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一位基层人大代表的文化梦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16-09-02 09:19   [收藏] [打印] [关闭]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淯溪民俗博物馆广场上,人们在优美的旋律中跳起欢快的舞蹈,享受着美好时光的时侯;每当“漳河大鼓”在国家、省、市获奖的时侯;每当人们在淯溪镇图书馆免费悦读的时侯,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一个人,他就是宜昌市人大代表李元刚。

李元刚是宜昌市第五届人大代表。年过五旬的他,身材不高,精神爽朗,对农村基层文化工作充满着激情和热爱,在文化站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30年,凭着一股拼劲,一种责任,一份奉献,让淯溪镇的农村文化成为全国有名、全省知名、全市闻名的文化大镇。2005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到淯溪镇考察农村文化工作,对他的工作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李代表的带领下,淯溪文化站先后荣获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民”先进单位、湖北省“繁荣文化市场十佳乡镇”、宜昌市“先进文化站”等称号。李代表本人也获得诸多荣誉:多次被评为湖北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文化站长;宜昌市优秀共产党员;当阳市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和乡土拔尖人才。     追逐梦想建阵地。李元刚代表深知,淯溪镇文化事业要能繁荣发展,必须有一班想干事的人和一块能干事的阵地。2001年3月,李元刚从当阳城区调到淯溪镇文化站,他上任不久,正赶上淯溪文化站和广播电视站合并,摆在他面前的是60多万元的债务和十几个职工的生存,他感到压力很大,多少个日夜使他寝食难安,但是他没有被困难吓倒,经过一翻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以电视网络改造为突破口,在全市率先实行电脑收费系统管理,2004年他不仅偿还了债务,在他的多方努力下,盘活了全镇的文化资源,投资150万元新建了占地面积2070平方米,集电影放映厅、书画展览厅、舞蹈培训厅、档案资料室、乡村少年宫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     李元刚代表不满足于现状。在一次下乡调研途中,发现农村许多传统耕作模式和民间风俗都逐渐消失,在他心里萌生了修建民俗博物馆的念头,把这些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造福后人。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难,一个乡镇要想建博物馆,从人力财力上都面临非常大的困难。他几次市里到省城,拿着起草的方案,向领导请示汇报,争取资金600多万元,从2008年开始筹备,经过4 年的努力一个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综合性民俗博物馆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民俗博物馆以图片、实物、雕塑的形式展现淯溪传统加工业、手工业、民间文艺等内容。对研究保护漳河流域民间风俗,和当阳地方传统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建设民俗博物馆的时候,紧邻工地的旁边有一排破烂的旧房子,影响将来民俗博物馆的形象,李代表向镇人大提交了修建图书馆的建议,议案得到了领导支持。投资150多万元建成了淯溪镇图书馆,占地210平方米,建筑面积 400平方米,设有信息查询室,图书借阅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培训室四大功能,藏书达二万余册,并与省图书馆联网共享资源,常年对外免费开放,2014年被授牌为“宜荆荆图书馆联盟”图书馆。     2012年初,“两馆” 建设完成后,为了更好的方便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李代表再次淯溪镇新一届党委建言,在“两馆”门前兴建一个群众文化活动广场,以解决多年来集镇居民没有活动场地的问题。当时许多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投资过大和搬迁工作有难度,方案一度搁浅。面对困难,李代表多次找当阳市相关领导和淯溪镇部分党员干部,终于说服大家达成共识。他全程参与做搬迁户的思想工作,经过近一年努力,终于做通了15户搬迁居民的工作。投资600多万元,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9000多平米的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广场。    通过11年的努力,李代表把淯溪文化站从一个负债小站发展到占地20多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1500多万元的文化活动中心。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闪亮,人们在音乐声中跳起欢快的舞蹈,享受着美好时光,这其中饱含着李代表的无数艰辛。      广招贤才增活力。李代表深知要想更好发展淯溪镇文化事业,培育文化人才和文艺骨干很关键,当他得知联合村有叫陈红耀的农民,参加三峡电视台举办的歌词大赛并获了奖,立即破格招到文化站从事文字工作,并两次亲自送陈红耀到省群众艺术馆学习戏曲创作,为当地培养了一名优秀的创作骨干。李代表担任文化站长以来,每年举办书画、声乐、舞蹈等培训班100多场;先后为淯溪镇培养表演、声乐、创作等各类乡土文艺人才达600多人,在群众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淯溪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光有个别文艺骨干是不行的,必须有长期活跃在乡间田头的文化队伍,在他们的带动下,掀起淯溪重文化、亲文化、兴文化的热潮。李代表十分重视文化队伍培育,经过大胆探索,当阳市乡风文明建设“一户三化”(以各类中心户为主,逐步实现组织网络化、活动经常化、服务市场化)新经验,建成了全省首批乡风文明中心户,荣获 “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全镇乡风文明中心户已达200多户。并根据每个中心户的特长,明确中心户的职责,使其充分发挥“方针政策的宣传员、文化活动的辅导员、公益事业的组织员、计划生育的服务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等“十员”作用,较好地带动和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2009年,他把全镇部分文艺骨干组织起来,成立了“映山红”农民艺术团,采取商业和公益双赢的经营模式,既增加文艺骨干经济收入,同时也丰富了当地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每年免费送戏下乡30多场,商业演出200多场。辐射全市各镇处及荆门、宜昌、枝江等地,累计观看人数达16万人次,成为当地民间社团的示范团队。文化类乡风文明中心户梁孝兰,10多年来从一个小小的活动室发展到占地260平方米,容纳百人,集歌舞、棋牌、阅读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中心户。

