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代表委员热议“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带动更多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20-01-17 23:37   [收藏] [打印] [关闭]

就业是经济“晴雨表”,更是社会“稳定器”。

2019年,我省将“稳就业”作为六稳之首,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稳就业”被作为重中之重,再度写入我省《政府工作报告》。

我省一直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省政府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就业工作纳入市州党政领导班子考核和县域经济考核,压实责任,积极推进。

2019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2万人,再创历史新高;登记失业率2.44%,持续保持低位运行,全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今年,我省提出,千方百计稳定就业。相应的七条举措,不仅指出总体思路,还列出具体项目,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让就业优先政策落得更“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把就业与财政、货币一道作为三大宏观调控政策。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稳就业摆在优先位置,凸显了就业在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意义。”

省人大代表、省人大民宗侨外委副主任委员陈金刚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突出了将就业优先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强化各方面支持的导向,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就业这个最大民生的关怀。

陈金刚表示,2019年,我省就业延续总体平稳的态势,成为民生改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当前,既要看到支撑我省就业形势长期稳定向好的基本面和积极因素没有改变,也要看到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就业矛盾比较突出、外部新的影响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落实就业优先政策。

他建议,可从目标导向、宏观政策联动、影响评估机制三方面突破。目标导向上,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区间调控的下限,把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宏观政策联动上,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循环,推动产业、财税、金融、教育等各项政策综合发力;影响评估机制上,实施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要专项行动时同步评估对就业影响,兜牢就业底线,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让技能提升培训覆盖更“广”

在省政协委员、省人社厅副厅长曾向阳看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开展更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是一个惠企惠民的好机遇。

“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促进就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机遇,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减轻企业成本和负担的政策红利。”曾向阳说,2019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面向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和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城乡各类劳动者,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计划3年开展培训180万人次。

目前,全省落实提升行动专账资金37.7亿元,已全部分解到各市县。全省共完成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81.9万人次,其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1.3万人次。

“开展更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对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出了更高要求。”曾向阳说,全省人社部门要切实协调、推进、督导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迅速有效开展,也期待各级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进一步关心支持技能提升行动,形成合力。

“深入推进技能提升行动,需要多个方面共同努力。”曾向阳建议,企业要强化机遇意识,针对在岗职工大力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等各类培训,做到应培尽培,通过提升职工技能水平强化市场竞争力;各类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要紧盯市场需求,创新理念,培养更多职业素养好,践行工匠精神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广大技能劳动者要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技能、增本领,坚持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为返乡创业提供更“强”支持

“我省是农民工大省,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越来越多。”省政协委员、秭归县副县长万丹说,以秭归县为例,每年新增返乡农民工近2800人,其中返乡就业近1500人,返乡创业近1000人。该县围绕“四县四区”建设,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打造交易规模大、扶贫带动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带动更多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

在万丹看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入实施‘我选湖北’、就业提升、返乡创业和青年见习四项计划”“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都与返乡农民工群体密切相关。

如何帮助返乡农民工更好就业创业?

万丹认为,首先,要让融资更“畅”,各国有商业银行,特别是农村商业银行要合理赋予县域支行信贷业务审批权限,探索推荐免担保机制,以“政府+银行+保险”的创新模式,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多样化、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其次,要让扶持更“实”,在提高创业补贴标准的同时,加大扶持项目向返乡创业者的倾斜力度,增强创业活力。

最后,要让引领更“准”,充分发挥武汉高校云集、各类专业“智囊”聚集的优势,科学引领返乡创业投资方向,避免盲目投资。要走进田间地头,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促进返乡创业健康发展,培育更多市场主体,带动就业。(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