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媒体聚焦 >> 文章详情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2011如何打好“十二五”开局战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11-02-21 08:27   [收藏] [打印] [关闭]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年、开局年,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年、关键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扎实做好2011年工作,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关键词扩大消费需求

提高职工和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加快农村配送中心和城市社区购物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新型消费业态。着力打造以“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为核心的商业综合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00亿元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2个百分点。

关键词投资合理增长

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优先保证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确保全省信贷投入稳定增长,充分利用企业债券等多种融资渠道筹集发展资金。

关键词物价与保障

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重要生活必需品储备专项补助资金,积极开展“农超对接”,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完善价格补贴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关键词惠民生

深化“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支持和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送戏、送书、送文化下乡活动。突出荆楚文化特色,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力争“五险”参保人数达到4386万人次。抓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有效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做好丹江口库区移民内安后靠及搬迁复建工作。

关键词社会应急机制

抓好综合试点,提高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依法做好全省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建立健全社会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夯实消防安全“防火墙”,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建设和全国食品药品安全试点省工作,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努力建设食品药品安全强省。健全信访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开展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试点。

关键词新兴产业

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襄阳、宜昌高新区创新发展。抓好省级高新区培育工作,重点建设10个左右的国家和省级高新区。力争建成20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

关键词灵秀湖北

广泛开展“灵秀湖北”主题宣传活动,编制实施高铁、城际铁路等拉动旅游发展的对接规划。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加快数字湖北建设。尽快实现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

关键词优化城镇布局

适度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抓好100个重点中心镇和100个生态文化旅游特色镇创建工作,努力实现都市圈和大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三个层次协调发展。

关键词外贸出口

加强外贸主体培育,力争新增有出口实绩的企业300家。推进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建设,促进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武汉出口加工区协同发展。提高口岸一体化运作效率,将武汉打造成为中部进出口货物集散地。

关键词生态环保

推进“碧水工程”,加强“三库”、“三江”、“三湖”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积极争取生态补偿政策和项目,逐步扩大在全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范围。

关键词支柱产业倍增

组织实施“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和先进制造业振兴工程,支持现有七大支柱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实施“千亿元产业接续计划”,培育一批新的千亿元产业。推动工业园区建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产业聚集水平。继续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和商标战略,加大长江质量奖推进力度和商标集群培育力度。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

明确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发展定位,引导错位发展,重点推进九大示范区建设,在“两型”社会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深入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十二大工程”和“十大旅游区”建设,深化旅游资源整合和跨区域合作。加快江汉平原振兴崛起和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将其作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重要内容,形成“两圈”融合、“两江”响应的互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