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省人大农委扎实开展专题调研 推动特色金融服务“三农”见成效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4-01-04 15:26   [收藏] [打印] [关闭]

2023年底,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晓鸣带领省人大农委部分组成人员赴荆州,就乡村振兴和强县工程推进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省人大农委副主任委员、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行长俞群参加调研。针对调研中反映较为强烈的企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省人大农委高度重视,与有关部门协同开展监督工作。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快速反应、迅速行动,通过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资源联动,推动金融平台、资源、服务下沉,根据当地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全力提供金融支持,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优选头部客户,全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针对调研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等反映的融资难问题,农委督促有关金融机构加大金融助农力度。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第一时间安排人员上门联系对接,根据企业具体需求制定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全力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截止目前,已为湖北峪口禽业有限公司量身制定专属金融服务方案,为湖北水链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申报1.5亿元固定资产贷款;为湖北小胡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申报3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为湖北瑞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报3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和5000万元固定资产贷款;与湖北龙生食品有限公司达成授信合作意向,拟为该公司申报3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为湖北东南醇清真牛肉食品有限公司开立结算账户,并为该企业组织申报150万元普惠金融贷款,帮助其加快成长为核心企业,夯实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基础。

二、结合区域特色,积极探索支农助农新模式

针对荆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迅速制定并实施《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行动方案》,依托政府信用、担保公司信用、龙头企业信用,积极探索业务叙做新模式,有效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层次、多样化金融需求。截止目前,已为荆州市丰泽园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提供个人投资经营贷款150万元,全力支持企业扩大再生产;加强同正香虾稻种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联系对接,针对社员需求大力推广“新农通”信用贷款授信产品,支持农户生产经营,把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到田间地头;加强与童河春蔬菜专业合作社沟通,制定专属金融服务方案,满足其后续近200万元贷款资金需求,持续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拓展乡村振兴战略提振下的县域经济增长新空间。

三、促进消费升级,支持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

江陵县是“强县工程”实施农村寄递物流“一村一站”工程试点县,湖北郢都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行“江陵县电子商务及城乡物流一体化平台”,其自身无资金需求,但与其合作的部分快递代理商、物流企业和镇村级服务站点有融资需求。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与该公司沟通,制定围绕其上下游供应链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提升链上企业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可得性。同时,还主动拜访荆州市商务局,了解荆州市县域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情况。后续,将积极支持县域集采集配中心项目建设、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大力支持共同配送、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发展,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扩面增量。

四、建设和美乡村,助力农村基础设施升级

针对公安县“小田变大田”改革和建设和美乡村金融需求,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制定了围绕支持公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给予金融支持的合作方案,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助力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目前,正与公安县农业农村局、发改局、城投公司沟通推进项目前期工作。针对公安县全资成立的湖北水链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2.2亿元建设湖北水链农科预制食品产业园,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已为该项目申报1.5亿元固定资产贷款,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结合此次专题调研成果,省人大农委将继续加大成果运用,采取跟踪监督等方式,加大对金融助农工作的监督推动。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基础上,紧紧围绕全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强县工程各项战略部署,研究更好地为县域地区市场主体提供更优质金融服务,加快推进县域金融供给侧改革、全面优化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关键做好“四要”。

一是要加大有效投放,助力县域经济特色化产业化发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要求存贷比低于50%的县域机构按存贷比每年提高1至2个百分点的目标加大有效投放,鼓励存贷比高于50%的县域机构存贷比每年有所提升。二是要发挥特色优势,打造县域金融服务品牌。充分发挥中国银行全球化优势和跨境撮合专业能力,加强县域外汇业务市场营销和拓展,更好地支持县域农产品出口等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三是要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县域授信审批管理。根据“一县一品”“一村一品”“产业强镇”“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等优势产业定位,加强对具体项目的前置审查与服务方案制定,安排审批人、尽责审查人员对县域机构实施包点服务。四是要强化资源保障,激发县域机构发展活力。持续开展“百人下基层”活动,推荐优秀机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交流任职。加大县域机构薪酬分配倾斜力度,打通县域机构基层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成长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