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媒体聚焦 >> 文章详情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2011年履职轨迹:助推跨越发展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12-01-11 01:56   [收藏] [打印] [关闭]

湖北日报讯

政通人和的岁月,日子总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过。

去年此时,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省人大代表们用一张张赞成票,将省委的决策部署化作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

自此,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理念与决心,写在了迎风飞扬的全省“十二五”发展旗帜上。

省委的中心工作就是人大的中心工作,省委的工作侧重点就是人大的工作侧重点。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战略支点建设的总目标,发挥优势,履行职责,刻画了一幅绚丽的“路线图”。

踏着乐点起舞

——围绕省委中心工作选题

因为我省国有经济占比较大,所以制定《湖北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

因为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启动,所以开展民族区域自治法执法检查。

如同一个舞者,踏着乐点翩翩起舞。2011年,省人大常委会随着省委中心工作的节奏,优雅地旋转着“华尔兹”或是“探戈”。

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是解决湖北所有问题的“总阀门”和关键,是全省的中心工作。

“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服务大局、促进发展中责无旁贷。要紧紧围绕促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决不能游离于党的中心工作之外。”去年7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在省委人大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求。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以勇于担当的精神,以为立位,围绕省委中心工作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不断提升人大工作科学化水平。

哪些领域还需要立法填补“无法可依”的空白?哪些法规又是亟须制定的?

“在一定时间内,立法资源是有限的、立法需求却是无限的,面对取舍时,标准很简单:省委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地方立法就要跟进到哪里。”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苏晓云这样表示。

比如,2011年县乡人大要集中换届,此次换届是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省委高度重视。为此,省人大常委会专门修订了《湖北省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实施细则》,对选举法中的一些原则性规定进行了细化:

为保障流动人口的选举权,规定“外地户籍的选民,在现居住地居住满一年以上的,在取得原选区的选民资格证明或者由现居住地的选举机构确认其选民资格后,可以在现居住地的选区登记。已经参加过现居住地上一届选举的,经核对资格后,可以不再开具选民资格证,继续在现居住地参加选举”。

“监督的选题标准也是如此,对贯彻落实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情况进行监督,是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苏晓云说。

去年初,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大别山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试验区建设。围绕这一重大战略,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情况的检查。并在执法检查报告中建议,进一步提高帮扶民族地区发展的法制观念,进一步出台和落实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支持“一州两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人大还要通过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把党委的意图和重大决策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全体人民的意志,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共同奋斗。”苏晓云表示,例如支点战略、“两型社会”建设、“两圈一带”战略、“两区”建设等省委重大决策事项,有的省人大常委会已通过相关决议、法规,有的省人大专门委员会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

“人大行使人事任免权,首要的、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管干部和依法任免的有机统一。”苏晓云说,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贯彻省委的人事安排意图,依法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39人次,把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任为政权机关组成人员,为推动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在矛盾焦点上砍一刀

——省人大常委会抓住矛盾焦点立法

“立法就是要在矛盾的焦点上砍一刀。”

回看2011年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自然地想起了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关于人大立法工作的格言。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高擎立法之刀,大力砍向制约湖北经济、社会、民主、民生发展的突出矛盾焦点,处处体现湖北特色,刀刀砍中要害。

煤炭告急,拉闸限电。工业生产受牵连,居民生活受影响。作为工业大省,我省却一直面临能源匮乏的尴尬。如何解决能源“瓶颈”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省人大常委会首先将立法之刀砍向了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这个矛盾焦点,审议通过了《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

该办法对推进节能技术进步作出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节能技术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作为政府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开展节能技术应用研究,开发节能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促进节能技术创新与成果的转化和低碳城市建设。”同时,该办法还有针对性地对合理使用和节约能源问题作出规定。

如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省人大常委会又将立法之刀砍向社会和谐的矛盾焦点,催生湖北城乡规划立法。审议通过了《湖北省城乡规划条例》,这部在全国尚属首例的条例规定,“实施城乡规划应统筹兼顾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保障公共绿地、避难场地等公共空间用地,优先安排城乡交通、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卫生、防灾减灾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共审议通过12件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决定,审议批准武汉市和“一州两县”报请批准的8件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

对我省现行有效的174件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决定、决议中的行政强制规定进行了专项清理,对《湖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等16件地方性法规进行了集中修改,使地方性法规与上位法相衔接,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适应,维护了法制统一。

真监督不含糊

——创新监督方式方法

去年9月28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结合听取和审议省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就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行专题询问。

16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分别就“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开工率、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怎样”、“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建筑质量”、“‘十二五’期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规划情况怎样”、“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监督管理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确保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公平公正”等36个问题,连珠发问。

此次询问过程由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现场直播,荆楚网、省政府门户网、省人大网进行全程直播。这也是我省首次直播人大专题询问。

放眼2011年,这仅是省人大常委会诸多监督工作的一项。

“真监督,不能含糊;真支持,支持到位。”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对人大监督工作的要求简洁明了。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多种监督方式,依法、深入、有效地开展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

