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电视广播 >> 文章详情

《人大聚焦》第七期 | 湖北“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取得初步成效 促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19-08-30 07:46   [收藏] [打印] [关闭]

百姓视角,关注人大!欢迎收看由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湖北电视综合频道承办的电视节目《人大聚焦》。

人大要闻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

8月26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按照“四个对照”“四个找一找”要求,深入查摆检视问题,深刻剖析问题原因,明确今后的整改方向和措施。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玲主持会议并作总结。

会议强调,要以民主生活会为契机,筑牢信仰之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强化担当作为,切实改进作风,全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地生根,使每一项立法、每一项决议决定都体现和维护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增进人民福祉。


省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公开征集2020年立法计划项目

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立法质量,秉持立法为民理念,湖北省人大常委会自8月21号起至9月30号,向全省公开征集省2020年度立法工作计划项目建议。

征集内容及范围包括围绕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省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的决策部署,聚焦我省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高质量发展、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主题,提出立法计划项目建议。

任何单位和公民都可以通过电子邮箱等方式提出立法项目建议,也可以拨打电话027-87237577进行咨询。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法规工作室立法规划与法规实施监督处 金明涛:立法为民、开门立法是省人大常委会一贯坚持的立法原则,2020年度立法计划编制会充分尊重社会公众意见和建议,从立法源头上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监督在线

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取得初步成效 促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是我省人大监督的特色品牌之一,今年活动的主题是“依法加强监督管理,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自4月份活动启动以来,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明察暗访、媒体集中采访等方式,推动了一系列问题整改,有效提升了我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今年5月,省人大常委会组织专班人员,赴全省13个地市州进行明察暗访,对各地《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督察,形成了问题整改清单。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涂胜华:边检查边督促整改,检查以后要求各地整改落实到位,进行反馈。

以天门市为例,针对未落实基层防疫员防疫卫生津贴、个别乡镇中心发现过期疫苗等问题,天门市执法人员依法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整改,及时组织开展全市过期疫苗排查工作。

天门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 陈亚兵:(我们会)定期或不定期地来对他们进行检查,养殖档案所涉及到的记录内容总共有12项,包含了它的免疫、调入、调出、疫苗的使用等等方面,如使用了一些超范围用药的话,我们将依照法规进行查处。

同时,动物检疫部门还要求对养殖场监管实施建档可追溯,建立屠宰场监管责任清单,要求出厂猪肉产品必须有“两证两章”。针对市民担心的养殖过程中病死畜禽流入市场问题。目前,我省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运用可视监控系统设备、运输车辆GPS定位系统和摄像监控系统等,确保病死畜禽运输、处置全流程可管可控,并对收集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记者现场用手机登陆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平台,通过这个app就可以看到收集人员的行车轨迹,动物卫生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这个程序来了解到病死畜禽的收集入库情况,从而防止病死畜禽流入市场。

天门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徐毕敬: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活动,有力的促进了我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市)创建工作。

我省发布《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意见》

明确监管责任及监管内容

今年是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的第九年,针对今年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形成的《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问题整改清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日前,专门出台了《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意见》,《意见》要求落实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和畜牲生产、屠宰、加工、经营等从业者的防疫主体责任,《意见》要求建立全链条、全周期、全覆盖、可追溯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体系。《意见》提出每个乡(镇)派驻2到3名动物卫生监督人员,原则上3到5个行政村至少配备1名乡村防疫人员,对县及以上动物防疫执法部门的工作和业务经费、基层防疫人员的收入作了明确规定。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涂胜华:包括基础设施和人员保障、经费保障以及工作要求。有些具体的意见出台了很多干货,对我们今后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动物防疫条例的贯彻落实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守初心 担使命 学榜样 勇担当

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创新形式 促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创新形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学习活动,机关青年踊跃参与,活动成效显著,并得到省人大常委会领导的批示和肯定。那到底有哪些创新之举?一起来看!

“人大青年读书”:在朗读原著中坚定理想信念

游金霞是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青年干部。此刻,她正通过手机录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朗读录音。每周,她都会和其他青年一起,上传录音到有声书APP软件,在朋友圈分享,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心得。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法规工作室综合法规处青年干部 游金霞:通过将政治理论学习与新媒体时代的阅读方式相结合,形式更加新颖活泼,将政治理论学习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极大地推动了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另外,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青年工作委员会还通过每日微信分享、每季度“青年读书沙龙”等活动,让青年们聚精会神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找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坐标,激发敢于担当、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听离退休老干部讲初心 激发青年使命担当

