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楚天主人杂志 >> 文章详情
以八项规定涵养为民清风——宜昌市人大常委会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改进作风的制度规定,不断细化和拓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巩固作风建设成果,为作风建设的深化提供了有力抓手和坚强保障。宜昌市人大常委会把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扎实抓好学习教育工作,以学促改,以规正风,为加强人大“四个机关”建设、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深学细悟强根基
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在全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是我们党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
3月中旬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把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深化拓展“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中央关于开展学习教育的相关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筑牢思想根基。
3月28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集体研讨交流会,党组成员进行专题交流发言。大家表示,要自觉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围绕中心依法履职,为全面落实省委赋予宜昌的“三个重要”新使命和“六个奋勇争先”新要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宜昌篇章提供坚实保障。
开展学习教育,重在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市人大常委会立足自身职责,强化政治担当,紧密结合人大工作实际,对标对表党中央新部署新要求,边学习边检视,全面梳理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常委会领导班子查找问题4个,领导班子成员查找问题24个,分别形成了问题清单,为深入整改找准了方向。
专项整治去顽疾
“四风”问题不仅是作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公信力,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围绕纠治“四风”问题,扎实推进专项整治,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推动八项规定精神化风成俗。
改进调查研究是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市人大常委会出台《纠治下基层中的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的若干措施》,提出“四不搞”要求:即统筹把关,不搞集中扎堆;注重实效,不搞蜻蜓点水;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改进接待,不搞繁文缛节。措施实施后,有效控制了扎堆调研现象,深受基层欢迎。调研实效进一步增强,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实效的调研成果,《管好用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全市医保基金运行情况调研》《市级税收收入:面临的困境与工作建议》《清江高坝洲库区湖汊养殖亟待规范》等9篇调研报告获市委主要领导签批。
党员干部违规吃喝,被群众称之为“舌尖上的腐败”,是“四风”顽疾,给政治生态、营商环境和社风民风都带来负面影响。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以反面典型案例加强警示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以案为鉴、自重自省,绷紧纪律之弦,远离违规吃喝的腐败源,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基层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市人大常委会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整治中,认真开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对现有政务应用程序、微信公众号和工作群组进行清理整顿,主动为基层人大干部“指尖”松绑,清理各类钉钉群、QQ群、微信群20多个,减轻了基层人大和联系单位负担。
违规打牌赌博严重败坏党风政风。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坚决落实作风建设主体责任,坚持正面提醒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及时通报反面典型案例,积极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增强纪法意识,自觉抵制违规打牌和赌博行为,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以学促改优作风
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带头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将学习教育与推动发展和人大业务工作相结合,深入联系点指导学习教育工作,沉浸式开展调查研究,面对面征求群众意见,将群众反映比较集中或突出的问题纳入集中整治。
持续深化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推动人大工作向中心聚焦,为大局出力。主任会议成员领衔推进“四个重大”项目14项,“四上”培育企业30家,稳规企业24家,已全部完成走访调研,收集企业诉求41项,其中现场解决13项,“双千”平台跟踪督办28项。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牵头培育“四上”企业8家,已收集企业诉求8条,全部纳入跟踪督办计划。
校园安全、不动产登记、建筑施工管理等事项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去年,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开展专项工作评议,有力推动了问题整改。评议工作开展以来,全市没有发生涉校涉生恶性案件,没有发生学生溺亡和校园欺凌等涉校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全市77个村民安置房小区首次登记率达到99.6%,市民对城区扬尘、噪声等建筑施工问题的投诉量分别下降58.5%、73.7%,施工占道影响投诉量下降72.7%。今年拟对城区“停车贵停车难”开展专题询问,推动政府理顺体制机制,完善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
12345热线是党和政府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连心桥”,也是部门工作质效的“晴雨表”。市人大常委会将12345政务服务热线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建立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制度,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群众诉求实现“一号拨打、一键直达”,热线首次接通率达97%,漏话回拨后接通率达100%。
进一步深化拓展“两个联系”,在全市开展人大代表联系群众“5号见”活动,与选区选民和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和诉求,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截至目前,“5号见”共收集代表关于产业发展、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意见建议1448条,梳理转办252件。宜昌城区运行20年的滨江茶城遭遇瓶颈,伍家岗区组织37名人大代表与茶城全体商户共谋发展出路,推动出炉了12条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新活力金点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我们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整治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