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媒体聚焦 >> 文章详情
[迎“两会”说巨变]信息化产业飞速发展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吃饭,喝水,打手机”,有人这样勾勒老百姓在信息化时代的生活常规。而对许许多多的湖北人来说,拿出手机,就会自然想起湖北移动。
盘点荆楚经济大局,湖北移动亦不得不说。
一边充当着全省纳税“重量级选手”,一边引领着社会信息化大潮。5年间,移动公司丰富着湖北人的生活,也实现了自身的振翅腾飞。
不断上升的经济运行图
2002年,营业收入44亿元,税收6.8亿元;
2006年,营业收入90亿元,税收10亿元;
2007年,营业收入预计突破100亿元,纳税额将再次刷新。
5年,湖北移动公司累计为国家创造税收超过40亿元,纳税额一直位列全省前5。
一年一大步,湖北移动效益指标年年攀升。
一年一大步,移动特有的笑脸工章戴到了更多人的胸前。从营业厅、合作网点到客服中心、乡镇基站……湖北移动为5万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一年一大步,湖北移动通信市场热情如火。近200家信息服务商与之签约合作,从业人员2000多。NEC、多普达、波导等手机终端生产商闻讯而至,荆楚各地手机市场日渐兴盛。
在经营规模不断扩展的湖北移动周围,一条通信信息产业链正悄然延伸。
牵引工业化的火车头
湖北要崛起,寄重托于新型工业化。而新型工业化,关键在信息化。
用信息化牵引工业化,移动一直以此为立业之本。
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价值一直被世人看好。然而曾经有那么一些年份,由于种种因素,长江的通航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这些制约因素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航运信息的传递和航道的信息化管理不尽如人意。2005年,闻此讯息的湖北移动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航运总公司签约合作,启动“数字长江”建设,将其作为向世人展示信息化魅力的机遇和大考。
经过精心的数据收集、系统研发和课题攻关,短短一年时间,湖北移动向有关单位拿出了一套集语音、数据通信信息服务在内的一揽子信息化综合服务方案。
GPS“船舶监控调度系统”让长航集团的运输船舶调度变得轻松简单;“航标遥测监控系统”打造的数字航标擦亮了船只的“眼睛”;“客渡轮GPS监控系统”则让水上旅行更加安全惬意……
长江——这条历经沧桑的母亲河在信息化浪潮激荡下,显得生机盎然。
有着130多年历史的长航,因为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轻松地飞上“世界内河第一”的宝座。
数字武汉、数字武钢、数字三峡……5年来,湖北移动的数字化方案让笨重的机器变得轻灵,让繁复的过程变得简单。在移动公司创造的信息化平台上,许多企业成本骤减,竞争力大大提升。
移动创造新生活
无论在山谷还是湖心,无论在电梯还是地下室,看到手机上满格的移动信号,你也许会增加一分自信。
有了这条通道,你可以随时随地联络电话那头的爱人、亲人、朋友,传递情感,实现愿望和梦想。
有网络,就能沟通;有沟通,就有无限的“我能”。
为了一张精品网络,2003年至2007年,湖北移动累计投资120亿元(其中农村投入超过50亿元)用于网络建设,打造成了一张覆盖全省98%以上人口的通信网络。
除融入新农村建设、不断覆盖空白点,湖北移动还在已覆盖地区锲而不舍地找“盲点”,提高网络质量。同时,遍布全省的6000多个服务网点直接面向消费者,提供便利,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享受时尚生活的同时,消费者还真切地感受到,这些年手机资费一年比一年低了。据统计,5年来,湖北移动资费降低了56%。
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暑期勤工俭学岗、为下岗劳模提供就业岗位、为城运会、八艺节加油……多年来,在自身成长的同时,湖北移动不忘让社会、让弱势群体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履行着一名企业公民深沉的社会责任。(记者 熊家余曾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