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让“民主之花”在乡村绽放——咸宁市人大常委会驻村帮扶舒桥村发展工作纪实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9-15 16:49   [收藏] [打印] [关闭]

天空湛蓝,楼房错落有致地镶嵌在山坳里,一条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蜿蜒至远方,三五成群的老人在广场健身器材上悠闲地锻炼身体,一群青少年学生在篮球场上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比赛……这是一方绿色的山水灵境,沉淀出一幅清碧恬静的田园风光,缔造着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

这幅美丽画卷是咸宁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和嘉鱼县官桥镇舒桥村“两委”班子、广大群众共同绘就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近年来,咸宁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创新作为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和职能作用,不断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丰富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舒桥村的生动实践,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生动展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人大智慧和力量。

党建赋能 在守“初心”中服务“中心”

“乡村振兴为什么”“乡村振兴干什么”“乡村振兴怎么干”。咸宁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乡村振兴作为国之大者,党之要事来抓,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积极探索“党建+初心”建强村“两委”、“党建+民心”为民办实事、“党建+恒心”凝聚发展合力,将党史学习教育、“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与促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选优配强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实实在在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用真情守初心、担使命、谋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朱庆刚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帮扶措施。多次深入舒桥村调研,实地了解村情和村民需求,立足实际,研究制定详细帮扶发展规划。

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李旭东时刻关心村里发展情况,先后5次前往舒桥村彭家湾进行专题调研,实地察看项目建设工作进展,切实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首次在舒桥村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听取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负责人关于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报告,现场研究解决乡村振兴工作和村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

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市人大常委会驻村工作队始终将舒桥村党支部建设和驻村工作紧密结合,帮助驻点村健全完善“三会一课”支部活动制度,以召开村组干部会议、主题党日活动、第一书记上党课等形式,将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带到村支部建设中去,教育引导村组干部树立主人翁意识,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有效激发支部活力和党员担当情怀。

脚下有泥,心中有民。“沉下心,扑下身,定期到群众家坐一坐、看一看、聊一聊,也将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政策第一时间传达给群众。”无论大事小事,都有驻村工作队员们的身影,联系得多了,驻村工作队和村里的很多群众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初心走来一路歌。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舒桥村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培养发展新党员,建好基层战斗堡垒。工作会商、谈心谈话、上门走访、集体活动,一系列工作机制建立起来、坚持下来,村“两委”班子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更强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更高了。

搭建平台 代表有“劲头”群众有“盼头”

日前,在舒桥村人民议事厅,一场关于彭家湾发展香柚产业的讨论火热举行。

何为“人民议事厅”?镇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杜耀静介绍,“人民议事厅”缘起于村里的“代表联络站”。舒桥村有两名镇人大代表,平时在“代表联络站”听取和收集村民意见、建议。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引导村干部、党员、村民以及其他专业人士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真正让民主阵地“活”起来、民主工作“实”起来,今年,在咸宁市、嘉鱼县人大常委会的支持帮助下,舒桥村依托联络站设立“人民议事厅”,打造联络站的“升级版”,建立了以“镇人大主席、村书记、本选区人大代表、村组长、村民代表、小组党支部书记、土木工程类专家、财务专家、所议事项涉及部门负责人、相关专业人员”为核心的议事协商体系。

据悉,人民议事厅会议由村党总支书记召集,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工作需要临时召开,会议召开前2-3天需将会议时间、地点、议题内容等进行公告。

人民议事厅采取大事大议、小事小议、急事快议方式,精心组织,形成机制,确保质量。议事前组织成员深入一线实地察看、调研,面对面收集信息、诉求和意见,吸纳各方智慧,形成初步方案。所议事项要充分听取群众诉求、意见和建议,经大会协商、讨论,投票一致决定,形成方案建议后进行一周公示。

同时,议事结果形成议事纪要,内容包括议事情况、提出的意见建议、协商后达成的决议、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责任单位和相关要求等。县人大常委会或镇人大主席团对议定事项办理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办。

“议事注重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工作留痕,形成档案闭环。人大代表参加‘人民议事厅’的活动情况,纳入履职考核和激励范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德朝说,这不仅为代表带来成就感,也为群众带来获得感。

据介绍,自“人民议事厅”设立以来,议事范围持续扩大,从一开始着眼于解决邻里纠纷,发展到如今巷道提升、绿化亮化、环境整治、惠民政策落实等民生议题,代表和选民的“真知灼见”转化为村“两委”的“真抓实干”,村民们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往日“闹心事”也变成了“暖心事”。

