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武汉市武昌区人大中华路街道工委打造站室新地标,开辟履职新航道
代表联络站室建设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是连接代表与群众的重要桥梁。武昌区人大中华路街道工委致力于将代表联络站室打造成代表履职尽责的前沿阵地、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推动地区发展的有力支撑,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代表联络站室建设。
一、立足工作需要,硬件软件两手抓
为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武昌区人大街道工委高度重视代表联络站室的建设,在中华路街道面积小、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优化协同发展,为代表履职做好服务。一方面,形成“1+4+1”的阵地模式,即1个街道代表工作室、4个社区代表联络站、1个户部巷特色街区代表联络中心站。另一方面,完善架构体系,在街道层面明确专职人大街道工委主任、联络员的基础上,延伸组织链条,在社区层面明确由社区书记主抓、社区副主任直接抓的工作格局,构建“人大街道工委+社区联络员+人大代表”的组织架构,为“代表三进·共同缔造”走深走实奠定良好基础。
二、加强学习培训,履职尽责有保障
定期组织代表参加履职课堂、线上发送学习材料,同时立足区情街情,通过定期通报、组织参观调研等方式,提高代表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掌握履职方法和技巧,找准人大参与基层治理的切入点。今年我们组织人大代表前往武汉国家稻米交易中心、斗转科技园、武昌区民政局、中华路街中心戒毒社区等地专题调研学习,着眼粮食安全、新质生产力、婚俗改革、禁毒工作等方面,为代表开阔眼界、充能加油,促使代表委员更好地知情明政、履职为民。
三、布局特色街区,代表献策谋发展
武昌区人大街道工委在户部巷特色街区打造商户、居民门口的人大代表联络站,让“代表三进·共同缔造”的平台阵地再往前推进一步,拉近与选民的距离。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探索站室建设新模式,发动户部巷商户参与站室共建,由中华路商会出资购置部分家具,同时商会与代表共享联络站空间,让位于寸土寸金的户部巷的特色街区联络站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武昌区人大街道工委围绕特色街区发展,紧盯商户居民需求,组织代表走进特色街区联络站开展活动、建言献策,深度挖掘来自各行各业代表的智库潜力。今年4月,组织人大代表、中华路商会以及选民代表走进武昌古城规划展示馆和斗级营工地现场进行调研,了解项目建设基本情况,随后在户部巷特色街区代表联络站召开座谈会,开展“代表半月谈”活动,听取商户、选民心声,共话街区发展,凝聚人大代表、职能部门、商户、居民等多方的智慧和力量,激发特色街区的活力。8月斗级营部分开街后,再次组织代表调研,了解最新进展。
四、闭环工作链条,监督有力解民忧
武昌区人大街道工委建立“群众反映—代表收集—人大街道工委分办—部门处理—结果反馈—群众评价”的闭环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上传下达、畅通民意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建议办理结果评价、召开建议专项督办会、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多种方式,持续开展跟踪问效,实现督办代表建议的高质高效,切实推动解决了一批商户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
户部巷社区内有很多孤寡老人和特困居民,为维持生计在人流量密集的临江大道摆摊谋生,给城市管理造成诸多不便,也因占道堵塞交通产生大量投诉。为解决这一问题,武昌区人大中华路街道工委牵头,组织人大代表、街道社区、商户居民等多方召开“代表半月谈”座谈会,商讨通过打造全新夜市,引导流动摊贩成为夜市摊主,实现城市管理与经济发展两协同。会后,武昌区人大中华路街道工委积极对接工商银行武汉分行,以“共同缔造”活动为载体开展政企合作,由该行提供资金支持。目前汉阳门石榴花夜市已打造完成,不仅为辖区困难居民提供了谋生手段,解决了流动摊贩治理难题,更为游客增加了购物体验和文化打卡区域,推动辖区文旅商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户部巷特色街区营商环境。
五、专业小组靠前,发挥特长显成效
武昌区人大街道工委根据代表的专业特长和工作领域,建立若干个代表专业小组,围绕街道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辖区蓬勃发展。去年和今年夏天,该街在分别在西城壕社区、户部巷社区开展小学生暑期托管班,教育专业小组人大代表积极参与进来,或进班授课,或积极链接资源,为社区暑期班引入本校的优秀教师资源,丰富辖区小学生的暑期生活。
下一步,武昌区人大中华路街道工委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完善代表联络站室的建设与运行,着力挖掘特色街区代表联络站的潜力,精心策划并积极开展具有鲜明中华路特色的代表活动,切实增强代表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提高代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代表在推动辖区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刘苗)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