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电视广播 >> 文章详情
《人大聚焦》第十二期 | 咸宁专题询问剑指禁鞭工作 增强人大监督实效
百姓视角,关注人大!欢迎收看由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湖北电视综合频道承办的电视节目《人大聚焦》。
人大要闻
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11月4号下午,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工作要求,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玲主持会议。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将于11月底召开
10月28号上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八次主任会议。会议拟定了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建议议题和召开时间,决定此次常委会会议将于11月底在武汉召开。
新疆博州人大基层代表培训班在汉举办
11月4号至9号,新疆博州人大基层代表培训班在武汉举办。培训期间,博州人大系统的30名学员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宪法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做好新时代地方立法、加强代表履职等方面内容进行学习交流,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现场教学。
省级离退休干部参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湖北”展示厅
11月6号下午,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离退休干部第一党支部召开主题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随后,12名离退休老干部参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湖北”展示厅,忆往昔在人大工作的峥嵘岁月。
电影《白云生处》开机 聚焦人大代表助力脱贫攻坚
11月8日下午,反映人大代表助力脱贫攻坚的电影《白云生处》在武汉正式开机。该影片以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为背景,从人大代表的视角,讲述驻村扶贫工作队深入武陵山区,携手帮助小溪村等贫困村开凿“天路”、摆脱贫困的动人故事。
监督在线
咸宁:专题询问剑指禁鞭工作 增强人大监督实效
《咸宁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条例 》自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一年多来,条例落实得怎么样?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10月30号,咸宁市人大常委会举办专题询问,强化人大监督实效。
咸宁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刘珈:据群众反映,特别是今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比去年相对来说还多一些,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效果与其他地方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请问咸安区政府、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在专题询问现场,咸宁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围绕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的监督监管、销售经营等方面的问题犀利发问,被询问的各单位相关负责人一一作出回答。问答来往间,既有观点的交锋碰撞,也有中肯的意见交流。
咸宁市应急管理局局长 郑耀英:这些问题是我们工作上的问题,暴露出我们工作上的缺陷,我们将认真梳理,确保条例起到预期效果,让人民群众满意。
咸宁市公安局局长 肖天树:根据市人大的要求,真正体现我们牵头单位的担当,同时探索实行买卖烟花爆竹实名制,确保全天候监控和全流程监控。
专题询问作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方式之一,针对特定议题,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问答,直击社会热点,扩大了公众的参与度,比一般询问更有刚性和制约力。近三个小时的询问和应答,问出了责任承诺,更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心声。
咸宁市人大代表 洪德回:询问是人大监督的一个方式,作为人大代表对法律执行情况我们更关注,这次专题询问也找出了他们(职能部门)的不足。
咸宁市人大代表 朱晓明:这次提问专业性很强,针对性很强,反映了基层老百姓的呼声,通过专题询问活动充分发挥了一线代表履职尽责的重要作用。
咸宁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专题询问是人大常委会行使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职权的一种重要形式。此次专题询问直面问题,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为地方人大充分发挥立法、监督职权,为法规实施和人大监督工作做出了探索。
咸宁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晓武:通过专题询问,进一步推动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解决我们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对专题询问中有关问题落实情况进一步听取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
荆楚人大:立良法保障善治 助推经济发展
高质量立法是法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支撑。2016年,黄冈市取得地方立法权后,3年制定出台5部地方性法规,极大提升了地方治理法治化水平,彰显了黄冈的红色,增添了大别山的绿色,来看革命老城的蝶变。
