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媒体聚焦 >> 文章详情

湖北省“两会”特稿: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12-01-14 01:02   [收藏] [打印] [关闭]

晴川阁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卫华 陈会君

放眼全球,东西文化阵营交锋,日趋激烈。文化崛起,时不我待。

驻足荆楚,楚汉文化博大精深,昌盛蓬勃。文化强省,舍我其谁?

2011年,我省文化体制改革成绩斐然,硕果累累。

体制改革打通经脉

打通经脉深化体制改革,如洪流汤汤,不可逆转。

2011年,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的攻坚战,从理顺宏观管理体制这个关键环节入手。

至2011年底,全省国有出版发行单位、省直电影制作和发行放映单位、市县绝大部分电影公司和电影院,完成转企改制;省广播电视台获批成立,初步实现省级广电制播分离、宣传经营两分开;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和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完成发行体制改革,荆楚网等重点新闻网站加快推进转企改制。

至2011年11月底,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省广电总台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82亿元、28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51%和27%;省广电网络新发展有线用户35万户,实现经营创收10.07亿元;长江出版传媒股份公司实现净利润2.57亿元,创集团成立以来最高纪录;长江出版传媒上市方案获批,荆楚文化产业即将迎来资本市场“第一股”。

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武汉中央文化区、东湖欢乐谷等一批现代文化产业园区,呈现强劲的扎堆效应。

精品频出捷报频传

去年12月25日起,由国家海关总署、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等联合出品的35集现实题材大戏《国门英雄》,成为央视一套首部跨年之作。

除《国门英雄》外,电视剧《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纪录片《百年辛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电影《信义兄弟》、《人在囧途》、纪录片《中国三峡》获中国电影华表奖提名……

南匈奴漫天风雪,蔡文姬一领水蓝胡服,策马扬鞭……2011年11月12日,省京剧院原创剧目《建安轶事》盛装绽放。白发苍苍的德国老人阿伯丁从观众席走上舞台,热情拥抱蔡文姬的扮演者万晓慧:“我不懂中文,但爱与生活,本不需要语言,你们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

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浓郁的荆风楚韵令人沉醉,《建安轶事》和武汉京剧院创作的《水上灯》双双问鼎一等奖。

凭借长篇小说《天行者》,刘醒龙高票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中篇小说《琴断口》、诗集《向往温暖》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文艺精品打造工程,列入我省文化建设“八大工程”。

文化惠民润泽荆楚

2011年12月31日下午2时16分,省博物馆入口处,市民李晓明夫妇带着江苏朋友老李各领了一张参观券。下午4时,省博出口的电子屏上,显示着当天免费参观人数2240人次。2011年,130万人次免费参观了省博物馆。

从2007年开始,省博物馆在全国率先免费向公众开放,省政府每年补贴3000万元。此举直接推动了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步伐。

从博物馆到图书馆,从纪念馆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一五”期间,我省列入免费开放名单的文化场馆已近百家。实行免费开放后,全省各类展馆已接待观众近千万人次,比免费开放前增长了120%。

2011年,我省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工程在全国率先启动。未来5年,省政府每年投资2000万元,补助地方“两馆”建设,解决县级公共文化设施相对落后的问题。

省委、省政府在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始终关注着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

湖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足音,似春天的鼓点,催人奋进。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