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秭归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三助力” 建好立法点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2-09-09 10:18   [收藏] [打印] [关闭]

秭归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省人大常委会九畹溪镇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工作,不断加大指导协调力度,凝聚各方力量,助力该立法联系点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模范实践地,让“小站点”发挥了“大作用”。

凝聚共识,助力立法联系点站位更高

深化认识聚力。县人大常委会把支持九畹溪镇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工作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来落实、一张非常重要的特色品牌来打造、一项非常重要的人大工作来推进,坚持将立法联系点工作写入常委会工作计划和常委会工作报告,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安排部署。常委会主要领导定期和不定期到立法联系点开展工作指导和督导,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先后召开立法联系点办公会和工作推进会,多形式、多手段为立法联系点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了全员参与和聚力立法联系点的浓厚氛围。

引领目标定向。县人大常委会要求九畹溪镇基层立法联系点立足更高奋进目标,着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模范实践地、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示范点,着力发挥好立法机关与基层群众的“连心桥”和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民意直通车”作用,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基层实践范例。

积聚智慧,助力立法联系点发挥更大作用

开启“立法民意直通车”。在走访座谈、设置意见箱等多渠道收集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积极支持立法联系点提升信息化水平,通过制作二维码,让群众意见在家门口“码上扫”“码上提”成为现实,实现了意见建议全天候、全时段、全渠道直达立法点。目前,立法联系点已通过二维码收集关于法律法规方面的意见建议及社情民意100多条。这种不受地域限制、不受时空限制、不受外界影响的传输方式,让这辆反映民情、倾听民意、汇聚民智的“立法民意直通车”可直达群众家门口,真正打通了民意最后一公里。

推行“155N”架构模式。为让立法联系点更接地气,创新推行“155N”组织架构模式,即规范建设1个立法联系点、5个活动室、5个联络站,选优配强N名信息员,实现了本行政区域、行业领域、主导特色产业全覆盖。每个联系点、活动室、联络站均达到了有阵地、有标示、有架构、有台账、有流程图、有规划表、有法律资料、有线上通道”的“八有”标准,确保了活动开展更高效、建议收集更便捷、群众参与更广泛。

绘好工作“融合图”。坚持立法联系点工作与基层党建、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人大工作和服务全县中心工作全面融合,取得了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良好效果。立法联系点已通过各种渠道为120多部法律法规(草案)收集了331条意见建议,绝大多数“真知灼见”被采纳,其社情民意“直通车”、法治宣传“播种机”、法律实施“检测器”的功能得到彰显。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动和县人大常委会“三进三访三聚力”活动部署安排,主动进农村访选区选民,进企业访市场主体,进社区访小区居民,在“法律宣教、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筑堡工程、社会治理、清违拆违、殡葬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中,积极当好“宣传员”“信息员”“示范员”,推动了重点工作的落实落地。

汇聚资源,助力立法联系点增添动力

拓宽互通互联。积极争取省市人大常委会及相关部门的工作指导,目前已有8名省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到立法联系点进行调研,为立法联系点定目标、明举措和“加油鼓劲”。不断加强与外地人大的学习交流,新疆、四川等地来立法联系点考察交流达10多批200多人次。通过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微信等方式保持与各级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实时互动,真正让立法联系点“上连天线,下接地气”。

夯实要素保障网。强化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充实信息员队伍,组建专家团队和顾问团队,保证立法联系点有人办事、办成事。把立法联系点纳入全县美丽乡村及环芝兰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之列。推动立法联系点与人大代表之家、代表活动室深度融合,规范化建设好活动阵地。从县财政部门争取工作补助经费20万元,保障了立法联系点工作的高效运行。加强对立法联系点工作的宣传,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长江云等新闻媒体均多次给予报道,立法联系点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秭归县人大常委会 周建军)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