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恩施自治州:人大助力“小”法庭撬动“大”治理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11-02 16:08   [收藏] [打印] [关闭]

“古人说‘让他三尺又何妨’,您老听我们一句劝,堵别人路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亲戚之间各退一步,以后的路也才更好走。”在恩施市崔家坝法庭退休法官吕雪廷和市人大代表腾德巍苦口婆心劝解下,两位积怨较深的老人终于和解。

崔家坝法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3名“60后”老同志组建“60工作室”调解专班,将矛盾纠纷按激烈程度实行分级处理,对于比较激烈的“高级”矛盾纠纷,邀请人大代表、乡村贤达找症结、讲道理,共同化解矛盾。

“盘桓山大人稀处,沟通五湖四海人。”恩施山高路远,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老人、儿童多,特殊的法治环境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挑战。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助推人民法庭“小支点”发挥作用、撬动基层社会“大治理”,收效明显。

近年来,特别是2021年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充分发挥人民法庭作用 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决定》后,州各级人大代表组成“智囊团”,助力全州人民法庭不断推进司法便民利民落到实处,打通“最后一公里”。

全国人大代表焦宪参加州中院“恩法大家讲”活动时说:“人民法庭既要为当地人居环境整治提供支持帮助,更要精准对接基层群众司法需求,妥善审理基层易发多发案件,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助力营造良好的生活、生态、生产环境,为共同缔造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法治保障。”

州人大代表肖刚清在咸丰、宣恩、利川等县市实地调研法庭建设情况后,提出建议:“各级政府要完善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领导机制、统筹协调机制、协同运行机制、综合考核机制,发挥制度机制的指导、督促和规范作用,推动调解、信访、仲裁、行政裁决等解纷力量与法庭协同运转、良性互动。”

除了人大代表“智囊团”助力,州人大常委会还加大对全州法庭规范化建设、服务和参与“共同缔造”专项监督检查,每年通过听取专题报告、实地调研等方式,督促全州法庭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今年3月9日,州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雷超作了《关于充分发挥人民法庭作用 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听完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纷纷发言,直言不讳讲问题,各抒己见提建议。李清安委员说:“部分法庭站位不高,参与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动性不强,还停留在就已发生纠纷提供法律咨询的层面,就潜在风险问题提出预案及建议的不多。建议两级法院及人民法庭要坚持全局站位,把法庭作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

“2022年我州万人成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层矛盾纠纷联动化解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周继荣委员发言道。

会议形成审议意见,提出凝聚共识增强合力、加强规范化建设夯实基础、强化担当提升效能等。州中院对此高度重视、认真办理落实,人大专项监督以来,全州在47个综合性人民法庭基础上,新增2个综合性法庭、38个巡回法庭(点)、15个法官工作室、29个诉讼服务站、12个“枫桥式”共享法庭。

这些法庭“小支点”发挥作用,撬动基层社会“大治理”,全州“无讼村居”从去年的20个增加到45个,涌现了大批先进典型:如恩施市金子坝巡回审判庭,全省首个街道巡回审判庭,法官走下审判台、走出法院,走进社区、走到群众家门口,有案上门调、线上调成为日常,调解平台、微信、微法院等云上调解案件比例在总调解案件中占比达46%。

全州开展巡回审判400余次,把具有普法意义的案件庭审现场搬到群众“家门口”,以“法治夜校”“小院说事”“法庭开放日”等形式开展普法活动300余场,用鲜活案例让群众感受到法律就在身边,从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

咸丰县坪坝营法庭受理两家公司租赁合同纠纷立案后,发现相关还有4个合作社仍有多起纠纷,法庭将该批矛盾纠纷汇总,联合镇政府进行调解。一个多月时间,化解一案、解决多案,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宣恩李家河法庭“陈升霄法官工作室”获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表彰,利川团堡法庭庭长冉艳蓉获全国党建工作先进个人、汪营法庭获全省先进集体、谋道法庭“候鸟”枫桥驿站被《人民法院报》推介。(曾小玉 肖琦轩)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