李代表为淯溪镇共培育民间文艺社团20多支,舞狮队、舞龙队、演出团等各具特色,各类农村文艺骨干1000多人,文化信息员30多人,构建了“镇、村、户”三级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走进村寨,走进百姓的家门口。基层文化队伍成为服务群众的生力军,为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构建和谐乡镇发挥巨大作用。     力创品牌树精品。 “映山红”农民文化科技节是当阳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每两三年举办一届,如今连续举办了三届,这个品牌创立,李代表是主要策划人和组织者,通过办节提高群众文化的自觉性、广泛的参与性、科技的普及性、政策的宣传性。同时也是“文化科技的盛会,农民的精神乐园,新农村建设的展台”。2013年举办的第三届文化科技节,吸引周边县、市、区群众近3万人参与其中,办节期间增加了“招商签约会”等活动内容,签约了三个千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发挥了文化对地方经济的助推作用。     “漳河之春”书画笔会是淯溪镇群众文化活动的又一名牌,已连续举办多届,为淯溪镇培育了一批书画爱好者,为当阳市创建书画之乡打下了坚实基础。2013年3月,淯溪镇在民俗博物馆举办第十一届“漳河之春 秀美淯溪”书法笔会,李代表邀请了湖北省、宜昌市书法家6名,当阳市书画家42名、淯溪镇书画爱好共200多人参加这次笔会,现场书画爱好者与书画名家“零距离”接触,手把手传艺,大大提高了书画爱好者的水平。     “漳河大鼓”是当阳传统曲艺,李代表有效利用了民间文艺资源,组织创作的淯溪镇传统曲艺“漳河大鼓”《一篮金水柑》获得全省第十三届 “楚天群星奖”金奖,于2010年6月13日进京参加中国首届农民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并获“优秀节目奖”。 2014年组织创作的漳河大鼓《呼声》参加宜昌市首届艺术节,一举夺得曲艺类一等奖,并参加湖北省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汇报演出,在李代表引导下,淯溪镇挖掘地方特色的传统剧目,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先后组织创作了“漳河大鼓”《拦车》、“锣鼓戏”《争爹》、小品《桂花鱼》、表演唱《淯溪河的姨妈们》、“漳河民谣”《乡里婆婆逛宜昌》等作品,这些文艺节目上省城,入省城,进军营,下基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2011年,淯溪镇被命名为“湖北省文化艺术之乡”。     李元刚代表舍小家为大家,甘于奉献的无私精神;对工作敢于创新,追求不止的满腔热忱;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文化情结;是新时代文化工作者勇于担当的具体表现。《湖北日报》、《湖北文化》、《农村新报》、《三峡日报》等新闻媒体对他的事迹宣传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思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是李代表的座右铭,他决心在有生之年,继续做好本职工作,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为把淯溪建设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实现一名人大代表的庄严承诺。(当阳市淯溪镇人大办公室  付正兵  邓声祥)

责任编辑:郑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