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媒体聚焦 >> 文章详情
“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引发热议
楚天都市报讯1月11日,王国生省长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掷地有声地提出:加快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成为本次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这片昔日被烈士鲜血染红的革命热土,升腾起新的希望。
吸铁石、取暖器、发动机
去年2月,省委省政府启动“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昨日,省人大代表、黄冈市委书记刘善桥用一组数字梳理了试验区东风带来的变化。
他说,去年,黄冈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是湖北省第四个突破千亿的城市,财政收入也首次突破100亿。在他看来,经济增长并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试验区的金字招牌,带来敢想、敢干、敢试、敢承担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刘善桥用三个词来形容“试验区”这个金字招牌带来的影响——吸铁石,将周边的各种生产要素吸引过来;取暖器,温暖了老区人民的心;发动机,将老区推到了跨越式发展的前沿。
绿色繁荣,绿色致富
王国生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大别山革命老区”时,提出了“特色发展、绿色繁荣”的思路。
对于王国生省长的报告,代表委员们十分认同。农工党湖北省委的委员们认为,靠“上项目,搞工业,开矿山,建城镇”来改变老少边穷地区面貌的老路是走不通的,也不能走。必须通过探索创新,走出一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美好、生态文明的新型发展道路。
绿色,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的一个抢眼词。
在来自孝感市大悟县的省人大代表李善学看来,大悟过去以“红”著名,未来将以“绿”扬名。
这位生长于大悟的企业家2009年在大悟投资新建生物质能加工厂——收集周边农民废弃的秸秆、花生壳、锯末等,制成可替代燃油和天然气的生物燃料。他说,当时花生壳60元一吨,现在上涨到了380元一吨,大悟的绿色能源发展,将成为一面旗帜。
令人期待的未来
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会列席代表戴茂荣说,农村需要改变的是村庄环境,现在一些村民“家中似宾馆,门口似牛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大别山作为我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示范区。村庄换新颜,让老区人民充满期待。
省人大代表、红安县杏花乡东风村村支书秦小平说,他们村已经村改居。社区将整体规划,有序发展。这位来自农村基层的干部告诉记者,村里去年底建起了900平方米的露天健身场,期望这里成为村民早晚活动的好去处。
他说:“我期望村里每一个人更长寿,更幸福。”
黄冈市委书记刘善桥说到未来时提到交通——通过高速路,从红安到武汉天河机场40分钟可到达,从武汉到麻城、罗田、团风等,都只有一小时左右车程;2013年,轨道交通连接武汉黄冈,从黄州到武昌洪山广场仅需28分钟。
记者杨磊 实习生刘民江 袁婧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