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潮头登高再击桨——襄阳市人大常委会以建设性监督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在襄阳落实落地的生动实践

来源:楚天主人   时间:2023-10-27 09:12   [收藏] [打印] [关闭]

三千里汉江,精要在襄阳。汉江是长江最大支流,在长江经济带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汉江大保护,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襄阳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年以来,在省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下,在中共襄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襄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部署,坚决把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在襄阳落实落地作为履职之要,牢牢把握人大监督的政治定位、法律定位,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变阶段监督为持续监督、变单一监督为综合监督,以建设性监督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促进工作,为加快建设美丽襄阳、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助力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突出监督重点,助推汉江襄阳段流域综合治理

被汉江润泽的襄阳,每一次呼吸都与水息息相关。境内近200公里汉江奔流不息,985条河流星罗棋布,1210座水库风光秀美,再加上中心城区“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景,赋予了襄阳“山水城洲”和谐共生的生态底色。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守护好襄阳的生态底色作为重中之重,把推动《襄阳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实施作为监督重点,牢牢把握“落实落地”这个关键,打好监督“主动仗”“组合拳”,不断强化人大监督的建设性、支持性、有效性。先后安排听取和审议2022年度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目标完成情况以及长江大保护工作情况、《襄阳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草案)》编制情况及2022年度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情况等专项报告,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襄阳市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实施情况专项监督,并持续抓好《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汉江襄阳段全面禁渔的决定》贯彻执行,有效推动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以高质量履职助力美丽襄阳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强化监督问效,助推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一督到底”,监督推动东津城市新中心建设。建设东津城市新中心,是省委省政府交给襄阳的“必答题”,也是加快建设美丽襄阳、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承载着省委省政府对襄阳的殷切期望,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期待和梦想。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关于东津城市新中心建设的安排部署,锚定“汉江新都会、襄阳新中心”的目标定位,自觉把人大职责摆进去、工作摆进去,切实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全力服从服务、支持促进东津城市新中心建设大局。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将《关于加快推进东津新区建设,奋力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新中心、襄阳都市圈核心区的议案》确定为“1号议案”,并把督办议案落实作为年度监督重点,专门制定监督工作方案,组织代表开展系列监督视察活动,推动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高质高效落实议案办理工作。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东津新区发展情况的报告,推动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打造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的现代化新城。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牵头对东津新城功能完善、产业发展、人口聚集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为市委决策和制定相应配套文件提供重要参考。

“彰显刚性”,监督推动政府投资项目落实落地。政府投资项目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针对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部分代表在政府投资项目进展缓慢、完成率不高等方面意见较为突出的情况,在今年4月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襄阳市2022年市本级政府投资重大项目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安排报告的基础上,改变过去对审议意见一交了之、一督了事的做法。专门组织常委会委员和部分代表开展专题视察,并邀请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市长王太晖,市监委负责同志参加。实行现场“面对面”交办审议意见、“点对点”交办问题清单、“实打实”明确整改期限,并部署6个月后再进行“回头看”,做实“监督—落实—再监督—再落实”全过程、全链条的闭环机制。形成监督与被监督良性互动、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有力推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进程,取得了明显的监督效果。以此为契机,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探索完善人大监督机制,推动人大监督与纪委监委监督贯通协调,与市纪委监委联合出台《襄阳市人大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同工作暂行办法》,明确“信息共享”“联合监督”“线索处置”“成果运用”等内容,切实增强人大监督工作的刚性和效果。

“直击痛点”,监督推动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襄阳自古因交通而兴、因枢纽而盛,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但仍存在外向通道不够完善、内部转换不够顺畅等短板问题。市委高度重视交通优势转化工作,并将这一重点任务交由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牵头负责。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成立工作专班,把调查研究作为头道工序,围绕如何进一步巩固强化交通基础设施优势、如何利用交通优势来提升对产业的支撑力和城市的带动力、如何处理好内外交通和人流物流畅通的关系等方面,采取实地察看、座谈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摸清交通体系现状、瓶颈问题,梳理明确10大类重点任务、33个具体项目,并逐一明确具体措施、落实路径、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形成详细调研报告供市委决策参考,得到市委高度重视。市委主要领导作出详细批示,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专门对“在完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中厚植发展胜势”进行安排部署,有力推动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凝聚监督合力,助推共同缔造美好幸福生活

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重要部署,是加快先行区建设的重大行动,也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举措。市人大常委会深刻认识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市委要求上来,精准把握“共同缔造”的深刻内涵、主要任务和路径方法,紧扣襄阳实际、群众所需、人大所能,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载体作用和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制定《关于聚力共同缔造·推进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持续开展“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并把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为人大代表参与“共同缔造”的重要载体、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汇集民意的重要渠道,动员全市9200多名人大代表勇当“共同缔造”的排头兵、生力军,以实际行动带领全市人民积极投身加快推进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汇聚起加快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磅礴力量。截至目前,全市9212名五级人大代表全员参与、687个代表小组全部开展活动,累计收集人居环境改善、特色产业发展、村庄绿化美化、公共基础设施改善等问题线索2682条,梳理有效意见建议1778件,其中办结并答复1276件,还有部分属于长期办理的事项纳入跟踪监督内容。

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牢记殷殷嘱托,坚定前进方向,襄阳正以“最大作为”展现“最大支流”上“最大城市”的“最强担当”。市人大常委会将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在襄阳落实落地,加快推进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作出人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