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电视广播 >> 文章详情

《人大聚焦》第五十七期 | 共谋绿色发展!湖北首个区域协同立法项目表决通过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1-10-28 15:30   [收藏] [打印] [关闭]

百姓视角,关注人大!欢迎收看由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湖北电视综合频道承办的电视专栏《人大聚焦》。

关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

习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10月13日至14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和主要工作,深刻回答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党中央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在党的历史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上都是第一次,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会议 专题学习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湖北引发强烈反响。10月18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引发强烈反响

同时全省各级人大工作者、人大代表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岗位、依法履职,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让根本政治制度在湖北落地生根、焕发勃勃生机。

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综合处副处长 颜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可靠制度保障,充分展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之根本、邦之基石的重要作用。

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 李雅慧:作为人大机关的青年干部,在工作中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为打造让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和代表机关贡献自己的力量。

省人大代表 朱幼菊:作为代表,还要不断加强政治学习、理论学习,站稳政治立场,加强调查研究,做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使"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美好愿景能在每位代表的努力下得以实现。

省人大代表 胡明荣:社区就是服务居民群众的,要始终为居民群众鼓与呼,想为居民群众所想,急为居民群众所急,盼为居民群众所盼,要真正地走进居民群众的心里,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那一张神圣的一票。

立法观察

共谋绿色发展!我省首个区域协同立法项目表决通过

10月21日,襄阳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进“襄十随神”城市群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决定》,《决定》是我省第一个区域协同立法的表决项目,也标志着我省区域协同立法开篇破题,一起来看。

运建立老人今年已经78岁高龄,是襄阳市环境保护协会的创始人,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汉江保护,生在汉江边,长在汉江边,运老与环保协会会员们一起,环保宣讲500多场次,深入汉江及其支流沿岸的污染源头调查300多次,并形成报告,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条母亲河。她深知,汉江流经区域广,需要沿岸各地协同保护,当得知襄十随神城市群将协同立法,生态绿色发展,并把汉江保护作为重点督办提了出来,她倍感欣慰。

襄阳市环境保护协会创始人 运建立:要全省一盘棋,大家都要努力,但这四个地市是有密切的关系,而且都跟汉江有密切的关系,《决定》把汉江保护作为重要的一环,我觉得很感动,我也感谢我们(襄阳市)人大,为践行习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美丽中国在做贡献,做到实点上了。

《决定》的出台正是推动省委“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落实落地的第一步区域协同立法项目,进一步明确我省打造“中部绿色崛起先行区”的发展定位,从共建区域环保机制,共筑鄂北生态屏障、共保一江清水等方面实现生态共治,推进“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由襄阳市人大常委会牵头,会同十堰市、随州市、神农架林区人大常委会,起草了《关于推进“襄十随神”城市群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决定》。

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 何爱群:通过这个《决定》的出台,让我们四个地方找到了共同发展的思想共识,在绿色发展方面调动了相应的资源,更好地凝聚了(四地)的合力,有利于四地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襄阳市推进“襄十随神” 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

绿色是襄十随神的重要底色,是各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亮点,但四地也不同程度存在“生态绿色发展格局有待巩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四地在发展中如何统一标准,存在不小的困难。

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 杨芳:比如说我们协同开展森林城市群建设方面,调研发现目前四地的森林覆盖率大不相同,神农架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95%点多,十堰市的森林覆盖率70%多,襄阳(森林覆盖率)只有45.35%,所以在四地的森林城市覆盖率方面,很难统一明确一个切合四地实际的操作性指标。

探索区域协同立法 助力湖北高质量发展

为了能体现四地的共同目标和需求,寻求最大公约数,在《决定》草案出台前,四地召开联席会议三次,并多次开展座谈会讨论和审议《决定》草案的相关内容。目前《决定》已在襄阳、十堰和神农架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近期随州市人大常委会也将对《决定》表决审议。

为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省人大常委会协调武汉城市圈,“襄十随神”城市群,“宜荆荆恩”城市群,开展区域协同立法,先后通过各区域协同立法框架协议。而《关于推进“襄十随神”城市群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决定》表决通过后,意味着我省探索区域立法走出了坚定一步。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规划与法规实施监督处处长 甘家武:省人大常委会统筹指导市州探索开展区域协同立法工作,旨在打破区域间的制度壁垒,从制度上营造统一的法制环境,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崛起更好地发挥法制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下一步省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推进区域协同立法的预期目标,实现四个一体化,做到五个协同,实现法律法规宣传一体化、实现法律法规制度一体化、实现法律法规实施一体化、实现法律法规监督一体化;坚持立法体制的协同,坚持立法机制的协同,坚持立法选题的协同,坚持立法形式的协同,坚持立法活动的协同。同时还将继续推进区域协同立法从坚持生命至上,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构建优化营商环境制度链等方面,找到切入点和结合点,为湖北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代表风采

刘合伍:过亿身价投身农业 只为老区重振家园

刘合伍是黄石市人大代表,他年轻时走上创业之路,投身家具行业,成为身价过亿的企业家,48岁时他带上积蓄回乡,开始了二次创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家乡人共同致富。一位曾经的砍树人,变成了如今的种树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刘合伍的履职故事。

刘合伍:我叫刘合伍,是黄石市人大代表。曾经是一个砍树人,如今变成一个种树人,角色的转换是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合伍: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要理解人大代表的责任带好头,尤其在乡村振兴方面要发挥自己的作用。

2008年,做了几十年家具生意的刘合伍依然决定回乡做农业。家乡大冶市刘仁八镇,是一个革命老区,山多地少,因气候温和,盛产桃、李、枣等水果。可家乡的父老乡亲还在为脱贫而劳碌着,这让他陷入沉思。

之后,刘合伍带着资金回到龙凤山脚下,成立“富农”合作社。曾经做家具满山砍树,现在决定回乡种树。一次次上村民家做思想工作,讲述他的现代农业合作和种植模式。在政府、村干部和乡亲的帮忙下,村民们慢慢地接受他的先进合作理念。“你不种,我承包,你想种,我来教,你种了,我来销,种和肥,我先掏,丰收后,再补交”,正是这种合作模式,龙凤山庄租用土地、山场,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和休闲观光产业。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从“舌尖”到“眼球”的绿色产业链。

刘合伍:我的餐厅的食材95%都是我们自产自销的,所有的产品都通过质检部门严格把关再上餐桌。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合作社积极打造和完善旅游硬件建设,建成生态农业园、生态养生园、农副产品加工厂、中小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等项目。产业带动周边8个村,2000多户老乡加盟,村民的年收入平均增长了3万余元。龙凤山摇身一变,成为鄂东百姓的后花园。

黄石市第二医院党群工作部部长 曹子顺:刚才我们老专家们参观了红三军团的革命旧址,重温我们党的战斗历程,现在又来到了生态农业基地,带着老专家们一起感受一下,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乡村振兴丰收的景象。

刘合伍:建言献策 作乡村振兴路上的带头人

刘合伍已经当选了5届人大代表,他作为新型农民企业家身份认真履职,接下来,他将继续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刘合伍:首先继续关注农产品安全问题,第二是在村里面带头走共同富裕的示范基地,经常深入到千家万户了解老百姓的需求,向政府部门提好的建议。

正是有了像刘合伍这样的基层人大代表,自己富起来的同时,反哺家乡,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为生态农业和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感谢收看本期《人大聚焦》,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