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媒体聚焦 >> 文章详情

湖北日报 | 从2024到2025,奏响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奋斗华章 我国发展没有闯不过的难关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25-03-06 09:47   [收藏] [打印] [关闭]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我国发展历程很不平凡。一年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决心和信心。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制定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专项措施,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

落实和优化休假制度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顺利收官

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350亿元

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强化超长期贷款等配套融资,加强自上而下组织协调,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进一步扩范围、降门槛,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

●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统筹调配机制

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加快组织实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

●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

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

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开展中央部门零基预算改革试点,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积极稳外贸稳外资

●稳定对外贸易发展

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支持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大力鼓励外商投资

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形成一批示范性合作成果

●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

持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

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

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

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有效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

●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坚持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完善和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优化考核和管控措施,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支持打开新的投资空间

●积极防范金融领域风险

一体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综合采取补充资本金、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方式分类化解风险

着力抓好“三农”工作

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

严守耕地红线,严格占补平衡管理

●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提高监测帮扶效能,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扩大整省试点范围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

●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

科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推进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强化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畅通参加社会保险渠道

●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等战略

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

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

要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各类资金资源统筹支持力度,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用足用好稳岗返还、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

●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进编制动态调整,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完善薪酬制度

●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实施好个人养老金制度

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推动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本版文字均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