全年共听取和审议省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专项工作报告16项,对2件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对有关机关报送的23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备案审查。

湖北是农业大省,农产品生产、加工在全国同行业中有着领军和前列位次,要使这个优势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重视和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为此,省人大常委会决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行立体监督,让全国人民“吃湖北粮、喝长江水、品荆楚味”。

7月中旬,组织记者采访团赴黄石、武汉等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活动,并要求把“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活动打造成为全省人大监督工作的一个品牌。

8月至9月,就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我省实施办法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了大规模的执法检查。由部分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省人大代表组成5个执法检查小组,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苏晓云、刘友凡、任世茂、蒋大国、罗辉的率领下,分赴全省13个市、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开展实地检查。其余4个市(州)则委托当地人大常委会进行执法检查。

9月底,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又听取和审议了执法检查报告,提出了审议意见。

“一系列的举措,就是要把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与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以及社会监督结合起来,使人大监督工作更具实效。”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王亚平说。

激活一池春水

——重视发挥代表作用

“吃水再不是个烦心事喽!”在恩施市六角亭办事处谭家坝村村民钟承容看来,这是2011年生活最大的变化。“以前吃水看天,各家各户在地上、屋顶筑个塘塘,接雨水吃,根本顾不上脏不脏,天旱还要到几公里外挑水吃。现在一拧龙头水就流出来,再不用大清早就去找水了,还干净。”钟承容说。

去年10月,恩施谭家坝村蔡家垭、钟家垭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竣工,彻底解决了蔡家垭、钟家垭6个村民小组306户2052人的饮水困难。

作为普通村民,钟承容并不知道,变化的背后有一份薄纸数张的人大代表建议,更无法细探这个建议从提出到办理,又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

恩施州农村大部分地区供水形势严峻。“听水响、看水流、吃水贵如油”是当地山区农村群众饮水困难的真实写照。“要让当地群众吃上放心水、安全水。”省人大代表胡心木、王庭斌等时刻未敢忘记自己肩负的重托。

在2011年初召开的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他们提出了《关于加快解决恩施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建议》。后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将此建议作为重点建议,由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等部门负责办理。

作为重点建议,办理情况怎样?群众是否受益?代表是否满意?

带着种种疑问,去年11月,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苏晓云又带队到恩施州现场督办。在督办座谈会上,他要求,要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早日解决好这一重大民生问题。“把好事办好办实,真正让广大农民喝上放心水、安全水。”

更广层面的政策也在积极出台。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从2011年起5年内,支持恩施州解决138.76万农村居民和32.77万农村中小学教师共计171.5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并按规定足额落实省级配套资金。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着力督办了一批重点建议:副主任刘友凡督办“关于加强梁子湖保护的建议”、副主任任世茂督办“关于支持咸宁率先建成湖北乃至中部地区低碳经济示范区的建议”、副主任蒋大国督办“关于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建议”、副主任罗辉督办“关于加快推进汉江流域荆门段水利综合治理的建议”、副主任周洪宇督办“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高新区建设的建议”、副主任林志慧督办“关于要求加大对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交通建设项目扶持的建议”……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完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机制,组织省人大代表视察承办单位办理建议情况,进一步提高代表满意率和建议办结率。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各自办理代表建议情况的报告。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以代表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轮流邀请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组织代表参加集中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全年安排代表活动160多人次。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分别审议了《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草案)》、《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办法(修订草案)》。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活力之源。现在,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正如一池春水,充满活力、激情荡漾!

记者 李保林通讯员 王艺园 王新风 周丽

省委重视导航又给力

湖北日报讯 “检验一个地方的党委是不是合格、政治上强不强、能不能驾驭全局,极为重要的是看这个地方的党委重不重视人大履行职能;检验一个地方的党委书记政治上成不成熟,要将其重不重视、支不支持人大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检验标准。”去年7月,省委人大工作座谈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指出。

此次座谈会,也是继2009年省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后又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短短两年间,省委连续如此高规格地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去年省委常委会议多次听取人大专项工作汇报。这充分体现了省委对人大工作高度重视!”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范兴元说。

去年是我省市、县、乡三级人大集中换届年。如何保证换届平稳有序进行,选好人大代表、开好人大会议、配强领导班子?一直牵动着省委领导的心。

为此省委专门转发了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做好全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举办了全省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学习班。

在省委的领导下,目前,全省市、县、乡三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已圆满结束。

省委十分重视和关注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去年曾听取了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组织拟定关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三部重要法规的报告》,对省人大常委会拟制定的《构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促进条例》、《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条例》、《湖泊保护条例》等提出明确指示意见。

省委还对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中遇到的瓶颈性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去年3月至5月,省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湖北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草案二审稿)》时,“如何理顺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如何建立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立法者。按照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意见,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就草案二审稿审议修改中的主要问题向省委作了汇报,并得到明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