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代表风采 | 陈云:茶农致富的“巾帼”带头人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5-26 10:41   [收藏] [打印] [关闭]

初夏时节,恩施市芭蕉侗族乡黄连溪村,漫山遍野的茶园郁郁葱葱、层层叠叠。春日里拼命生长的6000亩茶树进入“休眠”模式,忙碌了几个月的茶农暂停了忙碌。

截至4月底,黄连溪村2023年茶叶鲜叶收入突破1800万元,人均增收6000元左右。不少乡亲们说,这份收入里面很大一份功劳属于陈云。

陈云,今年50岁,现任恩施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黄连溪村党支部书记。

回乡办茶厂,是生活也是情怀

时光回溯。

黄连溪村是恩施玉露的发源地,上世纪90年代,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2000亩,但仅有一家茶厂,大多数村民靠种茶和其他农作物为生。受制于交通不便、销售渠道窄等因素,大家基本生活虽能自给,但日子过得还是有点苦。

1994年,21岁的茶乡姑娘陈云为了摆脱贫困,随着“打工潮”南下广州务工。

一晃四年过去了,1998年,自小与茶结缘的陈云夫妻俩小有积蓄。回乡间隙,她发现村里茶厂依然无法满足2000亩老茶园鲜叶收购、加工、销售,不少乡亲们守着茶园过苦日子。看准时机,她毅然投入全部打工积蓄开办了村里的第二家茶厂。当年收购茶叶鲜叶20万斤,直接为茶农增收11万元。

村里多了一个茶厂,鲜叶不再滞销,村民们种茶积极性更高了。2000年,陈云从福建引进“福云6号”带领村民一起发展新品种茶叶种植,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

“要生活嘛!当初办茶厂是生活所迫。”陈云笑着回忆过去,“但能和乡亲们一起致富是我最大的欣慰。”

早上卖干茶、晚上收鲜叶、白天上班,一干就是18年

当“茶姑娘”成为“茶老板”,乡亲们却不“放过”她。

2005年,陈云被大家选举为村副主任。自此,陈云开始了“三班倒”模式,茶叶采收季(3—9月),她白天在村里处理大小事务,下班后收购鲜叶,清早去恩施城里卖干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一干就是18年。

“大家信任我,不能辜负。”陈云坦言,“连轴转”真的累,有时候觉得扛不住,是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信念让她咬牙在坚持。

建厂房、购设备、请工人……2015年,陈云扩大茶厂规模,聘请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茶厂做工,优先收购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鲜叶,她始终把贫困户的冷暖记在心间。

2018年,正值脱贫攻坚期间,陈云再次扩大茶厂规模并成立专业合作社,收购茶叶鲜叶90万斤,帮助村民增收近300万元;覆盖带动11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6000多元。

“陈书记收茶,从不让我们吃亏。”村民李代顺有着十多年制茶手艺,今年来到陈云的茶厂担任制茶师傅。他家3亩茶园,采收的鲜叶基本都是卖给陈云。

18家茶叶加工厂落户村里,鲜叶不愁卖

干在实处,群众看得见、信得过。

2021年,陈云当选黄连溪村支部书记,同年被选举为恩施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作为市人大代表的陈云积极为民发声,面对茶园老龄化制约发展的困难,提出了调整茶叶种植结构的建议;向上争取茶园提档升级项目资金,改造周边村组1200亩低产龄茶园,实现了全村人均种植2亩茶的目标。

“反复组织召开群众会、茶叶种植技术培训会,引导好村民种科学茶、绿色茶。”陈云说,茶农们施有机肥、用生物农药的氛围已经形成了,茶叶品质越来越好,黄连溪村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

“茶农鲜叶不愁卖。”陈云说,黄连溪村已经吸引了18家茶厂落户,全村茶叶年产值突破3600万。

2021年,恩施玉露非遗传承馆村建企用项目落地黄连溪。“建设期间征地、协调,做群众工作不容易。”陈云说,虽然辛苦,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让她累并快乐着。如今,传承馆作为外界了解恩施玉露的重要窗口之一,每年能为黄连溪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4万元。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陈云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有时候无暇顾及自家茶厂。偶尔闪现“多做自家名优茶”的念头,很快又被自己否定,因为她深知夏秋茶也是茶农增收的渠道之一,不能放弃对其他茶农的帮助。

“接下来,计划组织村内茶厂负责人外出跑市场……”当年的那个茶姑娘已愈发成熟,陈云表示,报团取暖,共同拓展茶叶销售渠道,群众增收才更有保障,作为一名光荣的人大代表,既要为民“代”言,又要当好“表”率!(通讯员:张金花 周峰 张宏)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