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电视广播 >> 文章详情
《人大聚焦》第四十五期 | 杨婵:坚守新冠疫苗接种一线 筑牢健康防疫屏障
百姓视角,关注人大!欢迎收看由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湖北电视综合频道承办的电视专栏《人大聚焦》。
人大要闻
九市人大常委会共议协同立法 加快推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
4月7日,武汉城市圈区域协同立法第一次联席会议在汉召开。会议通过了武汉城市圈区域协同立法框架协议。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玲强调,实施“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人大不能当“局外人”,要做“局中人”,切实增强做好区域协同立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制度供给,尽快破题开篇,及时发挥协同立法的引领推动作用。不断提高区域协同立法能力和水平,为加快武汉城市圈同城化、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城市群也要迅速行动起来。
鄂州市人大常委会 副主任 胡清芬:加快武汉城市圈协作立法,促进圈内各市主动对接要素优化配置,做到规划同编、科技同兴、产业同链,共同打造武汉城市圈升级版。
党史学习教育
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活动
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基因。4月12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赴武汉二七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活动。
纪念馆广场正中,二七烈士纪念碑高耸,苍松翠柏环绕,气氛庄严肃穆。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整齐列队,高唱国歌,随后,现场全体人员重温入党誓词。并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默哀、敬献花篮。
瞻仰完纪念碑后,全体干部职工分批进入纪念馆参观学习。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将参观人员带回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大家纷纷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自觉地从党史中汲取力量和智慧,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王莉莉:缅怀革命先烈,我们重温入党誓词,我是一名法治工作者,我想建设富强、民主、法治国家,也是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向。我们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跟党走,把中国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富强。
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行政处四级调研员 张霞:通过今天的参观学习,我觉得我体会特别深刻,特别是在"二七"工人罢工的过程中,有很多烈士为了革命的理想信念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像习主席说的,奋斗的人是最美的,在工作中我们要全力以赴,把自己业务上的工作做好。
“苗”准疫情防控常态化
杨婵:坚守新冠疫苗接种一线 筑牢健康防疫屏障
新冠病毒疫苗全民免费接种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为民情怀,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控制病毒传播,巩固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湖北省人大代表、沙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防科副主任杨婵第一时间申请加入疫苗接种工作,用实际行动,构筑起一道“防疫长城”,守护市民的健康安全。
在荆门市沙洋县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里,杨婵正在忙碌的工作,碰上些年纪大的接种者,她一遍又一遍耐心地询问、解释各项接种事宜,为市民解答心中疑虑。
省人大代表 杨婵:人民选我当代表,我也要起好代表的示范带头的一个作用。我们的疫苗是非常安全的,(大家)都可以去积极踊跃地来预约、来接种疫苗,为我们及时建立全民免疫屏障尽自己的一份力。
接种新冠疫苗需要经过健康核查、信息登记、疫苗接种、留观监测等环节,而杨婵的工作是对接种者进行初筛,询问病史,判断能否接种,给出建议。杨婵曾做了十年内科医生,咨询过程中,她格外细致谨慎。
省人大代表 杨婵:人比较多,现场比较嘈杂,连换口罩的时间都没有,太忙了,声音都已经嘶哑了。既往病史这些情况都需要我们主动去询问,你询问的越具体越详细,就能够掌握更多禁忌的情况,(接种市民)他心里也会更踏实,他们也就对疫苗接种工作更有信心,更放心地来参与其中。
接种工作虽然辛苦,但所有像杨婵一样的医护人员都觉得很值,因为只有他们细致一点,接种的市民就更安心一些。
从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杨婵就一直战斗在防疫一线,她奔赴流行病学调查最前线,为摸清传播链条,争分夺秒,有效地处理了多起集体性传播事件。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她奔走在人员密集型场所、学校等地监督防控工作,工作上连轴转,连5岁的女儿摔伤骨折,也没时间回家照顾。
省人大代表 杨婵:受伤之后,她也经常打电话给我,妈妈我要妈妈,但是确实无暇顾及她。当时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漏。(那个时候)第一次听她说,妈妈我长大以后要像你一样当医生,(女儿)对妈妈的这种认同,我觉得也挺有成就感的。
