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湖北两会首场新闻发布会,回答了这些热点问题!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21-01-26 00:11   [收藏] [打印] [关闭]

1月25日,湖北省两会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本场发布会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为主题。

代表委员介绍、回答了这些热点问题:

叶贤林代表:

湖北省将加快建设一批重大科学装置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叶贤林围绕“加快科技强省、创新强省建设”介绍相关情况。

叶贤林表示,我省将加快建设一批重大科学装置。“我省将加快建设包括武汉光源、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农业微生物、国家作物表型组学、磁阱型聚变中子源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叶贤林介绍,根据我省战略新兴产业牵引,将建设一批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在此基础上,整合资源,创建国家实验室。

不让繁文缛节捆住科学家手脚

叶贤林表示,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科技工作者松绑。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项目经费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

叶贤林说,要切实解决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后顾之忧,包括住房、子女入托等现实困难,为他们创造一个在湖北安心、舒心的工作环境。“要加强对青年科技工作者培养、使用、举荐、奖励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厚植创新生态土壤,实行柔性引才,吸引海外人才来鄂创新创业。”叶贤林说。

支持武汉争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他说,湖北是科教大省,拥有128所高校、2300余家科研机构、73位两院院士、150多万在校大学生,这些资源多集中在武汉,“十四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将规划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使得武汉成为国内更加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基地和创新资源富集地,拥有更加优越的基础和条件。我们要举全省之力,支持武汉争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政府主导建立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叶贤林表示,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目前最重要的是通过政策牵引,即制定支持鼓励企业创新的一系列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投融资、知识产权转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切实增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内生动力。

叶贤林说,要以重点产业发展为导向,政府主导建立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切实解决产业链内的中小微企业在共性技术研发、共性高端生产设备科技含量高、研制风险大、定制成本高难题,促进传统产业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和产品换代升级。

据介绍,2020年,中国科协实施“科创中国”行动,省科协把企业的技术问题、难点问题作为需求侧,列出需求清单,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汇聚形成供给清单,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对接匹配,解决了一批企业技术难题。

叶贤林说:“只要我们充分调动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的积极性,就能加快我省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吴锦代表:

落实纾困解难,黄石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21.58亿元

省人大代表,黄石市委副书记、市长吴锦介绍,黄石坚持“五不整治”化解痛点,着力解决长期困扰市场活力的机制问题。

整治“准入不准营”,严格落实负面清单,清理隐性门槛,深化“证照分离”等改革,优化招投标“评定分离”改革,形成支持合理低价中标相关制度,确保市场公平竞争。

整治“政策不直达”,及时广泛宣传疫后重振政策,细化政策直达企业服务清单、责任清单,发放稳岗补贴1亿元,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21.58亿元。

整治“承诺不兑现”,重点整治招商引资和政府投资项目合同兑现纠纷、新官不理旧事、拖欠企业账款等问题,并在全省率先开展诚信示范企业综合评价,帮助65家企业成功进行信用修复。

整治“减费不服务”,发布省内首个“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地方标准,全面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查处违反“停费不停供”政策、不收费不抽验等损害营商环境类问题9个、处理41人。

整治“有诉不快结”,精准把握执法司法力度和温度,落实涉企刑事案件“两少一慎”举措;建立“府院联动”机制,改变僵尸企业资产由实物变货币的查封方式,既盘活利用存量资产,又充分保障债权人权益。

大力推进低效闲置用地回收

吴锦介绍,黄石坚持“聚焦五难”消除难点,着力解决长期制约企业发展的要素瓶颈问题。以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双千”服务和“十问十帮”活动为抓手,切实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在破解审批难上,深化“先建后验”“六多合一”“一网一门一次”“区域性一次评价”等改革,实现了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零审批”、中介服务“零收费”、监管服务“零缝隙”、竣工验收“零跑腿”。

在破解融资难上,建立企业融资服务综合性平台,设立企业“金融方舱”和1亿元的应急保供资金池,去年新增企业贷款增长15%,综合融资成本下降1.25百分点。

在破解落地难上,大力推进低效闲置用地回收,去年新增报批用地2万亩,重点项目领导包保,所有产业项目配备项目秘书贴身服务推进。

在破解创新难上,实施“4个10科创工程”,去年在光谷建立武汉(黄石)离岸科创中心,实现“研发孵化在光谷、生产加速在黄石”,帮助企业招工4.2万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76.4%。

在破解降本增效难上,完善交通基础设施,降低用水用气等成本;持续放大“四港联动”、多式联运效应,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1小时,全力降低物流成本、培育引进中介服务主体、规范收费,扩大政府购买服务;健全要素市场体系,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黄石优化营商环境四条经验获全省推广

吴锦介绍,黄石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一号工程”来抓,大力弘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环境重塑推动疫后重振,通“堵点”、化“痛点”、除“难点”,“先建后验”改革获国务院通报表扬,营商环境工作被省政府通报表彰,4项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并代表湖北参加全国营商环境评价,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黄石首次进入全国竞争力百强城市

