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电视广播 >> 文章详情

《人大聚焦》第四期 | 《湖北省反家庭暴力条例》实施,遭遇家暴如何依法维权?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19-07-12 07:23   [收藏] [打印] [关闭]

百姓视角,关注人大!

欢迎收看由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

湖北电视综合频道承办的

电视栏目《人大聚焦》

人大要闻

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  从初心中汲取前行力量

7月1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纪念建党98周年大会召开,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处党支部等7个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侯必博、胡灵芝等10人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宋启华、孙爱萍等6人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玲为大家讲党课,强调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看家本领和首要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责,在推动人大事业发展中争当先锋模范。

湖北省人大办公厅信访办公室副处长 王新楚:以共产党人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努力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湖北省人大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党委办公室主任 李邦恒:作为新时代的人大工作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严格要求,敢于担当负责。

立法观察

《湖北省反家庭暴力条例》实施 专家详解亮点

反对家庭暴力,共建和谐家园,今年3月29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湖北省反家庭暴力条例》,自6月1日起正式实施。那这部法规的出台,对家庭暴力的预防和处置都有哪些规定,大家在遭遇家暴的时候又该如何更好保护自己呢?

今天,我们也请到了两位专家,他们分别是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委副主任委员万学斌、省人大常委会法规工作室综合法规处万莎,欢迎两位!那针对这部法规,咱们的观众朋友们都有哪些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市民遭遇家暴该如何依法维权?

湖北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万学斌:第一条渠道是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直系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求助。第二条渠道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条例明确要求,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并做好处置工作。第三渠道是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用人单位须把“反家暴”纳入员工行为规范

湖北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万学斌: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反家庭暴力纳入员工行为规范,及时做好本单位人员家庭矛盾的调解工作、化解工作,对家庭暴力加害人及时地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什么是人身安全保护令?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法规工作室综合法规处 万莎:我们强制报告制度就是针对两类人,一类就是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还有一类就是精神病患者。因为工作职责有接触的一些单位和组织,包括幼儿园、学校、社会福利机构。在接触这两类人群的时候,如果发现了他们遭受或者是疑似遭受家庭暴力,就应该向公安机关报警。

聚力脱贫攻坚

激发基层人大活力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年是湖北省开展“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的第三年,如何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湖北省各级人大代表主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履职尽责,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创新开展工作。

泉口村,是黄石市阳新县的东大门,和名字不同,这里并没有潺潺流水。

黄石市阳新县洋港镇泉口村村民 陈力:我们山上到处都是小煤窑,有时候下雨的时候放的水都是黑不溜秋的,港、河边上都没有一条鱼。

这是以前村民们眼中的泉口村。2013年,该村被列为“省级重点贫困村”。在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泉口村党支部书记陈迪强走访贫困户,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就业,并以“零投资”方式扶持贫困户种植花菇。同时,作为人大代表,他积极履行职责,倾听群众呼声,提出建议。

湖北省人大代表、阳新县洋港镇泉口村党支部书记 陈迪强:针对贫困户这一块,我就对阳新县人大提出了实行对比食用菌产业进行补贴,阳新县政府重新出台了,让贫困户种植一个菌棒,每个菌棒补贴一元钱。

目前,洋港镇已有菌棒生产基地1个,香菇种植基地6个,共267亩,直接带动农户就业650人,其中贫困户280人,350户贫困户参与种植,200名贫困户入股分红。

阳新县洋港镇下墨村村民 柯昌银:我觉得在这里工作还可以,年收入每年大约三万元钱。

如今,泉口村由过去的“省级重点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县有名的“产业强村”。在“聚力脱贫攻坚 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还有不少像陈迪强这样履职尽责的人大代表,他们心系群众,通过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等途径带动贫困户脱贫。

阳新县洋港镇人大代表 柯亨安:我作为一名基层代表,希望带领全村群众把荒山变为绿山,黑色经济变为绿色经济。

湖北省人大代表 刘少兰:健康扶贫也是重要的一块,一年多来帮助了160余名患重大疾病的贫困患者,筹款600多万,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得到医治,身体健康才能脱贫奔小康。

今年“聚力脱贫攻坚 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启动以来,阳新县人大常委会率1300多名人大代表,积极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作用。目前,全县85个代表小组均已完成了第一轮的小组活动,县级代表参与率达到了92%,镇级代表参与率达到了95.8%,通过集中接待和入户走访基本实现了贫困户见面全覆盖,确保“代表行动”活动取得实效。

阳新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 徐美兰:阳新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六抓六促”,让代表跑起来,让部门动起来,让氛围浓起来,搅活了基层人大这方静水,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看病难等现实问题,全力推进阳新如期脱贫摘帽。

代表风采

余培军:我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满意

省人大代表余培军被称为新时代的“时传祥”,22年来,他扎根下水道清淤一线,下窨井清理淤泥、跳粪池掏除杂物,与苦、脏、累为伴,和铁锹、粪耙同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七月,骄阳似火,酷暑难当。下午两点,余培军正和同事在潜江市育才路散发着恶臭味的排污管道沟里清理淤泥。近40度高温下,他穿着厚厚的下水裤,爬在下水沟里看管道内的情况。

像今天这样清理排污管道淤泥,余培军已经干了22年。在以前,没有清淤车,清理下水管杂物只能靠人。余培军每次都是第一个跳入充满刺鼻氨臭味的窨井内,用手把那些腐烂变质的沉淀淤泥,一坨坨地往外抠。每次忙活完,余培军浑身上下都沾满臭水和污泥。他说,虽然辛苦,但每次看到居民们满意的笑脸,他心里就觉得很值!

湖北省人大代表 潜江市人大代表、市政工程管理局副局长 余培军:我是基层一线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做百姓的贴心人,从我的本职工作中,下水道清淤 、窨井井盖的更换,让城市更加美丽、更加干净。

除了日常清淤,每年汛期,排险任务更重,突如其来的暴雨,常常让他们进入紧急备战状态。

余培军曾是一名坦克兵,转业到地方后,走上清淤工作岗位。凭着韧性,余培军硬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获得了许多不平凡的荣誉。22年来,他平均每年下井清淤400多次,疏通下水道200多万米,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代表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余培军的同事 胡修海:我们认识余队二十多年,但是现在是身为副局长,都是以工人的身份战斗在一线。

余培军的同事 王修祥:事故现场有齐腰深的水,他也顾不着腿伤,小腿都发肿,但是他都顾不上这些伤病。

作为省、市两级人大代表,余培军积极履职,反映群众心声,用心为群众办实事。为了督促私家车违停导致抢险工程车无法靠近排险现场问题的解决,在2018年潜江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余培军联名其他代表一起提出了《关于解决潜江市城区停车难问题的议案》,连续两年被列为督办重点,一批免费公益性停车场陆续建成开放。

潜江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梁金平:人大代表提出来以后,(潜江)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在投入上、在人力上都给予了重点支持,2018年我们建成了三座大型停车场,都是对公众免费开放,今年2019年将建设八座公益停车场。

余培军说,接下来,他将继续坚守岗位,认真履职,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和代言人。

余培军常说“脏了我一人,洁净千万家”。正是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才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钦佩,也展现了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