2018年,杨婵当选为湖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三年多来,她结合本职工作,先后提出了《关于建立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的建议》、《关于完善基层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相关政策的建议》等15份建议,其中多条建议重点督办,接下来,她还将围绕“医”“防”结合、慢性病医保兜底保障等方面,继续为民发声。
省人大代表 杨婵:我是卫生健康战线的一名代表,所以人民群众的健康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要结合我的本职工作,在自己擅长的卫生健康领域发挥更好的代表作用,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意见,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落实,这样也无愧于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
荆楚人大
孝感:增强人大监督实效 促进水环境持续改善
在孝感,有一条穿城而过的老澴河。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期盼,2017年底,孝感正式启动老澴河综合治理工程。从一条河,到一座城市的新名片,一起来见证她的涅槃重生。
老澴河是孝感母亲河,全长8.6公里,孕育、滋养着城市的根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一段时间内老澴河两岸生产生活污水无序排放,部分河段基本丧失水体自净功能,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坚持生态优先,改善人居环境,早在2008孝感市两会上,就有代表提出相关建议。此后老澴河治理年年成为孝感“两会”热议话题。年年治,效果却不理想。2017年孝感市人大常委会做出了《关于保障和促进老澴河综合整治的决定》。此后,每年通过专题调研、执法检查、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形式对市政府实施老澴河综合治理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人大代表也发挥根植人民群众的优势,积极投身老澴河治理工作,有力促进了治理工程的顺利推进。
孝感市人大代表 郭国光:我作为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全程监督、共同参与,不仅让孝感城市发展更上一层楼,将彻底改变城乡居民生活的居住环境,增强城市颜值,提升城市品质。
湖北澴川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 蔡子阳:人大代表非常关注老澴河,经常会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将(意见)纳入我们项目建设中来,对项目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积极的作用。
在老澴河综合治理施工过程中,还发现城隍潭古码头遗址。这也是经湖北省文物专家认定的长江流域发现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古码头。代表们陆续提出关于保护古码头遗址文物等建议。
孝感市博物馆馆长 蒋俊春:我们保护和利用老码头,就是延续文脉,挖掘文化资源,唤醒文化记忆。
孝感市孝南区书院街人大工委主任、区人大代表 黄晖:看到今天这个治理工程顺利实施,我们人大代表感到非常欣慰,我们很多建议基本上都得到了落实,真正实现了我们人大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点赞!水清岸绿筑牢生态屏障
目前。老澴河一期工程,已经初显成效,老澴河的蜕变也让市民们感受到生态建设的获得感。70岁的李师傅,在老澴河边生活了一辈子,从一个在河边嬉戏玩耍的懵懂少年,到如成为综合治理配套项目城西安置区的新居民,他感慨万千。
孝感市城西水岸小区居民 李师傅:住这还是很有感情,所以我经常在河边转一转,回忆回忆过去的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臭水变成清水,高楼大厦林立,到(春天)时候一河两岸是水清草秀,人心高兴,散步快乐。
今年,老澴河启动二期综合治理工程,到2022年,老澴河综合治理项目完成后,将成为城市新名片。这条河也是地方人大常委会依法开展监督工作的缩影。近年来,孝感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推动重大事项决定与跟踪监督工作有机结合,保证党委工作要求在人大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孝感市人大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周家刚:近几年来,孝感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做出了《关于促进中华效孝文化名城建设的决议》、《关于加强王母湖、野猪湖保护工作的决定 》等决定,将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上升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开展了《孝感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孝感城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城市管理等方面立法工作,并跟踪问效,形成了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推进孝感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合力,地方人大通过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和监督权,以法治的方式更好地守护青山绿水,彰显了人大力量。
感谢您收看本期《人大聚焦》,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