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媒体聚焦 >> 文章详情
群众的幸福观就是公务员的政绩观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11-02-26 01:15
[收藏]
[打印]
[关闭]
(湖北日报讯 记者严运涛)“亲民首先是要爱民,只有爱民才能为民、利民和惠民。”省人大代表、武汉市黄陂区委书记袁堃说,民生无小事,件件是大事。
安居才能乐业。前川街是黄陂城根,俗称“老三街”的康乐社区、民安社区和向阳村,房屋破旧,道路破损,居民生活环境差。“要敢于趟深水,甩掉‘贫民窟’的帽子!”2007年起,黄陂启动“老三街”旧城改造,至去年底一期工程完工,1422户居民搬进新居。2008年,黄陂又在武汉市率先启动农村无力自建房屋危房改造工程,市、区政府共投入5690万元完成9.9万平方米的危房改造,2208户搬进了美观、坚固、适用的新房。
老百姓的需求,就是公务员的追求。近3年来,黄陂区解决了86万农民的安全饮水问题。针对国企改制中的遗留问题,黄陂财政每年拿出1920万元解决8000余名下岗职工的生活困难问题。
群众的幸福观,就是公务员的政绩观。造福百姓不仅要解决眼前的急难苦,更要从制度上维护群众利益,从管长远上保障群众的生活品质,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2010年,黄陂在全国首批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2万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可领100元的养老金,改变农村“养儿防老”传统,仅此一项,区财政每年补贴3000余万元。作为“打工大区”,黄陂在全国率先启动外出务工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政府每年出资150万元,免费为30万在外拼搏的黄陂籍农民工办保险。黄陂区的这一决策,获评2008年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把跨越式发展写在黄陂‘十二五’发展的旗帜上,把民生幸福落实到黄陂发展进步的热土上!”这是袁堃不懈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