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襄阳市襄州区人大:“四在四深化” 为民办实事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2-10-10 11:17   [收藏] [打印] [关闭]

襄阳市襄州区人大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认真履行人大工作职责,突出地方人大工作特色,以“听听选民说说话,为民办成一件事”为着力点,以代表联络站、功能型党支部为平台,以人大协商、代表约见、代表视察和代表建议督办为依托,推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共收集选民意见建议560余件,正在办理260余件,已为选民解决办理实事近300件。

区人大组织教科文卫专业人大代表,到张家集镇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并在韩集村开展抗旱及防溺

在联络站内外深化“下基层”。一是建立健全联络体系,发挥功能型党支部和代表联络站作用,搭建代表与选民交流新平台。以“功能型党支部+代表联络站+代表活动组”为载体,把党支部建在活动组上,把党小组建在联络站上,让全区1535名四级人大代表在23个功能型党支部85个党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履职活动。发挥代表联络站作为代表闭会期间与选民联络的重要平台作用,先后投入200多万元,统筹建设标准化代表联络站66个。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每月10日、20日在联络站面对面接待选民,倾听选民心声,收集社情民意,为群众解难。二是扎实开展“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动,发挥代表联系选民优势,让代表与选民交流更畅通。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主动进村入企,发现共建共享中的困难和问题,助力共同解决。如针对代表走访中了解到的英驰汽车公司无处停车、附近铁路空地垃圾遍布等问题,及时帮助社区和企业达成共治协议,将铁路边空地租给企业做生态停车场使用,解决了相关问题;开展“你点我检”进市场活动,对消费者关注“点名”的蔬菜、肉及肉制品等进行快速检测35个批次并现场公告快检结果,保障人民群众餐桌上的食品安全。

为推动乡村振兴,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区人大常委会在黄集镇李楼村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视察活动

在人大协商中深化“察民情”。以“听听选民说说话,为民办成一件事”为主题,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解决、重点工作决策、代表建议办理督办等,组织人大代表90多人次、选民代表120多人,先后协商问题30余次,解决问题45个,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好声音”“金点子”转化为科学决策、正确决策、依法决策的成果,做到民情共察、决策共谋。朱集镇人大围绕“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拓宽增收致富渠道”主题开展人大协商工作,帮助雷庄村建立“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了大球盖菇种植项目、辣椒种植加工基地,带动了当地绿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峪山镇蒋岗村通过协商,将原村级活动场所改建成艾草加工车间和艾草产品展厅,解决了艾草产业分散种植、不成规模问题,同时成立蒋岗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集艾草种植、加工、销售、康养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开辟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新空间。

在人大监督中深化“解民忧”。开展代表约见,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区人大常委会出台《代表约见国家机关人员暂行办法》,围绕“整改养殖市场 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绿满襄州”等主题,开展代表约见活动,依法监督政府相关部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确保各项整改落实工作成效初显,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围绕“严防学生溺水,保障生命安全”开展代表视察活动,结合代表各自特长,多次组织代表深入古驿镇吕镇村等地,开展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家访活动,合力构建防溺水“安全网”。坚持把督办代表建议作为检验代表为民办实事成效的尺子,综合运用代表建议交办函、检察建议书、媒体跟踪问效等方式,推动2件议案和111件建议落实落地。如针对肖湾街道潘台社区生活污水无处排放的问题,多次提出建设配套雨污管网解决黑臭水体问题的建议,并推动建议纳入全区城建项目计划,小区居住环境显著改善。

在成果共享中深化“暖民心”。建立健全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准的工作评价体系,将群众“答应不答应、认可不认可、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最终目标,让群众在持续改善的建设红利中感受到安居、安心、安全,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伙牌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将周家村、尹张村等打造成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峪山镇80多名人大代表下沉村组,发动党员群众300余人日夜清淤清阻,挖沟建渠,架设水泵,保障农田用水,为抗旱保收和“菜篮子”工程提供坚实保障。通过人大代表建言献策、大力推动,樊岗村建起了警务室,治安状况明显好转,案件大幅降低,群众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得到有力保障。(襄阳市襄州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海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