一是,发展迈上了新高度。在2019年GDP和固投增速全省第一,工业增加值等多个指标全省第二的基础上,2020年面对疫情汛情的严重冲击,稳住了发展底盘,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实现固投增速全省第三,工业增加值全省第五,首次进入全国竞争力百强城市。

二是,项目跑出了加速度。去年,新签约重点产业项目259个、总投资近1400亿元。今年,在手的新开工、续建亿元以上项目就有618个。其中,10亿元以上112个,发展能量后劲较足。

三是,产业增强了韧性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22%,全省第二,连续3年获评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优秀等次。在建工业项目中,既有投资过百亿元的优科精密制造、华新建材产业园等传统产业,又有投资过20亿元的广合科技、定颖电子PCB、联创电子显示屏、智慧激光器等新兴产业,底盘更加厚实。

四是,对外扩大了开放度。建成长江中游第一条多式联运示范线路,黄石新港建成长江中游最大单体港,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正在建设综保区,经济外向度保持全省前茅,位列全国外贸百强市第33位。

五是,城市提升了美誉度。成功跻身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百强,荣登中国宜居宜业城市榜。

黄克立代表:

谷城将建汽车产业研究院

省人大代表,谷城县委副书记、县长黄克立表示,谷城将发力创新升级,在“驱动力”上求突破。

黄克立介绍,谷城县将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为载体,建好谷城汽车产业研究院。发挥好现有1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8家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平台作用,用好用活引进的6名两院院士和38名专家,推动科技、人才、产业、资本、政策等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据介绍,今年1月上旬,总投资154亿元的33个项目在谷城落地生根。

谷城加快建设“中国有机谷”,建设4个4A级景区

“十四五”开局之年,谷城将发力绿色产业,在“循环力”上求突破。

黄克立介绍,谷城县将全力构建绿色工业、绿色农业、绿色服务业、绿色生活方式“四位一体”绿色发展体系。以骆驼集团、三环车桥、三环锻造等公司为龙头,打造“铅、铝、钢、铜、塑料资源回收利用和锂电池梯次利用”六大工业循环产业集群,加粗延长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他说:“我们将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依托,探索‘种养结合’‘农工藕合’‘农旅融合’‘电商契合’等农业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中国有机谷’建设,开发建设五山堰河乡村游、南河薤山山水旅游区、石井冲航空主题小镇、汉江生态风光带4个4A级景区。”

智能制造助力谷城建设工业强县

谷城县将通过智能制造升级,推进企业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绿色产品开发,提高制造业绿色化水平,确保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

黄克立介绍,目前,谷城县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81家,骆驼集团、三环车桥、三环锻造、金洋冶金4家企业跃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其中,骆驼集团连续8年上榜中国民企500强,美亚达等2家企业入围全省民企百强,5家企业入围全省民企制造业百强。汽车零部件产业连续14年成为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他说:“谷城经济开发区成为全省唯一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再生资源产业园成为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标准化试点园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成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黄克立表示,“十四五”期间,谷城将围绕工业强县建设,着力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基地。要大力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行动,以三环高端车桥和精密锻造两个技改升级项目为重点,全力推进52亿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从低端向高端跃升。加快先进制造、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等技术集成融合,推广应用智能生产系统和网络化、协同化生产设施,培育建设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确保全县规上企业智能化程度达80%以上。

龙传华委员:

疫情期间减免通行费60亿元

省政协常委,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龙传华介绍,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时刻,1万余名交投职工守牢离鄂离汉大通道,倾情服务援鄂医疗队,保障应急物资快速通行,打造疫情防控“前沿哨所”“服务驿站”。

他介绍,疫情期间,共减免通行费60亿元,减免中小微企业租金5300万元。他们还驰援“两山”医院建设,向省内相关市州和武汉市相关区捐款捐物,用硬核担当筑起一道道“生命线”“安全线”。

“始终牢记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龙传华介绍,十年来,湖北交投集团将80%的资金投向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大别山区、幕阜山区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架起35条扶贫大道,结束了10余个县(市)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带动新增就业超700万人,惠及数千万群众增收致富。

中国“孟菲斯”起航在即

龙传华介绍了亚洲第一大专业货运机场——鄂州花湖机场建设进展情况。

他透露,目前,机场航站区客运航站楼等主要建筑主体结构已经封顶,机场高速等配套工程已开工建设,中国“孟菲斯”起航在即。

龙传华介绍,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8个5000吨级、42个3000吨级长江港口码头泊位和98公里货运铁路,助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立体交通走廊建设,推动形成“公空水铁”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格局。

“十四五”将新建成900公里高速公路、4座长江大桥

龙传华表示,省交投集团将按照“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要求,贯彻落实全省“两会”精神,围绕“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以精准有效投资,助力打牢交通底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十四五”新增投资3000亿元,再拉动GDP增长9000亿元,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交投贡献。

