称,还需要提交论文?

政策背景

省两会前夕,50多岁的竹溪县乡村教师宋豫竹终于拿到中级职称。从教37年,他的教学成绩不输他人,却因没有大专学历,总被挡在中级职称评审的大门之外。

去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适当放宽学历、资历限制,可以教案、病案、项目报告、技术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等替代论文作为评价要素。同时,全面取消外语和计算机的门槛设置。

改革大背景之下,十堰职改办在竹溪试点,专项开展从教30年及以上中小学教师中级职称专项评审工作,宋豫竹等23名乡村教师获得中级职称。

两会声音

论文是学术造诣的体现

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职称系列将全部设置到正高级,民办机构与公立机构的专业技术人才均可申报正高级职称……去年以来,我省职称制度改革不断放出硬招。

省人大代表、襄阳市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姜海华说,标准是人才评价的核心,没有改革之前,存在“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情况,改革之后,科学分类评价专业技术人才,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实现“干什么、评什么”,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广阔的天地,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姜海华认为,改革不唯论文,不是说不要论文,尤其对于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论文是学术造诣的体现。

自主评审标准不低于省级标准

省人大代表、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副院长李志英介绍,以前医生评职称主要靠论文,现在,手术量、门诊量等临床工作要件都被纳入评审。“完全唯论文,或唯临床,都不合理。临床和科研密不可分,两者如何有机结合作为职称评审指标,需在实践中探索。”

2017年以来,我省实现124所省属高校自主评审全覆盖。我省三甲医院自主评审职称在2018年破冰。省妇幼保健院、省中医院等8家医疗单位成为首批试点。“人才业绩怎么样,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李志英期待,改革步伐再快一点,希望更多医院加入到自主评审职称的队伍中。

省政协委员、三峡大学校长何伟军表示,自从学校实现自主评审职称后,标准更高了,压力更大了。很多高校表示,自主评审拥有更多用人自主权,师生充分认可的好老师脱颖而出,申报评审条件上,还能自主制定不低于省级标准的学校标准,提升了职称评审质量和学校整体发展水平。

权威回应

部分专业已降低论文要求

省人社厅负责人表示,“不唯”不是“不要”,是不将其作为唯一评价标准,不能搞“一刀切”。

职称评审由各专业评审委员会进行。我省已启动全省各系列(专业)职称申报评审条件标准修订工作,各专业评委会结合本专业实际,聘请业内专家起草修订。预计部分系列(专业)的评审条件2019年陆续修订到位。届时,不同专业领域,对论文的要求将进一步明确。

据悉,各系列(专业)评审条件在修订中会重点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德才兼备。把品德作为人才评价的首要内容,从严治理弄虚作假和学术不端行为。二是坚持科学分类。结合不同岗位、不同职业特点,分类建立健全涵盖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和贡献等要素。三是丰富评价方式。建立以同行专家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坚持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测试,通过笔试、个人述职、面试答辩、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提高针对性和科学性。四是向基层一线倾斜。

截至2018年底,我省已修订(制定)并正在试行新的图书信息、工艺美术、高级舞台技师、正高级中专教师、正高级实验师等申报评审条件,对部分专业已降低论文要求。

职称评审放权不是一放了之

评审权不断下放,如何加强监管?省人社厅负责人表示,“放”不是“放任”,既是“放权”,更是“放责”,要做到“权责一致”。

据悉,我省正在从以下方面加大监管力度。

一是对全省职称评审委员会进行重新梳理,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建立健全职称评审专家评委库和各专业分库建设,专家评委须在专家评委库随机抽取;

三是建立职称评审监督机制;

四是随机抽查评审委员会、随机抽查申报材料等;

五是参评个人须对提供的申报材料真实性负责,凡被学术造假“一票否决”的专业技术人员,一律撤销资格;凡审核不严或帮助申报人员弄虚作假的单位,依纪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违反评审纪律的评委,一律取消评委资格并记入诚信档案;不认真履行职责、评审程序不规范、擅自扩大范围的职称评审委员会,暂停评审工作直至收回评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