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媒体聚焦 >> 文章详情
武汉宜昌襄樊三城发力 引领“两圈一带”战略实施
荆楚网消息(记者陈凌墨 杨磊 叶宁 关前裕 刘利鹏)省长李鸿忠作《政府工作报告》说,“全面推进‘两圈一带’战略实施”。“两圈”分别指——以武汉为龙头的武汉城市圈;以宜昌、襄樊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为支撑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武汉、宜昌、襄樊,我省的三大城市,在力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将有怎样的进一步作为?昨日(1月26日),记者分别走进这三个城市的与会代表团,并录下三市书记、市长的心声。
武汉市市长阮成发——发展的态势非常好
昨日(1月26日),在省长李鸿忠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出“全力支持武汉市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昨日(1月26日)下午,武汉市市长阮成发结合报告说到武汉过去的一年,并畅想充满希望的新的一年。 阮成发说,省委、省政府对武汉市高度重视、关怀,武汉的重大战略,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确立,武汉新港、大东湖水网等,罗清泉书记和李鸿忠省长都亲自过问,“这些都让武汉备感温暖”。 他提到,去年武汉市上下齐心,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经济总量在继超过南京后,去年再度超过宁波、成都,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5,与此同时,和杭州、青岛的差距也在缩小。 阮成发说,全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增长1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等。“武汉要为湖北快速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阮成发展望说,现在,武汉市的发展态势非常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获批,让全市振奋,武汉的一些高校相继在召开大会,表示要抓住机遇发展。他最后说,武汉将在快速发展中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自主高新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襄樊市委书记唐良智——4年内实现GDP翻番
“襄樊只有铆足了劲冲,实现跨越式发展,才配得上省域副中心的定位,我们对此满怀信心。”昨(1月26日)晚8时,在襄樊市人大代表团驻地接受采访时,襄樊市委书记唐良智信心十足。 唐良智说,襄樊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在全省“两圈一带”发展战略格局中有重要地位,市委、市政府确定将襄樊建设成中部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成全国重要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区域旅游集散地、目的地这一战略定位。 面对去年突来的金融危机,襄樊市结合本地实际,及时研究出台帮助企业克服暂时困难、减轻企业负担的措施,一手抓保存量,一手抓招商引资保增量,把促发展落实到各个具体项目上。 百亿园区、百亿产业,百亿企业这“三个百亿”工程,快速形成了一大批新的增量,对经济增长起到强力支撑。谈到保增量时,唐良智说,项目开展得好与快并不矛盾,襄樊高新区对每个有意向的项目都会从大方面把握,关注这个项目是否具有成长性。 唐良智说,金融危机是襄樊“弯道超车”、奋力追赶的契机,在新的“十二五”规划来临之际,要抓住时机实现4年内GDP翻番的目标。
宜昌市长李乐成——“宜荆荆”建城际铁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在抓好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同时,逐步形成“宜荆荆”(宜昌、荆州、荆门)、“襄十随”(襄樊、十堰、随州)等新的城市群。 “如果说‘省域副中心’是城市的功能定位,那么‘宜荆荆’城市群的提出,则是对这一功能定位的进一步完善。”昨日(1月26日),宜昌市市长李乐成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发展城市集群,是加快城镇化进度、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 李乐成说,目前,宜昌、荆州、荆门已经形成“一小时”经济圈,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已展开了不少合作。 “这种融合的程度还远远不够。”三地正在谋划修建城际铁路,并已写进“十一五”发展规划。此外,在旅游方面也在谋求合作,将宜昌、荆州、荆门的旅游资源打包整合,以增加吸引力。“如此一来,游客选择一个旅游产品,既可欣赏宜昌的自然风光,又能领略荆州、荆门的人文历史风情,可实现三地共赢。” 李乐成认为,“宜荆荆”城市群,并不仅仅局限于宜昌、荆州、荆门这三个城市,而是要通过各城市间的互融互通,形成城市经济综合体的辐射效应,通过城市群的发展,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