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荆门市东宝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激发代表履职效能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5-29 16:32   [收藏] [打印] [关闭]

近年来,荆门市东宝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全面激发代表履职效能,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守正创新中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创新活动载体,代表行动更有效

一是周密部署“快行动”。东宝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省共同缔造工作要求和全省“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部署会议精神,按照“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宜居韧性智慧成长城市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1+N”要求,科学谋篇布局,将552名五级人大代表编入23个代表小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代表行动。

二是宣传发动“带领干”。坚持广泛宣传动员,完善民意表达载体,打通代表联系选民“神经末梢”,在全域推行“选民接待日”“场院会”“湾组夜话”和居民议事“面对面”等16个民主特色载体建设,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出得了力、办得成事”。胡为义代表组织牌楼镇第二代表小组,紧盯乡村振兴,组织代表群众推动了自来水改造、水渠泵站维修、水系连通后期恢复、红高粱种植等项目实施。

三是代表带头“示范干”。注重发挥代表在产业、智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盯紧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将“微实事、微项目”融入“大主题”,带领群众参与共同缔造、共建幸福生活,变“代表干群众看”为“带动群众一起干”。黄小龙代表出资1万元购买树苗,代表和群众出工出力共建20余亩防护林,助力大气污染防治;周传宏代表捐资10万元修建八角村七组通户道路,群众自发投工投劳,解决了出行难问题。

四是建章立制“共同干”。积极探索人大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机制,建立“汇集代表智慧共谋、凝聚代表合力共建、引导代表监督共管、组织代表议事共评、增进群众福祉共享”模式。各级职务代表积极参与共同缔造,带头深入调查研究,带头解决实际问题。苏玉梅代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聚焦“幼有所育”,发动代表和群众建成全国社区示范性普惠托育服务中心。

发挥阵地作用,代表履职更充分

一是坚持“一地一特色”。坚持把阵地建设作为代表履职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投入资金600余万元,配合市人大高标准打造湖北省首家全过程人民民主研习实践基地。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对全区38个“家、站、室”进行特色打造、提档升级,创建示范阵地,省内外多地人大到我区参观学习、交流经验。

二是坚持“一月一接待”。把加强代表联系群众作为推进代表工作的重要内容,确定每月20日为全区“人大代表接待日”。代表采取“轮班接待、上门走访、网络议政、微信互动”等方式,全天候、零距离听取民意和诉求,及时宣传党的惠民政策,积极为群众答疑解惑,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2022年以来,全区收集选民意见227条,已推动解决158件。

三是坚持“一季一活动”。把开展视察调研作为提升代表工作实效的重要手段,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切,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代表小组活动,听民声、集民意、汇民智、解民忧,及时将活动成果转化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参考依据。泉口代表小组在开展小组活动前,举办“法律大讲堂”,打好代表履职前站,提高代表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坚持“一年一述职”。把代表述职作为接受选民监督的重要举措,采取“代表述职+选民评议”相结合,每年组织代表向选民述职,全面汇报一年来工作履职、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等情况,全面接受选民监督,认真听取选民的意见建议。

探索实施票决制,代表决策更有力

一是项目征集有“广度”。年初,通过“村村响”、湾组夜话、微信群等方式,深入宣传调研,广泛征集民意,形成集中广大民意的民生实事建议。在人代会上,以票决方式选定实事项目,聚焦聚力推进。

二是监督实施有“力度”。建立民生实事项目跟踪监督机制,采取“年初查开工、年中看进度、年底问绩效”的方式,通过集中视察和日常督查,对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做到事事有监督、件件有着落。

三是民意测评有“准度”。各乡镇人大定期召开人代会,听取审议本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完成情况和下年度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的报告,并对本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检验项目办理“成色”。2022年全区16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部按期完成,满意率100%,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

创新开展积分制,代表评价更精准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让代表履职“有章可循”。制定出台区人大代表履职积分制评价办法和积分细则,建立以“区级代表为主体、积分为抓手、代表小组活动为平台”的积分评价体系,对基础事项、法定事项、争先创优事项等三大类24个小项进行量化赋分,将代表履职行权中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二是搭建平台载体,让代表履职“名副其实”。搭建代表履职积分制评价工作信息化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申报相结合、个人填写与小组记录相结合、分级负责与统一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闭环记录代表履职情况,通过一月一汇总、一季一通报,定期“晾晒”成绩单。代表们参加会议活动、领办实事和建言献策的积极性显著增强,在互学互鉴中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

三是强化结果运用,让代表履职“干劲十足”。建立表彰机制树导向,年底评选表彰代表履职积分制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代表小组、先进个人,将履职积分制作为优选安排外出学习、连任提名的重要依据,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推动了代表工作由“荣誉型”向“责任型”转变、“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出工型”向“出彩型”转变。(通讯员:胡晓明)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