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孝昌县:强化代表小组引领作用 推动共同缔造走深走实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8-10 15:52   [收藏] [打印] [关闭]

青山村下辖24个自然湾、人口5194人,是孝昌县周巷镇北部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村,也是孝感市人大机关共同缔造示范点。近年来,在市人大机关驻村工作队和孝昌县乡两级人大指导下,联系青山村的23名人大代表立足岗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协助村“两委”将青山村初步打造成各类主体参与、多种手段统筹、多方资源融合的共建共治共享村湾治理新格局。青山村先后获评湖北省文明卫生村、生态村,孝感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抓实“三个一”对接,推进决策共谋

一张服务网全覆盖。周巷镇第五代表小组在青山村代表联络站设立服务群众公示栏,组建联系群众微信群,开通语音视频专线,23名代表公开个人信息,与24个自然湾1542户村民结对联系,实现人大代表服务共同缔造全覆盖。

一批金点子接地气。第五代表小组协助建立青山村“两委”、人大代表、群众+相关项目实施单位的“3+1”协商议事会机制,共同商定村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民生安排等事项,各级人大代表在村“两委”会商议、村民集中提基础上,聚焦共同缔造的普遍性、政策性问题,实地调研论证评估,说出好想法、提出金点子。先后8次召开协商议事会,讨论通过知青民宿改造、环形生态步道建设等10个项目,暂时搁置村史文化广场、胡李咀茶博馆等7个项目,对村“一心一环四个示范点”规划提出9条“沾泥土、接地气”的金点子,确保村民看得懂、做得到。

一个接待日聚民意。联络站落实代表接待选民日制度,不定期组织代表参加村湾夜话、屋场院子会和入户走访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筛选核实征求的群众诉求意见,将其转化为代表建议进行交办督办。截止目前,收集的26条群众意见建议全部办理完毕。村民刘友桥向代表提出“加高知青点塘堰护栏,保障周边群众特别是儿童安全”的建议得到回应,镇相关部门迅速办理落实,并邀请代表和群众现场视察,项目改造获得村民点赞。

发挥“三个带头”作用,推进发展共建

代表带头争政策。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多次到青山村调研督导,实地查看共同缔造示范点创建情况,了解存在的主要困难,组织召开项目建设对接会,协调发改、生态环保等13个市直部门筹措资金815万元,支持青山村17个项目建设。市人大代表、驻村工作队长聂国云发挥“政策熟、部门熟”优势,协助青山村建立县直部门整合项目资金、镇政府本级自筹、社会贤达捐赠、村农业公司投入、农户投工投劳的“五位一体”筹资共建模式,有效解决共同缔造资金难题。

代表带头强产业。围绕建设周青线万亩生态茶园目标和十里茶叶长廊产业发展规划,青山村以省人大代表沈腾兴办的梦里花园联合社为龙头,联合尖峰茶叶、双毫雨露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行“村企共建”模式,合作建设运营茶产业基地。目前,村企共建茶园3000亩。在县人大代表彭锦兴办的孝孟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动下,青山村以茶为“媒”,念好“山字经”、打好“旅游牌”,依托“两山(青山、公牧山)一场(集体茶场)一点(知青点)”,挖掘茶文化,建设茶民宿,先后兴建胡李岗生态茶园、茶艺温泉民宿和“拾光小住”等茶旅融合项目,打造生态茶园旅游景区,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等产业,共享茶旅生态红利。

代表带头整环境。为解决规划项目用地问题,潘兰兰等青山村4名人大代表带领村党员干部和环境整治监督理事会成员,带头无偿拆除自家闲置废弃房屋,引导群众拆违除旧,共无偿拆除旧房屋院落15处,腾出项目建设空间1200平方米。市人大代表张国勇牵头,在群众中招募一批土专家、老工匠,建立80人“美丽工匠”队伍,通过承接自建、投工投劳等形式参与项目共建,将村中上世纪70年代原知青集体宿舍改造成孝昌县首个知青民宿,成为村文旅融合新亮点。

强化“三张清单”管理,推进建设共管

强化村级治理清单。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制订青山村共同缔造公约,修订完善原有村规民约,形成涵盖村级主要事务的治理清单。县人大代表厉天福、镇人大代表田顺生协助村“两委”组建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理事会、环境整治监督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健全了“1+9+N”(1个基层党组织,9个群众自治组织和N个共同缔造参与对象)村民自治体系。

强化村民文明清单。市人大代表、孝昌县委书记胡斌多次以普通代表身份参加议事会,与村民一起商定共同缔造积分管理机制,形成9项村民文明清单,对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维护环境卫生、热心善行公益、促进移风易俗等行为进行量化积分,并在知青文化馆设积分超市,方便群众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强化村民共管清单。人大代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引导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共管“绿水青山”。镇人大代表吴学高协助青山村“两委”制订群众共管公共事务清单,发动村民主动认领房前路边共管区域和事务,形成“就近就便义务管、公益岗位专门管、热心群众轮流管”共管模式。知青点35户村民主动认领各自房前屋后、塘边田间共管区域卫生和绿化养护,实行挂牌管理,责任到户,为24个自然村做出榜样。

开展“三个评议”活动,推进效果共评

共评建设项目。联络站按照“服务谁、谁评价”原则,协助青山村建立共同缔造多方共评方案,完善全过程评价标准和多方评价机制。去年底,青山村召开多方共评会,邀请群众及人大代表对共同缔造项目建设情况量化打分,知青点塘堰改造、环境整治综合得分99分以上。今年初,又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和村民对共同缔造项目建设情况实地评估,参评人员对湾内小道铺设、电线杆迁移及路灯安装等提出建议,相关项目得到及时改进。

共评人居环境。驻村工作队协助青山村制定人居环境评比工作方案,围绕“共评人居环境、共建家居环境、共管村湾环境”进行评优评先。今年初,80%以上农户人居环境评比得分90多分,10个农户获得物资奖励,通过评比增强了群众集体荣誉感、责任感,营造了共同缔造的浓厚氛围。

共评六类模范。联络站协助青山村以孟宗孝廉、知青文化为纽带,在美化村湾环境过程中,常态化开展勤劳创业、孝老爱亲、诚信守法、勤学向上、乡贤助农、好婆媳好妯娌“六类模范”选树活动,涌现各类典型40名,调动了村民参与共同缔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创新“三个确保”机制,推进成果共享

确保群众收益稳定。在兴办企业人大代表引领下,落实“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基地”村企共建“622”模式,产业基地收益按企业、村集体、农户6:2:2比例分红,健全了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形成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户增收和企业增效“三赢”局面。今年,青山村集体和农户每亩茶园年收益都将超过1000元。

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立足人大职能,落实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代表家站与人民法庭联动等机制。周巷法庭和青山村代表联络站通过“站庭”融合模式,实现双向赋能,助推基层社会治理。人大代表就近联系村湾和农户,主动调解纠纷,争当“金牌调解员”。青山村无一例群体性事件发生,实现了平安乡村建设目标。

确保困难群众生活稳定针对青山村留守老人、儿童多,生活不方便现状,人大代表协助村“两委”制定幸福食堂建设规划,探索“政府补贴一点、社会乡贤捐赠一点、农户子女赞助一点、留守老人自己出一点”的“互助养老”新模式。目前,幸福食堂已纳入村级下一步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