留住记忆 传承基因
黄冈市立法保护革命遗址遗迹
在红安革命旧址群,一栋栋青砖民房正在修缮。走进旧址内部,地坪漆还没完全干透,修旧如旧的风格还原着当年的生活图景,穿越过那段烽火岁月,散发出古色古香的韵味。
黄冈市红安县八一村党支部书记 秦红利:以前在没有这个条例没出来之前,基本上就处于荒废状态,以前破败不堪,上面的瓦啊什么的东西已经断了。
如此大的改变,缘于2017年8月25日,黄冈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黄冈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据统计,黄冈市有革命遗址遗迹792处。其中大多数文物属于徽派建筑,面临每年都需要检修的现状,如何让遗址遗迹持续散发革命教育的光芒,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黄冈市红安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孙雪丽:(法规要求)政府要对革命遗址遗迹所需要的资金要进行保障,我们所有的县级以上文物建筑保护单位都是实现了岁修,总共是聘请了108名文保员,由专人进行看护。
立良法保障善治 助推经济发展
立法破题、监督跟进。随着《黄冈市违法建设治理条例》《黄冈市城市市容和卫生管理条例》等城市精细化管理息息相关的法律条例出台,黄冈的市容市貌得到了极大地改变。
截至2019年8月,市区新增违法建设119起,与2018年同比下降56.4%,黄冈在法制人大建设的道路上,改革创新,立法结合区域实际,作出具体规定,打通了上位法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实在在解决难题。
黄冈市城市执法委综合执法第一大队大队长 龙志敏:(立法后)我们有法可依了,对我们一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可以说底气更足了。
黄冈市城管执法委党委委员 副主任 贺群新:(我们)在市人大的指导下,结合这两部法律的实施设立了巡回法庭,包括我们日常的重大的执法活动,还有我们律师随队执法,随队给我们提供法律支撑。
2016年1月1日起,襄阳、宜昌、荆州等12个市州开始行使地方立法权。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机会和便利条件,来知晓立法情况,参与立法进程,表达立法意愿,汇集立法智慧,监督立法工作。黄冈市人大常委会秉承开门立法,立法为民的理念,探索立法机制,确保法规真正立得住、行得通。
黄冈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 江海松:(在)平时的监督工作或者是执法检查发现了一些问题,从这些方面着手,小切口地进行了立法的巩固。做得不够的,我们会发出我们的审议意见交给政府及时办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这些方面持续发力,通过高质量的立法助推黄冈高质量的发展。
历史钩沉:
全国首部《人民代表大会辞典》出版
1992年,全国首部系统介绍人民代表大会理论与实践的工具书----《人民代表大会辞典》正式出版,在全国发行。今天的《历史钩沉》,我们为您讲述这个全国首创背后的故事。
88岁的彭岚当年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作为《人民代表大会辞典》的主编之一,他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形。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 彭岚 88岁:什么叫人民代表大会?什么叫人民代表?什么叫监督?什么叫决定重大事项?当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刚刚建立,找人民代表大会相关词汇没有根据,我们人大常委会干部决定做个辞典出来。
随后,湖北省人大常委会联合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广泛收集资料,认真讨论研究,花了三年时间,编纂该辞典。最后,提到该由谁来题词时,大家犯了难。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 彭岚 88岁:我就说找彭冲,他(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我就让(当时的)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找北京人大的秘书长,找彭冲题词,彭冲看到后就题词了。
1991年7月7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在回信中写道:刘政同志,湖北条幅题书名已写成,送你转交。7月12日,彭岚收到刘政同志的亲笔回复信。
1992年,《人民代表大会辞典》出版后,反响强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分别刊发、播发报道,给予关注和肯定。《光明日报》在报道中提到:第一,创新性。《人民代表大会辞典》是第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人民代表大会理论与实践的工具书。第二,全面性。该书共收辞目二千余条。内容涉及人民代表大会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方面,分为总类、国家机构、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和工作人员、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会议、职权、沿革及附录等十一部分。对于推进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和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彭岚老人回忆起那段拼搏时光,虽然艰辛,但非常值得!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 彭岚 88岁:当然值得,因为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原来大家都觉得它是一个老同志养老的地方,是一个安慰性、照顾性的光荣称号,这本书就把这种观念打破了。它不是光荣称号、它是干事的,它是立法、管法的,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这两条离开人大不行。
《人民代表大会辞典》的出版,对普及人民代表大会知识,做好人民代表大会各项工作都有积极意义。这个全国首次也是65年来,湖北省人大工作不段开拓创新的缩影。
感谢收看本期《人大聚焦》,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