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从长江绿廊到国家级公园 代表委员热议东湖绿道

来源:湖北新闻   时间:2019-03-10 13:27   [收藏] [打印] [关闭]

在湖北武汉,荣膺“联合国人居署中国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的东湖绿道,正在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张新“名片”。正值全国两会,绿道建设这一话题,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与热议。

曲港听荷、鹄梦回塘、荻芦泽畔、落霞归雁、塘野蛙鸣……浩渺的东湖之畔,这条绿道犹如一条“绿飘带”,连缀起数十个景点。

(2018年4月,“习莫会“就在东湖之畔)

然而,在绿道建设前,这里是另一番景象。一些民房、厕所紧贴湖边修建,有人私自建起围堰隔断通行道路,生态岸坡护理糟糕,有些边角湖汊甚至是劣五类水……

“是绿道的建设,让这一切得到了改观。”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江南分中心部长亢德芝代表说。她参与了东湖绿道从项目提出、选线、景观设计到后期实施的全过程。

亢德芝回忆,“当时的绿道美是美,但你只能片段地去享受,因为很多地方你进都进不去,沼泽地、被私房所占领、没有路进等等”。

在各方的努力下,2016年、2017年,东湖绿道一期、二期建成开放。

“去年五一假期,我们大学同学聚会,安排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到绿道上骑自行车。”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新强代表说,一位经常四处旅游、目前在加拿大旅居的同学都惊呆了,“这样的绿道太赞了!”

“我经常和家人一起去绿道散步。”武汉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江东代表说,“我执教的学校就在东湖边,有时学术交流团队来武汉时,我都会带他们到绿道走一走,大家都对绿道给予了高度评价”。

目前,东湖绿道已完成二期建设,全长101.98公里。串联起山、水、林、城,实现了还绿于城、还湖于民,为城市提供了一处呼吸清新空气、亲近清澈湖水、享受清静环境的生态休闲空间。

这是一条开放包容的绿道。

在亢德芝看来,开放性是东湖建设的一个突出亮点。团队面向世界征集各类设计机构、专家的方案,还广泛向市民征集意见,不断完善、优化方案。“正是开放性,成就了国际范儿。”

这也是一条生态绿道、惠民绿道。

“绿道的建设,让市民从以前只能在东湖看远景,变成了远近皆宜,远、中、近,景色各不同,东湖风景区的湖光山色得以一览无余。”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会副主委梁鸣委员说。

“很多小细节足以体现绿道建设服务于人民、保护生态的用心。”梁鸣说,比如,很多景点保留了原有的自然风貌;采用高弹高粘沥青铺路,让市民步行更舒适;护坡护岸采用生态方式,不用混凝土砌筑等。

这还是一条文化绿道、科技绿道。

绿道景点的命名,带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亢德芝说,观楚台、在水一方、落霞归雁等,命名时都考虑到文化的元素。绿道中的亭、台、楼、阁建设,也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

东湖绿道在建设中也布局了智慧系统。WiFi全覆盖、智能导引、自助查询……多种科技手段让绿道“科技范儿”十足。“结合武汉‘中国光谷’建设,还可以在绿道上布局更多‘黑科技’。”马新强建议。

碧水长风,堤岸杉林。阳春三月,绿道之上人流如织。

“绿道,已经成为承载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个物质载体。”亢德芝说,东湖绿道建设的一些理念,可以推广到更多城市建设项目中去。

“东湖绿道的建设,是武汉打造精致城市的一个缩影。”刘江东说,保护好城市绿肺的生态尤为重要。东湖绿道的建设经验,也值得更多城市学习、借鉴。

结合东湖绿道的成功经验,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亢德芝带来了一份关于推动长江生态廊道的建议,希望将长江生态廊道建设成为国家级公园。

亢德芝说,“希望建设一个长江绿廊,就是国家的大公园。我希望大家都说,来吧来吧,我们行走长江。那么在长江之上,就是我们国家级的一个标准公园,这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