一是,在打造综合交通枢纽上再作贡献。新建成高速公路900公里、长江大桥4座,助力全省实现高速公路网密度达450公里/万平方公里,服务品质与长三角地区齐头并进。建成并高效运营鄂州花湖机场,联合武汉天河机场,积极构筑航空客货门户双枢纽,助力打造铁水公空多式联运的集疏运体系。抢抓“新基建”机遇,推动“新”“老”基建融合发展。充分发挥路网优势,整合高速公路地下管网,推动形成集通信网、广电网、监控网为一体的“信息高速公路”。

二是,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上再作贡献。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在湖北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力争“十四五”末资产总额达8000亿元,营业收入达800亿元,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国内一流的综合交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超7200公里 

2020年底,保康至神农架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使湖北在“十三五”胜利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超7200公里。

他介绍,省交投集团2010年成立以来,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交通投融资模式,十年累计完成投资3700多亿元,推动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从谷底跃上高峰,建成高速公路2800多公里、长江大桥6座,为打牢全省交通底盘作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湖北交投集团运营高速公路里程超5300公里,占全省74%,服务区(停车区)140余对,占全省79%。

吴菁委员:

湖北省将加快建设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

省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党委书记吴菁表示,我省将加快推进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建设。

吴菁介绍,国家卫健委决定以同济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该中心肩负着带动提升全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的任务和使命。

“这既是对同济医院的肯定,也是我们下一步加强建设,推进全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水平,为打造‘湖北样板’贡献同济力量的重要平台。”吴菁说。

湖北省将核增1万名基层卫生人员编制

吴菁表示,我省将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施高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她说,我省讲健全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接下来,将核增1万名基层卫生人员编制,开展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推进基层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公益一类保障和公益二类管理,落实“两个允许”,打通医防人员流动堵点。

每个县(市、区)将建成至少2家核酸检测机构

吴菁围绕“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推进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介绍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湖北样板、深入实施健康湖北“两大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

她介绍,我省正在补齐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短板。

她说,围绕疾控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基层防控体系、院前急救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建设,全省谋划3年补短板项目2247个,规划总投资2545亿元。

目前,已开工建设1037个,规划总投资1125亿元。每个县(市、区)建成至少2家核酸检测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定点医院改造基本完成,省、市、县、乡四级急救网络逐步完善。

围绕3类重大疾病、2种基础疾病、3类突出公共卫生问题攻坚

要围绕困扰我省群众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3类重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2种基础疾病,出生缺陷、儿童青少年近视、精神卫生3类突出公共卫生问题(简称“323健康问题”),实施攻坚行动。

吴菁介绍,在2020年的抗疫斗争中,我省下最大力气控制疫情传播,形成了很多好经验和做法。“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线。

她建议——

要全力推动各级政府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投入保障机制;

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项目进度,筑牢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硬件基础;

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

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和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构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形成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湖北模式。

段鹏委员:

全省600多名主播参与助农直播,粉丝量超2.1亿

省政协委员、湖北农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段鹏,讲述他致力“三农”电商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故事。

段鹏说,县域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2015年,他创办了黄冈大别山网商学院,在全省范围内累计开展电商培训超过8万人次。

2019年开始,他率先开展乡村网红培育,引导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上行。

2020年,他牵头发起成立湖北省网络直播专委会并担任执行会长,整合全省600多名优秀网络主播参与助农直播,粉丝量累计超过2.1亿。

段鹏介绍,2012年,他返乡参与筹办全省第一个地市级电子商务行业协会——黄冈电子商务协会。

2013年,他率先探索创建地方特色电商平台。

2014年,他成功申办中部第一家淘宝特色中国地方馆---黄冈馆,在黄冈掀起了农村电商发展热潮,极大促进了黄冈特色农产品“触网”。

规范短视频和直播带货,大力支持网红基地发展

段鹏表示,要从八个方面加强数字乡村建设。

一是,要充分认识数字乡村发展重要性。数字化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数字乡村是数字中国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重要论述的乡村实践。

二是,要做好数字乡村整体规划。数字乡村是个长期、复杂、系统工程,目前尚没有成熟、可整体复制的案例。要结合我省实际、因地制宜地编制全省数字乡村建设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三是,积极开展数字乡村试点。2020年9月,中央七部委组织开展了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我省有四个县市区进入首批试点目录。除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外,建议统筹开展省级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工作,先行先试,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

四是,提升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主要是加快农村网络普及和升级换代,加快5G建设,扩大农业农村数字化应用场景,促进乡村一二产数字化融合发展。

五是,实施生产管理数字化。扩大农业及其他产业生产管理数字技术应用,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数字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强镇,开展数字农业工厂建设。

六是,持续开展网络扶贫。重点是通过网络平台持续开展消费扶贫,助力前期的扶贫产业长效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七是,加强数字化营销流通。除了各类电商平台外,要特别重视规范短视频和直播带货,大力支持网红基地、网红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八是,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应用。加快全面实现政务服务网上办、村里办,提高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