“现在我们可以很直观了解村民需要什么,对于政策方面我们也有新的思路。”官桥镇人大主席孙日成表示,“议事厅”平台,推动构建起“‘村官’村民选、村策村民定、村务村民理、村事村民管”的基层民主运行体系,有效促进了人民当家作主在乡村基层的顺利实现。如今,“民主议事厅”会议已成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载体、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抓手、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平台。

今年以来,通过“人民议事厅”,村“两委”共为群众解决各类意见、建议、诉求20余件,村民向心力被激活,有效提升了村“两委”的凝聚力。

共同缔造 在增“颜值”中涵养“气质”

一砖一瓦皆显乡韵,草木田溪处处风景。走进舒桥村彭家湾,随处可见的新气象,讲述着“共同缔造”的动人故事。

“如今的生活环境真是舒服!”村民们有感而发道,“近些年,咱们村子的变化真是太大了。”不仅垃圾清了、危房拆了、路灯亮了、杂草没了、路拉通了、水塘整了,还有文化墙、文体设施、垃圾分类箱等元素点缀其中,让村湾“颜值”不断刷新。

这些巨变离不开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这里面市人大常委会驻村工作队是见证者、谋划者,更是实施者、推动者。

共同缔造,规划先行。市人大常委会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充分倾听群众呼声,通过“屋场会”“村湾夜话”“拉家常”“唠嗑”等形式,深入了解村民所思所想所盼,围绕“村庄怎么建、环境怎么整、产业怎么抓”等问题与村民共同会商会诊,将村组发展愿景、群众整治意愿相融合,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共同做好整治文章。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彭家湾文化广场上人气爆棚,伴随着优美音乐的响起,健身爱好者整齐跳起广场舞。这个广场原来不叫广场,人们叫它“荒场”,不仅环境恶劣,旁边的一条死水塘,更是臭气熏天。

村民要求改造的声音强烈。市人大常委会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遵照村民的意愿,把这片荒地改造成一个3000平米的群众广场,并在四周新建护栏、植树绿化,解决村民休闲、健身问题。15亩的死水塘也作了彻底改造,并用石头砌围加固。

共享菜园项目的开展,也是共同缔造活动的一个显著成果。数十亩菜园,各类蔬菜长势喜人。“在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中,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多次通过召开村湾夜话、屋场会等方式,动员号召村民参与村湾建设,共谋产业发展实现共同致富。”彭家湾党支部书记彭太平说。

谋定而后动。4月14日,共享菜园项目开工,村民积极践行“共同缔造”理念,主动出工出力,自愿投身到整地、挖沟、铺步道等工作中,并无偿清理自家地里种植的苗木。

经过几个月的共同努力,如今四方成片、沟渠纵横的共享菜园已经建成。“共享菜园总面积50亩,涉及农户22户。”彭太平说,“因为有的农户在共享菜园没有地,所以后期将协调村民进行菜地和果园土地互换,保证每家每户既有菜地又有果园,力争达到收益、资源均衡。”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开展共同缔造活动期间,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办法大家想、主意大家拿、事情大家做”的工作要求,发动群众“门前小事自己干、庭院前后一起干、村湾大事共同干、公益活动鼓励干”,并建立“村民互评、人大督评、集体共评、正向激励”监督共评机制,真正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共同缔造。先后多方筹措资金128万元,其中彭家湾村民自筹10多万元,投工投劳100多人,完成了彭家湾共同缔造示范点第一期建设任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彭家湾共植树绿化700株,安装路灯30余盏,通过绿化、亮化、净化,树立“扫干净、码整齐、路畅通、多栽树、清沟渠、保常态”的美丽乡村建设管护理念,建设了“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的生态环境,打造出一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精准施策 下好“产业棋”奏响“富民曲”

“环境整治好了,住着舒心了,更重要的是怎样通过综合整治找到一条强村富民之路?”市人大常委会驻村工作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驻村工作队成员先后走遍了村庄的边边角角,与村“两委”一起深入调研掌握村情,邀请省市产业发展专家到村里指导,积极协调资金、项目,帮助群众找准产业发展新路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何不把村里的扶贫车间利用起来呢?驻村工作队积极对接政府、部门,招商引资,全方位考核租赁企业,今年3月,舒桥村扶贫车间出租给了一家茶叶生产企业——茂盛农业。

