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代表风采 | 陈达年:履职为民的致富带头人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11-28 09:32   [收藏] [打印] [关闭]

他是一名勤恳履职的代表,始终情系选民冷暖,坚守“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他是一名富民强村带头人,时刻牢记群众期盼,把一个经济薄弱村建成了远近闻名的经济强村、生态美村……他就是宜昌市人大代表、点军区艾家镇刘家村党支部书记陈达年。

依法履职献良策

陈达年现年54岁,中共党员,连续担任宜昌市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人大代表。他严格遵守代表接待选民制度,积极参与“人大代表在身边”推进“三在三争”活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企业、社区、农户,真心实意听取民意,每年收集选民意见建议50条以上。其中,针对群众最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如安置房建设、公交车路线、野猪危害农作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生态环保等问题,他都在认真思考和调研后向各级人大及有关部门提交建议,督促办理。近5年来,他先后撰写《关于加快艾家片区安置房建设的建议》《关于更新512、513路老旧公交车辆,并增设点军区部分公交线路的建议》《关于解决野猪危害农作物的建议》《关于全面加强长江流域宜昌城区段生态修复和治理,打造绿色滨江长廊》等议案建议,相继得到市、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及时办理,推动了一件件民生实事项目的落实落地。据了解,他先后提出议案、意见建议67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32个。

紧扣民生办实事

村民信任我,才选我当代表,我就要办出让选民信得过、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实事。刘家村地处长江边,农田却年年逢夏抗旱,花费村民大量劳力财力。于是,他联系党员、代表、廿长组建抗旱救灾队伍,组织代表为群众送水入户、帮助抗旱浇灌,全力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他多方筹措资金修建蓄水池2座,整改村民饮用水300多户,维修破损沟渠4300米,保障村民农田生产四季用水之需。刘石路是村里的一条主干道,路面长期坑洼不平,不论是天晴还是下雨,村民出行学生上学都“望而止步”。他多次到区、镇交运部门反映民意,争取资金政策,硬是把刘石路纳入区里的改造计划,一举化解村民出行难问题。针对横贯全村的鲤鱼河遭受垃圾污染,河水变浊发臭问题,他三番五次到环保部门争取整治项目,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整治工作,推动河道整治工程迅速启动,使鲤鱼河变得水清岸绿,沿河村民推窗见绿,抬头赏景,百步闻香,幸福指数全面提升。

结合“两头在内,中间在外”(即老人、小孩留守在家无人照管,青壮年劳力因生计所需外出务工)的村庄发展实际,陈达年积极搭建家门口的上岗就业平台。他通过与附近企业工厂老板耐心商讨,争取到三盈乐器、双龙塑料等13家企业支持,专门举办多场村民就业招聘会,为村民寻求岗位120多个,吸引了大批在外务工青壮年回乡工作,实现了兼顾家中老人、小孩的心愿,受到全体村民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他还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利用三峡翻坝高速公路、谭艾路、710研究所扩建等契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完善村基础设施,先后兴修公路10公里,桥梁两座,滚水坝一座,整改村民饮用水300多户,。

立足发展建功业

刘家村经济基础薄弱,多年来都是依靠发展传统种植业过日子,经济收入单一。他结合村地理位置和实际情况,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能人示范带动、村企联合互惠的作用,采取“党支部+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稳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全体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他深知,乡村振兴,离不了人才、产业。为此,他把建立村级“后备力量库”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有力抓手,从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退役军人、退休教师干部中挑选50多名专业人员和能人,签订帮扶协议,结对指导村民从事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方面的产业发展。

他把美丽乡村与旅游产业相融合、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推出荷塘垂钓、夏夜广场、“微菜园”等多元休闲旅游体验,形成“旅游+民宿体验”“旅游+果蔬采摘”等系列特色品牌,建成“农家旅居、农耕体验、休闲垂钓”于一体的“城郊休闲农旅乡村”。他带领村民整治撂荒土地,成立小坡农业专业合作社,吸收村民入社,发展蜜柚、脆桃、枇杷等四季小水果种植示范基地50多亩,吸引一批批游客观光采摘。他鼓励村民利用闲置土地、房屋院落、设施设备等闲置资源,发展农家乐10多家,让村民坐在家门口赚钱。他还引导农户运用好“创业小额信贷”“乡村振兴产业贷”等帮扶政策,帮低收入农户贷款参与发展产业。全村有70多个低收入家庭和零就业户实现产业经营收入盈利,人均年增收2万多元。(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何文海、宋诗玉、赵启喜、韩俊)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