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电视广播 >> 文章详情

《人大聚焦》第三十一期 | 建议办理面对面 助推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湖北综合   时间:2020-09-18 15:38   [收藏] [打印] [关闭]

百姓视角,关注人大!欢迎收看由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湖北电视综合频道承办的电视专栏《人大聚焦》。

人大要闻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将于9月底在汉召开

9月10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五十八次主任会议。会议拟定了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议程草案和日程草案,决定本次常委会会议于9月22日至24日在武汉召开。

人大要闻

党员干部下沉社区 当好居民的贴心人

9月10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玲赴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道茶港社区、东湖路社区调研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工作。

王玲强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党建引领与行使人大职能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优势,聚焦打好疫后重振经济发展战、民生保卫战和社会稳定战,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王亚平参加调研。

议案建议追踪

建议办理面对面 助推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今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湖北代表团提出了多项关于推动湖北经济发展的建议,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目前,这些建议办理情况怎么样了?一起来看。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湖北代表团共提出了399件建议。其中,由马新强、刘江东等5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支持湖北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等6条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确定为重点督办建议。近日,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张东强率调研组到武汉开展调研和座谈,向在鄂全国人大代表介绍这些建议的办理情况。

全国人大代表 钮新强:这个有关这方面的建议我都有,对国家整个高质量发展,还是有作用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人员:在武汉我们已经布局了三个设施,在提升武汉在科技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座谈会现场,双方围绕我省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开展交流讨论。

全国人大代表 刘江东:对建议总体的办理是非常细致的,尤其对支持武汉市发挥龙头作用,几个方面的措施和办法,都是非常详细、非常具体的,而且其中很多的措施,也是跟中央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是叠加在一起的。

为了深入了解企业发展情况,调研组和5位代表还前往高德红外、人福医药、华工科技等企业实地调研。全国人大代表马新强表示,通过面对面的办理,推动了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的有效实施,给企业转型打了一剂“强心针”。

全国人大代表 马新强: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包括相关资金的支持,这也是湖北疫后重建、企业转型的契机。

代表们表示,此次建议被重点督办,令他们深受鼓舞。

全国人大代表 刘江东:更加坚定了自己今后继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的信心。

全国人大代表 马新强:今后工作中,进一步调查研究,提出更高、更好、更有质量的一些建议。

学习进行时

与时俱进!开创人大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新局面

近日,全省人大研究和宣传工作培训班在武汉召开。这也是本届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培训,现场有哪些亮点?一起来看。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对举行这次培训班高度重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玲专门作出批示。来自全省各地市州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负责人、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年轻干部等约160人参加此次培训。培训会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涵盖人大理论研究、新闻宣传、文稿写作等方面,为各地从事研究与宣传的工作人员开启了业务“直通车”。

武汉市新洲区人大代表服务中心 主任 戢兰芳:可以说是手把手地教给我们,如何做好文稿的写作、做好宣传工作,让我们印象非常的深刻。

来自黄冈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的工作人员明天娇说,近期她正为当地即将出台的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定做准备。通过这次培训与交流,她不仅详细了解了人大决定的定位,还收获了不少接地气的宣传方式,对今后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黄冈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副主任 明天姣:我们觉得是正好收获满满,对我来说是一次解渴、答惑、鼓劲的学习会。人大研究室的同志战场是三尺(寸)屏幕,但我们征途是星辰大海,这次回去之后,我们一定把学习的成果消化好、吸收好、转化好,讲好人大故事。

培训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二局局长万其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进行授课,各市州人大研究室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会上还就新时代加强人大工作和建设作了深入探讨。大家纷纷表示,通过相互“取经”,接下来将继续讲好人大故事,展现湖北人大风采,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人大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宜昌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理论宣传科 科长 陈锋:进一步加强向省人大和(周边)兄弟市州的沟通与联系,学习他们的好经验、好方法。

学习进行时

创新形式 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省人大常委会创新形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首先,我们去《民法典》青年读书沙龙活动现场来看看!

在现场,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省检察院青年干部围绕《民法典》出台的重大意义、编撰过程、对人民生活的重要影响、创新与亮点等方面对《民法典》进行解读,发表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省人大常委会法规工作室经济法规处 副处长 陈超:从不同的角度,结合自己工作实际,交流学习《民法典》的体会,能够为省人大常委会以及省人民检察院全面实施《民法典》,创造一个有力的保证。

大家纷纷表示,《民法典》作为我国民事法律的集大成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民法典》的重大意义,自觉依照《民法典》行使权力和权利、履行职责和义务,切实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省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处 检察官助理 邓莹:因为我们本身也是法律的维护者和监督者,作为一个监督的身份,我们要对《民法典》更加要有一个深刻的学习和理解,然后把它运用在平时的办案中,让人民群众更加公平地感觉到法律对他们的保护和尊重。

省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 三级检察官助理 郑威:我们学习好了《民法典》,才能够给当事人、嫌疑人、包括被害人,讲好为什么赔、怎么赔,相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个制度起到更好的效果。

本次活动以“学习民法典,践行新使命”为主题,分为参观、分享、互动三个环节,30名青年干部在现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二级主任科员 袁高峰:把法治的思维贯穿到我们青年工作的始终,让更多的青年干部、群众,能够更加地关注我们业务知识学习和政治理论的学习,特别是法律知识的培养。

长知识!《民法典》有奖竞答“上线”啦!

