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省人大打好“组合拳”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20-07-30 17:09   [收藏] [打印] [关闭]

把脉开方 让环境更优企业群众更暖

——省人大打好“组合拳”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人大依法祭出“组合拳”。

除开展专题询问外,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关于2020年上半年工作暨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情况的报告,审议了《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修订草案二审稿)》。

审报告 坚决打破“数据烟囱”“信息孤岛”

“‘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成效初显,‘3550+100’审批取得重要突破,市场主体获得感明显提升……”

7月20日下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武昌召开。会上,省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报告了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

报告显示,我省夺取疫情防控决定性成果以来,省委、省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湖北疫后重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大力弘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全省已形成竞相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态势。

全省政务服务可网办率由2019年初的44%提升到96.87%,2019年度全国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评估由上年度的第19名跃升至第8名;

全面实施106项“证照分离”改革,企业开办平均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

2019年全省新增减免各项税费766亿元,其中社保费减免136亿元;

2019年,全省新增企业类市场主体26.4万家,在鄂投资世界500强企业新增34家,达到314家;

……

这些成效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普遍赞同。7月22日分组审议报告时,大家一致认为,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我省营商环境建设一系列有力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

同时,针对“一网通办”差距较大、企业融资难用工难、惠企政策落实不够等问题,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纷纷提出意见建议。

“要以‘一网通办’为核心,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有的委员建议,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全力打造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坚决打破“数据烟囱”“信息孤岛”,实现跨层级、跨地区、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数据的信息互联互通,推动线上线下深入融合,为民办事“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

“要坚决落实国家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和我省新一轮降成本措施。”有的委员提出,应严格落实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开展中介市场专项清理,切实降低企业用能、用工、上网和物流成本。

“新官不仅要理旧账,还要把好事办好。”有的委员建议,要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建立“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对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合同100%兑现、履约,在全社会营造守信践诺的良好氛围。

开方子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法治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石,更是对营商环境的最好呵护。

7月20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关于2020年上半年工作暨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情况的报告,并对两个报告进行分组审议。

2018年以来,全省法院把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紧扣市场主体需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审结各类涉企民商事案件576264件,标的额8000多亿元;审结涉企行政案件54535件,优化发展软环境,推动“新官不理旧账”、行政机关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的解决;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57305例,限制高消费和乘坐飞机高铁487817人次,重拳打击逃避、抗拒执行的违法犯罪行为。

2018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主动把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践行“依法履职尽责,服务保障大局”检察工作主线的重要内容,先后出台服务创新发展“九条意见”“新鄂检十条”、服务保障复工复产“十条意见”等相关文件,开展服务保障非公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等专项工作,严厉打击敲诈勒索、收取“保护费”、强揽工程、寻衅滋事等侵犯市场主体人身和财产权利犯罪,供批捕6072人、起诉5766人;加强案件审查,特别是在办理涉黑案件中,注重对违法扣押、冻结、查封企业财产等情形的监督,严格区分违法所得与合法财产,依法提出监督建议199件;依法起诉401人,促进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投资交易成本。

“要强化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使之成为各级司法机关和每个司法人员在司法实践活动中遵循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报告时认为。

大家纷纷为“两院”更好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把脉开方”。

“应进一步聚焦高效服务对接,提升精细化水平。”有的委员建议,司法机关应结合司法办案实际,充分聚焦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行业领域市场主体的个性化需求,“尤其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等新经济衍生的新需求。”

有的委员提出,要更好凝聚各方合力,加强司法机关同行政机关、监察机关的联动协同,打造全社会“一盘棋、一股劲”的服务保障新格局。

有的委员建议,“两院”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办案方式和工作方法,坚持惩治违法犯罪与保护合法经营并重,慎用刑事手段,突出打击重点与监督实效,防止“办理一件案子,拖垮一个企业”。

搞调研 实地走访掌握第一手情况

“财政经济委员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的调研报告质量高、文风实、建议准,为我们审议提供了很好的参考。”7月22日上午,分组审议关于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时,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为两个专门委员会的调研报告点赞。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深入调查研究,是人大发挥职能作用的关键环节。

为审议好关于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两院”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情况的报告,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等有关专门委员会,分别组成调研组,于6月赴全省各地开展实地调研。

6月上旬,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调研组深入咸宁、荆州等地,走进企业生产一线,实地了解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与当地政府部门负责同志以及企业负责人、人大代表座谈,听取意见建议。调研组认为,各地各部门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市场主体和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但也存在政务服务亟待提升、涉企政策落实仍需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任重道远等问题。

调研组就此形成调研报告,建议健全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进一步融合线上线下服务,积极推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提高全程网办率,真正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学习先进省市经验,打造集政策发布、咨询、办理、反馈于一体的“政策超市”,让政策集中呈现、集中兑现。广泛开展信用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提高全社会重信守诺意识。

6月下旬,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组成的调研组,先后赴十堰、随州等地开展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调研。

调研组实地走访了正和汽车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听取市“两院”和发改、司法、科技、经信等部门的工作汇报,与部分省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

调研组发现,中小企业“起诉难”、本地企业外地被诉“胜诉难”、外地企业标的“执行难”等司法待遇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有少数地方和部门机械执法,搞“一刀切”“一关了之”,企业个性化的需求仍然掌握不够,小微企业司法服务薄弱。

调研组据此提出建议,应当破除部门壁垒,建立更优协同联动机制,更好整合部门力量,汇聚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合力。聚焦不同企业发展个性化需求,畅通企业法律服务诉求反映渠道,建立企业走访调研“全覆盖”机制,探索法官、检察官“一对一”“顾问式”联企,着力加强智慧法院、智慧检务等智能化建设,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司法服务机制。破除传统观念,践行“容错、护幼、审慎”等柔性司法理念,处理好柔性执法和刚性执法的关系,保护企业正常经营生产秩序,做到“办案静悄悄、服务细无声”。

修法规 给中小企业更多“真金白银”

7月21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分组审议了《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修订草案二审稿)》。

“比一审稿更成熟。”“给中小企业的‘真金白银’更多了!”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应通过法规修订,为中小企业纾难解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有呼必应、无事不扰,当好‘店小二’!”有的委员认为,修订草案二审稿应当贯彻落实省委工作要求,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

“调研中发现,政策有,企业也需要,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有的没落实到位。”有的委员建议,应建立中小企业服务档案,让企业对能享受的政策一目了然。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有的委员表示,虽然我省出台了一系列融资促进措施,但融资难、融资贵仍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必须转换服务理念,落实好各项减税减费减租政策,更大力度减负降本,让中小企业轻装上阵、加快发展。

还有的委员认为,应当把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关心关爱融入到条文中,切实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增强中小企业的获得感、安全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