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宜都市五眼泉镇人大代表推动创建“环保超市”工作
阡陌交错,绿意葱茏。近年来,宜都市五眼泉镇人大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大限度激发代表引领示范、桥梁纽带和监督协助作用,动员全镇人民群众共赴守护绿水青山之约,探索创建“环保超市”,破解农村垃圾分类难题,以“小积分”激活乡村治理“大活力”,不断擦亮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绿美底色。
起笔,为环境整治破题
“垃圾随处丢、柴火到处堆,沿路是牛粪、污水四处流”,这是过去五眼泉镇农村的真实写照,令人意外的是,短短几年间,“清垃圾、扫庭院、净河水”观念深入人心,是什么原因让村民们改变了几十年的生活方式?
“农村环境整治主体是群众,关键在于‘爱干净、勤收捡’习惯的养成,而宣传引导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五眼泉镇人大主席高超给出了答案。
为了从根源上转变老百姓的陈旧思想,五眼泉镇辖内代表采取入户走访、举办培训活动、发放宣传折页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同时打造代表接待日、屋场会、湾组会和“廊桥家话”等多种方式,面对面为群众宣传解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政策、垃圾分类知识40余次,答疑群众800多人次。
观念转变了,但是平常积攒和收集起来的废品处理问题又成为一个不小的负担。“废品收费站太远,我们年纪大了,又没有出行工具,实在是不太方便。”“堆放的废品多了,天气一热,那气味儿有点难闻哦。”“要是就近能用废品兑换点生活用品就好了。”……
一次湾组会现场,群众向代表们反映了情况并提出了建议,代表们将收集到的建议及时报送镇人大主席团转交研究处理,经过集思广益,2023年7月1日,宜都市首家“环保超市”在五眼泉镇荷叶溪村正式成立。村民可以用旧衣服、废电池、矿泉水瓶等废旧物品兑换积分,“环保超市”以略高于市场价60%的标准进行收购,转换成积分形式后,可以兑换洗洁精、肥皂、调味品等50多种老百姓家中日常需要的生活用品。
据统计,“环保超市”成立当日,收到废纸416斤、旧衣服286斤、编织袋280个、塑料瓶和易拉罐1000余个,有100余人前来兑换。
行笔,为规范运营护航
“李婶儿,废旧电池属于哪一类垃圾,您知道吗?”“这个简单,我知道,属于有害垃圾。”“答对了,这个奖励送给您……”在荷叶溪村村委会广场上,40多名村民围坐在一起认真听题、举手抢答,现场气氛活跃,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和掌声,这是近期人大代表们组织开展的第二场“垃圾分类”有奖问答活动。
荷叶溪村党委书记、镇人大代表王晓波表示:“农村环境整治是个‘老大难’,‘老’在多年陋习,‘大’在千家万户,‘难’在除旧布新。为了不断引导村民形成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培养文明生活方式,我们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提高村民到‘环保超市’参与兑换的频次,大家开始从‘要我分’变为了‘我会分’。”
为了让老百姓们心里有本“明白账”,在人大代表的监督下,“环保超市”制定了《农村垃圾分类减量规范管理制度》《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细则》,设计了积分兑换存折。同时开发的小程序“老乡乐淘淘”,不仅可以实现在线上用积分兑换商品,根据人大代表专业优势,还提供农副产品销售、农业技术普及、法律咨询和保险咨询等服务。今年7月,代表们帮助第一批农产品宜都本地“全盘李子”上线后,当天销量达到5000余斤,为鼓足老百姓的“钱袋子”又添了一份力。
细描,为积分作用赋值
“环保超市”运营逐渐走上正轨,人大代表们又在“如何让小积分发挥大作用”这一课题上动起了脑筋。进一步拓展积分积攒方式,将行孝、守信、尚勤等新风尚和文明行为都纳入积分兑换,所有积分都可以换购实物,以“德”换“得”,培育淳朴民风,一体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一大清早,村民黄玉春兴高采烈地来到“环保超市”,没花一分钱,仅用积分就“买”走了一瓶酱油、三块抹布,黄玉春说,这是她在村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打扫卫生挣的积分,在“环保超市”可以当现金使用。
“多种积分方式鼓励村民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大家的凝聚力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近了。”一名村小组长说。
事事可积分、个个想积分,随着家家户户比文明、看积分的氛围日益浓厚,大家看重的不光是积分能换商品,更是其带来的荣誉感和价值感,2023年,荷叶溪村评选表彰最文明家庭、最卫生家庭、孝老爱亲模范户等30户,“小积分”促进村民自治、社会共治的能力不断增强。
五眼泉镇荷叶溪村的“环保超市”创建工作,改变的不仅仅是村容村貌,更改变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承载起了农村居民和谐生活、发展致富的美好愿景。据悉,这一工作经验目前正在全市3镇10村进行推广。
葱郁的枝叶点缀着白墙黛瓦,洗刷干净的乡间小路蜿蜒纵横,小桥下一渠清水汩汩流淌……漫步如今的五眼泉镇荷叶溪村,一幅清丽的乡村图景映入眼帘。(王美林 鲁琼)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