除了通过青年读书沙龙形式学习《民法典》,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还联合“湖北发布”举办《民法典》有奖知识竞答活动,向全民普及法律知识。

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宣传处 处长 陈熙:为了使人民群众更多地知晓《民法典》,学习《民法典》 运用《民法典》,切实让《民法典》走进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这种有奖答题的活动在我们省人大常委会也是第一次开展,想用这种接地气的方式,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参与到学习《民法典》的活动中来。

“湖北发布”工作人员 刘兵:宣传《民法典》是推进法治湖北、平安湖北建设的重要举措,“湖北发布”作为我省最权威的党务、政务发布平台,宣传好《民法典》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此次活动一直会持续至9月30日。大家可以通过关注“湖北人大”微信公众号,点击“知识竞赛”-“学习民法典”,或关注“湖北发布”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便民服务”-“学习民法典参与答题。

代表风采

刘晓娟:甘做乡村教育守望者和实践者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学校是乡村的中心,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推动乡村振兴,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愿做春泥的乡村教师。三十年来,省人大代表刘晓娟一直扎根基层,致力于推动贫困地区乡村教育发展,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一起来看看她的履职故事!

沉寂八个月后,随着学生们返校复课,校园一下子热闹起来。朗朗书声让校园充满着生机。此刻,刘晓娟感慨万分。

省人大代表 刘晓娟:看到孩子们欢腾的身影,聆听久违的铃声,还有嘹亮的歌声,我们才是最幸福的人。作为省人大代表,能够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贡献,我觉得唯有尽力尽责去履职,才能不负重托。

刘晓娟曾在条件艰苦的贫困山区乡村学校任教。1990年,她带的第一届学生张力因为家庭贫困面临辍学,家访时看到孩子渴求读书的眼神,刘晓娟不禁落泪。

省人大代表 刘晓娟:走访之后看到他家里真是家徒四壁,他们一提到学费,爷爷奶奶就一声不吭,他的父亲就低着头,不停地搓手,(我回来)从自己工资里拿出一点,帮他解决(上学的问题)  。

从那刻起,刘晓娟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随后,她率先开展课题研究,带领老师们先后完成了8项国家级教育攻关课题。同时,她还积极带领学生们学习舞蹈、戏曲,接受艺术教育熏陶,让孩子们登上更广阔的舞台。在刘晓娟的刻苦钻研、不懈努力下,教研取得了丰硕成果。不少大城市学校抛出橄榄枝,但刘晓娟却坚定地选择留下来。

省人大代表 刘晓娟:我的父亲他是我的榜样,他坚守在乡镇中学(一辈子),后来我就坚守在一个小学,(做)学生的校长“妈妈”。我的学生,一代一代的学生在茁壮成长,我是最骄傲的“孩子王”  。

自此以后,大别山腹地的学校成了刘晓娟的家,她一待就是三十年。

罗田县实验小学 教师 周浪芹:我曾经出过车祸,有可能我后半生会坐轮椅,(当时)焦躁不安,刘校长(每天)下班后到医院看护我,我觉得真的是把同事当成亲人,每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爱护他。

2012年,刘晓娟当选为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八年来,她结合自身经历,始终关注乡村教育,积极履职。

省人大代表 刘晓娟:跑了罗田县12个乡镇,摸到了一手材料,炎天暑热的,有几次回来之后跑到住院,(但是)再苦再累必须完成。

就这样,刘晓娟一步一个脚印,先后提出了《关于加强贫困山区县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关于促进我省贫困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等,其中多条建议均被纳为省级重点建议进行督办,有力推动了农村教师“300元、400元、600元”的补助机制,学前教育阶段贫困生资助等一系列惠民政策落实落地。

罗田县实验小学 教师 潘晓涛:我之前(在乡村任教的时候)享受过贫困山区对教师的补助机制,不光说经济(方面),还有评价机制、评优评模范这些方面,都在向乡村教师倾斜。

接下来,刘晓娟还将关注医疗进校园和教育公平等问题,心系群众,为民发声。

省人大代表 刘晓娟:呼吁上级为学校按比例配备专业医师,继续关注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

三十年里,刘晓娟坚定教育情怀,一直扎根于农村教育事业,为乡村孩子们点亮希望明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人大代表的担当和风采。感谢收看本期《人大聚焦》,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