“我们企业规模虽不大,但都是机械化生产。工人全部是本地村民,每月工资5000元以上。”该公司负责人罗茂介介绍,公司主要生产绿茶原材料,7元/斤。如果客户需要尖端的原材料,我们通过加工后,卖价还会翻好几倍。客户深加工制成的茶叶,主要出口到欧美和东南亚。今年产量预计20万吨,可每年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

在占地100亩的天冬种植基地里,一排排天冬在田间整齐排列,青翠的藤蔓在风中摇曳。2021年,市人大常委会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事宜,经过市场调查,并结合本村实际,决定种植中药材天冬。在市人大常委会支持帮助下,驻村工作队申请到了乡村振兴产业补助资金40万元用于发展天冬种植项目。

据悉,天冬生产周期为3年,亩产近1万斤,按照市场价每亩可获纯收益3000元。目前已经带动4户村民种植。再过几年,中药材将成为舒桥村富民强农的优势产业和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产业振兴的脚步永不停止。去年“共同缔造”活动开始后,驻村工作队和村里又多方征求意见,“趁热打铁”决定再发展香柚产业。期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宣传“共同缔造”理念,发动舒桥村村民自筹资金近10万元,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步行道300米,安装围栏200米,修建水泥路近200米。

“目前,村湾规划的300亩香柚产业区域内的附属物已全部清除,9月份进入施工阶段,年内可完成基地的整体工程,确保来年春季栽上香柚苗。”彭太平说。

“工作队只能帮扶一阵子,只有坚持‘输血’‘造血’并重,村民才能受益一辈子,我们就是要留下一支永不撤退的工作队。”谈到帮扶前景,市人大常委会驻村工作队负责人话语铿锵、信心十足。

文化兴村 破“旧俗”立“新风”

“舒桥队加油!”“元拓代表队最棒!”8月8日晚,嘉鱼县官桥镇首届村BA“田野乡村公园杯”篮球联赛在舒桥村的官桥镇运动健身中心举行,加油呐喊声不断,比赛现场人声鼎沸,观众热情高涨。

这不仅是舒桥村脱贫之后的乡村新景,也是舒桥村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取得的丰硕成果。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改善,村民精神文化需求随之增加,这对我们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驻村工作队负责人说,驻村帮扶不仅要帮群众“富口袋”,更要帮群众“富脑袋” “美心灵”。

官桥镇运动健身中心位于舒桥村委会后面的村口位置。

原先,这块地一直闲置。这么一块宝地没有得到合理使用,让驻村工作队员很是糟心。

然而,当驻村工作队员经常看见村民们在一片空旷的水泥地上或踢足球,或打羽毛球,条件甚为简陋。这一场景,让驻村工作队员有了灵感。

“给村民建一个运动场,你们看如何?”在一次村“两委”会议上,驻村工作队提出了这一想法。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去解决什么。”说干就干,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市人大常委会的支持,先后争取相关部门的帮扶资金200万元,建成一片笼式多功能运动场,包括一个篮球场、一个五人制足球场、一个排、羽、网球场以及配套管理用房等。

“运动场不仅是村民的运动场地,还是我们平日里交流感情的场所。”每天晚饭后,不少村民都会习惯性地来这里运动。村民们白天忙农活,没时间交流,如今运动场拉近了村民之间的距离,村子也变得更和谐了。

耳濡目染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加入到全民健身行列,组建起篮球队、羽毛球队、网球队、足球队、广场舞队……“村里运动的多了,打牌的少了。”每天晚上村里运动场上都是健身人群,多的时候有上百人。

农村文化建设,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搞好了,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满足,乡村振兴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几年来的帮扶,舒桥村一个个农村文化设施孕育而生。

为进一步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体系,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三自”功能,驻村工作队依托村“两委”班子,帮助成立了村湾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环境卫生小组、志愿服务关爱小组等多个村民自治组织,建立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同时,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开展房前屋后卫生清理、绿化美化环境,倡导文明、健康、低碳生活方式。配备1名保洁员、1名保绿员,投放垃圾箱、垃圾桶15个,确保公共设施“平时有人管、坏了有人修”,公共场所“天天有人管、处处有人扫”。

“市人大常委会对我村各项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特别是为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动力。”杜耀静说,如今的舒桥村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帮扶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发展意识大幅提升,各类产业风生水起,村民收入大幅增长。

一个村庄美、村民富、村风好的舒桥新村正行驶在乡村振兴的快车道上。(通讯员:刘汉松、黄金波、皮道琦)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