同时,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青年工作委员会还组织12名青年志愿者,分组看望慰问机关离退休老干部,开展“听离退休老干部讲初心”和困难离退休干部帮扶活动。91岁高龄的东明老人是省人大离休干部,讲起自己入党初心,往昔工作岁月,他侃侃而谈。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离休干部 东明(91岁):当时我的思想也很简单,共产党好,共产党不欺压老百姓,还给老百姓干实事,我就跟着共产党干革命。那时候60年工作单位换了20多个,听从党的安排,革命干部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几十年来,东明老人始终坚持边学习边工作,不忘初心,对党忠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是他一生永不改变的信念。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离休干部 东明(91岁):我虽然老了,我在这个奔跑的路上好好学习,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

东明老人质朴、纯粹的语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青年,也激发起青年守初心、勇担当的使命感。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处青年干部 邓凯锋:非常受触动也十分受教育,要跟东明老主任学习,要坚持跟党走。工作这么多年以来先后换了20多次工作,但是他从来没有跟党提要求,背起行囊就出发,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在新时代要做得更好。

“青年读书沙龙” :学习身边典型 焕发奋斗激情

青年读书沙龙,是每季度机关青年的思想交流盛宴。在8月的活动现场,侯必博、万方、徐冰3名青年优秀共产党员交流了学习工作经验,7位青年干部职工分享了“一章三书”学习体会和志愿服务体会。通过学习身边典型和读书分享交流,青年干部们备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接下来,会更加努力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办公室青年干部 袁高峰:他们很纯粹的那种工作思维、他们饱满的工作热情,能够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更多的促进。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法规工作室经济法规处青年干部 朱天恩:我们在立法的过程当中要更多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更好地做好立法工作。


代表风采

张立:牢记人民重托 全心全意为群众做实事

省人大代表张立是荆门京山市罗店镇马岭村的“当家人”。多年来,他心系群众,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让落后的家乡大变样,成为省级宜居村庄,绿色示范村!

一大早,张立拿起草帽,开始在村里忙活。在田间地头,他帮乡亲除杂草,了解产业发展状况;在休养所,他看望老人,询问老人们是否吃得好,住得好。每天,张立都要像这样在村里走上几圈。

湖北省人大代表、荆门京山市罗店镇马岭村党支部书记 张立:向上反映传达人民群众的呼声,向下传达中央的指示精神。我们作为一个桥梁,一定要知道他们的所思、所盼、所想,然后针对性地去工作。

张立曾教过书,当过兵,做过公务员,最终辞职下海,在生意圈闯出了一片天地。虽然拿着百万年薪,但日益衰落的家乡成了他心上绕不开的结。2012年,张立叫上另外8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一起重回故土,投资建设新农村,带动贫困户脱贫,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们为“九马回槽”。

湖北省人大代表、荆门京山市罗店镇马岭村党支部书记 张立:虽然出去了,然后又回来,没有丢掉农民的本色,(村民)同我们一起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大潮中。

经过走访,充分听取村民意见之后,张立从实际出发,探索“马岭模式”,他首先提出“村民股东化”,成立合作社,村集体以资源入股,村民以现金和土地两种方式入股,村民全部变成股民,按比例分红。经过反复的考察论证,研究试点,张立带领马岭村发展反季节蔬菜、稻鳖混养、黑山羊养殖等产业,并尝试乡村旅游特色项目。马岭村人均年收入从2011年的5960元跃升到2018年31000元。

村民 许先英:感谢张书记,我在这个地方做每年(收入)接近三万多元,跟以前种田比起来,那是天壤之别。

张立同事 许德超:起早贪黑,他这个人的身体越来越瘦,他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己家里一样在管。

面对大伙的肯定,张立说,作为人大代表,本就该心系群众,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实事!

张立:牢记人民重托 全心全意为群众做实事

作为省、市两级人大代表,张立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建言献策。不断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五年来,他先后在湖北省、荆门市省市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关于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助力乡村振兴》《关于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扶持补贴力度》等32条建议,均得到了较好办理落实。2018年,在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张立提出了《关于解决应城212省道封堵造成京山群众出行难问题》,被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列为重点建议,短短八个月时间,危桥改造顺利完工,22万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解决。

接下来,张立将继续关注乡村振兴,反映人民群众心声。

湖北省人大代表、荆门京山市罗店镇马岭村党支部书记 张立:人民选我当代表,是人民对我的信任和厚爱,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努力,我们要不负选民的重托,为选民多做好事、多做实事。

念及乡情,心怀感恩。省人大代表张立在“舍”与“得”之间的选择无愧于心。他投身乡村振兴的大潮,创新管理模式,在短短八年时间里,让昔日落后村庄开启了“幸福马岭”的新生活。正是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谋利益,用行动践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