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湖北日报|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答卷写进百姓心坎里——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2023年代表工作综述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24-01-24 10:06   [收藏] [打印] [关闭]

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密切常委会同代表、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答卷写在荆楚大地上、写进百姓心坎里。

2023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以“聚力共同缔造”为主题开展代表行动,组织全省四级人大、10万名五级人大代表倾听民声、反映民情、汇集民智。图为荆门市人大代表在钟祥市洋梓镇肖山村桥洞纳凉点内召开湾组会,征集群众关于村级发展的意见建议。(通讯员 邓梅 摄)

深化“代表行动” 打造具有全国知名度的“工作品牌”

“‘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收集处理意见建议2.62万条,推动办成了一批民生实事,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2023年1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会上,湖北作为典型发言的六省之一,向大家分享“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的实践经验。

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重要部署,是加快先行区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如何强化使命担当,将省委中心工作与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有机结合,积极探索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抓手?

省人大常委会在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明确职责、率先行动,以“聚力共同缔造”这一大主题,采取“1+N”方式,各地坚持统分结合、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谋篇布局全省代表行动,倾听民声、反映民情、汇集民智,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这是一场全省四级人大、10万名五级人大代表的总行动,形成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强大合力。

省人大常委会年初制定方案、动员部署,年中现场推进,年底总结交流,主任会议成员全员参与,全省17个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全覆盖推动,各地因地制宜选择510多个小切口,20余万人次代表集中聚焦履职,打造新时代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这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彰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成效。

省人大常委会支持各地人大拓展代表专线、代表直播间、代表码上见、云接待等线上联系群众渠道,探索湾子夜话、民主早班车、民呼我应代表有约等基层民主路径,积极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研习实践基地,部分县(市、区)、乡镇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引导群众“主意大家拿、办法大家想、事情大家做”。

这是一次人大及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尽责的“大练兵”,展现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及人大代表新征程上新担当新作为。

省人大常委会支持各地人大开展代表“三进”、代表走乡村等活动,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人民代言人、社会模范、岗位先进作用,围绕寄递物流“村村通”、断头路“组组畅”、农村路灯“湾湾亮”等“小切口”建言献策,推动解决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老旧小区改造、特色产业帮扶、人居环境整治等系列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共提出代表意见建议2.6万条,办结2.1万条。

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人大代表为人民,全过程人民民主真得行、真管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好。

深化“两个联系” 畅通民意表达“一站式”便捷渠道

“两个联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人大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人大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要求。

“要总结过去好的做法,聚焦工作短板,采取改进措施,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两个联系’工作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结合人大具体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各市州开展专题调研,并形成《关于完善“两个联系”机制 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湖北实践》的调研报告。

以持续深化“两个联系”机制为基础,以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为重点,省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两个联系”的工作方式,实现联系常态化、制度化。

拓宽联系代表的渠道,拓展代表参与人大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联系省人大代表365名,各专(工)委常态化联系专业领域代表146名,实现联系基层省人大代表全覆盖。全年邀请100人次全国、省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召开3次列席代表座谈会。统筹“一府一委两院”联系代表工作,推荐52名全国、省人大代表作为国家部委和省直机关相关工作监督员,组织95名代表参加相关活动。

健全代表联系群众机制,探索更丰富的代表履职形式。支持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五级代表编成6320个代表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听取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依法依规处理信访事项,及时转办交办涉法涉诉信访件,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250件次,进一步畅通了民意渠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

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和为人民服务的主阵地,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去年10月,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布局、完善机制、提升功能、依法运行,服务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7010个人大代表联络站、22个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10个预算监督基层联系点、10个人大财经工作企业联系点,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一站式”便捷渠道架起了群众“连心桥”,畅通了履职“民意道”。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通过各类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群众反映强烈的婴幼儿托育、淦河生态保护等问题纳入地方性法规立法范畴,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卫生补短板、停车难停车乱整治、城区学位建设等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纳入人大监督议题,让民声、民意、民智通过人大代表进入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

深化“两个高质量” 当好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坚强“后盾”

“看到自己的建议被采纳并最终推动政策落地,真正惠及了人民群众,我对今后的履职充满了信心!”

去年10月,省医疗保障局联合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完善积极生育医疗保障支持措施的通知》,出台8项积极生育医疗保障支持措施。新当选的省十四届人大代表秦雄倍感振奋。

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他提出了《关于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建议》。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将这条建议列为重点处理建议,交由省人大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

“我对代表建议办理结果非常满意!今后我将继续关注基层教育、卫生等民生问题,尽好基层代表的职责。”秦雄说。

提出代表建议,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方式。认真办理代表建议,是尊重代表权利和人民权利的具体体现。

去年11月2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共收到代表建议777件,精准交办到111家承办单位,已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代表评价满意率达到97.8%。

代表提出的建议要高质量,相关部门办理代表建议也要高质量。开展重点建议督办,是增强代表建议办理实效的一项重要举措。

省人大常委会把推进督办工作作为增强办理实效、解决突出问题的重要抓手,确定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省政府负责同志及人大各专(工)委重点领办督办32件代表建议,产生“办好一件、推动一片”的示范效应。其中,制定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修订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等5件议案列入立法规划。

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省人大常委会服务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湖北代表团提出议案建议400件,其中9件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为重点督办建议,更多“湖北元素”进入国家规划和重点项目并取得积极进展。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加强新一届人大代表履职能力的培训,是做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基础性工程。

去年4月,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初任培训班在汉举行,对296名来自基层一线的新任省人大代表及地方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机构人员等进行培训。

“要站在人民的立场,反映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老百姓说话、传声、服务,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省人大代表周博在参加培训后说。

为增强代表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专业性,省人大常委会为省十四届人大代表“量身定制”五年培训规划,采取基础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代表培训班3期,实现初任基层省人大代表培训全覆盖,代表政治能力、履职能力显著提升。同时,为进一步加强代表服务保障,省人大常委会还出台省人大代表活动经费管理使用意见,升级湖北人大代表履职平台,规范代表履职活动登记等。

下一步,省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拓宽全过程人民民主湖北实践的广度与深度,推动新时代代表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