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媒体聚焦 >> 文章详情
专家、代表委员畅谈居民养老农民工等民生保障问题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统筹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于“幸福湖北”的阐述中,各种民生保障的内容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这些内容共指同一个核心: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更加安全、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专家访谈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冯桂林
民生保障要攻关克难
留住大学生别忘农民工
湖北的社保基础比较差,但我省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抓得很紧,尤其近5年来的加速发展,才有了目前的成就。从农村到城市,社会各个阶层都能明显感受到湖北社保体系正在完善。
我省快速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这两年医改政策不断推出,但如何让普通居民看得起病,还未完全解决。新农合让许多农民感到满意,但同时,农民群体中的一部分——农民工群体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较低。他们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但他们在城市的医疗费用未完全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如果生病,往往回乡看病才能报销。对于他们而言,新农合所提供的保障力度有限。
另外,湖北是教育大省,大学生数量多。大学毕业生工作后,没有能力买房,生活压力大,没有保障感。武汉能否出台一些政策,一定程度上帮他们解决住房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代表委员建言
省政协专职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王建华:
居家养老平台需助力
我省社区居家养老平台尚未形成,资源整合不够,专业人才缺乏。大多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模小,数量少。许多地方缺乏建设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的场所。比如武汉市1400多个社区,仅有160个社区养老中心。
因此,建议政府强化政策支持,就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用地、财政资金安排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同时降低门槛,让更多高龄困难老人享受政府买单服务。
民众期盼
朱江华63岁(汉口新华下路退休工人)
人年纪大了,血压高,多年来都靠药物控制,在武汉还好,有医保可以用。但我的儿女都在外省生活,每年都要到儿女家去住几个月,到了外地医保就不能用了,买药、看病都要自己花钱,很不方便,希望医保能够全国联网一卡通用。
王玉梅58岁(友谊大道秦园居社区)
我每个月的退休金从2004年的700多块涨到现在1700块了。我只有一个孩子,除了自己的积蓄,以后可能还需要孩子补贴一些生活费。希望养老金的增幅能和物价的涨幅挂钩,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为子女减轻负担。
部门回应
省住建厅: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约120万套
过去5年,我省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92万套,竣工51.5万套,解决了一批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继续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约120万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3.45万户,使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20%左右。
省教育厅:让所有的孩子都“上好学”
教育发展进入了“优质教育”阶段,质量问题成为核心问题,未来几年,我省教育要继续解决“上好学”的问题。一是办好学前教育,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适用的幼儿园。二是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确保全省所有县(市、区)在2015年底以前通过国家相关验收。三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四是深入实施湖北“2011计划”,搭建校企校际协同创新平台。
省人社厅: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54万
“十二五”期间将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154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国家试点范围内参保率达到85%以上;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31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
省卫生厅:力争居民健康指标国内先进
未来几年,我省将加快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力争人民群众医疗卫生保健水平和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重点推进国家和省、市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省三级医院达到130家,千人口病床达到4.5张;不断完善城镇居民、城镇职工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新农合市级统筹实现全省全覆盖。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