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京山市永漋镇人大代表全程参与绘就乡村蝶变画卷
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来,京山市永漋镇同益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大代表履职融入人居环境整治全流程,通过“收集民意—共商方案—监督落实—长效管护”闭环机制,推动“三堆两垛”“三乱”整治见行见效,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有效提升村容村貌,不断增强农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
代表走访听民意,精准谋划聚共识
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同益村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始终冲锋在前。2024年打造五、六、七组示范点期间,代表们与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组成民情收集组,通过“代表联系户”机制,以茶余闲谈、入户走访等方式沟通在家农户,通过电话问询、微信群聊联系在外人士,广泛收集道路窄不能错车、雨水排泄不及时、缺乏休闲广场等23条民生诉求。针对问题清单,人大代表牵头召开村民议事会,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共同讨论,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形成实施清单并公示:新建盖板沟900米、道路拓宽388平方米、停车场12个(325平方米)、道路刷黑3500平方米、硬化道路126米、文化墙130米,栽植树篱900米、桂花树100棵,建设700平方米绿色生态公园(种植桂花、银杏等树木50余棵)。
今年人大代表再次通过季度走访日收集到一、二、三、四组群众关于沟渠淤堵、出行不便的反映,经梳理形成项目清单并推动实施:新建二、三、四组水沟650米、铺设沉重盖板650米、苗木花卉种植260平方米;新建一、二组盖板沟1050米、道路拓宽硬化800平方米、铺设涵管230米。
代表全程督实事,群众参与出实效
人民群众既是人居环境整治的直接受益者,也是主体力量。在各示范点打造中,人大代表牵头组建项目推进监督小组(代表、老党员、群众代表组成),全程参与工程推进、质量监管、矛盾化解和财务监督。2024年绿色生态公园建设中,针对部分农户对土地占用的顾虑,京山市人大代表杨碧峰牵头召开3次户主会,通过算环境账、长远账达成共识;施工期间,人大代表每周3次现场巡查,对道路硬化厚度不足等问题当场要求整改,确保工程质量。
同时,人大代表带头示范带动群众参与,镇人大代表李艳芳主动让出0.2亩菜地支持盖板沟建设,并组织本组群众捐砖500余块、义务植树30棵。在代表引领下,群众参与意识显著提升,定期打扫房前屋后、清理“三堆两垛”,形成代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生动局面。
代表监督建机制,长效管护促提升
为防止“整治—反弹”恶性循环,人大代表全程监督长效机制建立。一是推动建立五级包联责任机制(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中心户包湾、农户包房前屋后、公益性岗位包路段),人大代表每月对包联责任落实情况开展督查并公示结果;二是监督推行积分制管理,人大代表参与“清洁湾组”“最美庭院”“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对积分兑换、红黑榜公示等环节全程监督,确保公平公正。今年针对新完工的一、二组沟渠管护问题,代表们提出“群众认领+定期评比”建议,推动建立沟渠分段管护责任制,实现建成即管好。
同益村的实践证明,基层人居环境整治既是民生工程,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载体。人大代表通过听民意、督实事、建机制全程参与,既破解了干部干、群众看的难题,又确保了整治成果惠民利民。下一步,永漋镇将持续深化“代表履职+环境整治”模式,以户为“点”、以路为“线”、以村为“面”,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走深走实,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覃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