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交流 >> 文章详情
宜昌市猇亭区人大:勇当长江边上的哨兵
宜昌市猇亭区是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的“立规之地”,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的“首站之地”。近年来,猇亭区人大常委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勇当长江边上的哨兵,在助力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上彰显担当作为。
铁腕高效监督,推动破解“化工围江”
兴发宜昌新材料产业园拆除沿江化工装置
猇亭曾是宜昌化工产业的重要聚集地,化工在工业中的占比高达80%以上,仅沿江一公里内就建有21家化工企业。粗放的生产方式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尤其对长江造成伤害。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决策部署,区人大常委会紧跟区委步伐,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聚力破解“化工围江”。在区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出《依法打好长江大保护攻坚战实施绿色猇亭三年行动的决定》,表决通过《猇亭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明确沿江化工企业“关5改7搬9”线路图,凝聚起全区人民的思想共识和强大合力。组建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代表小组,以专业力量开展专项监督,助推“关改搬转”计划不折不扣落实。此后,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绿色猇亭三年行动的报告、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和转型升级情况的报告,开展视察调研和满意度测评,也成了年度工作的“必点菜”。在人大监督推动下,到2020年底,21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全面完成,精细化工占化工产业比重由40.6%提高到66.7%。
“‘关’不是目的,‘转’才是关键,不能自废武功丢了吃饭家伙”。“建议大力发展电子化学品和高端新材料,推动产业链整体跃升,建设能够在城市中间长期存在的高标准绿色化工园区。”围绕做好“后半篇文章”,人大代表连续五年提出议案建议27件,办结率达93%。区人大常委会将产业“腾笼换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人才引育等作为监督新方向,听取专项报告,提出审议意见,为“化工蝶变”装上“加速器”。
壮士断腕的苦换来了浴火重生的甜。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建成全省首家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全省第九个重点实验室—湖北三峡实验室、全国第二电子化学品专区、湖北首个合成生物产业园、宜昌唯一的汽车整车智造基地,高质量产业护江新格局在猇亭加速形成。
擦亮法律利器,助力全域生态修复
猇亭区人大常委会举行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会
“全区像方家岗这样的江边堆场还有几个?堆场污染问题是如何处理的?”“长江污染很大一部分来自船舶,我区船舶污染收集码头每天能回收多少污染物?有没有做到应收尽收?”今年9月,在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会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连续发问,刨根问底,让相关部门负责人如坐针毡。
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全域治理。在推动破解“化工围江”的同时,区人大连续五年聚焦大气、水、磷石膏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检查,通过实地调研、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专题询问等多种手段,持续亮剑监督,全方位查清病灶、对症下药。
紧跟全国人大步伐开展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任组长,历时4个月,召开7场座谈会,开展现场检查5次、专题询问1次,发放问卷5000余份。对17.2公里长江岸线、169个沿江排口、13家重点企业、2个磷石膏渣厂逐一摆查,发现问题31个,提出整改建议15条。探索推行“双报告(法律实施报告、执法检查报告)+双清单(审议意见附问题清单、审议意见落实情况附效果清单)+双测评(法律实施情况满意度测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满意度测评)”制度,以铁腕监督推动政府高效履职。区政府建立长江保护工作月调度机制,出台《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采取夜巡、有奖举报、顶格处罚等方式重拳执法,倒逼企业技改,增添环保设施;与三峡集团合作实施污水厂网和生态水网建设工程,扩建猇亭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全部接入污水处理厂达标处理后一个排口入江。2020年以来,猇亭段长江水质稳定达到二类标准,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以上。
督实代表议案,添彩最美滨江岸线
猇亭区灯塔广场
今年国庆节,央视新闻频道播出《江河奔腾看中国》大型专题节目,猇亭灯塔广场和424公园高调出镜,成为“以江河之变映衬祖国之变”的主角之一。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灰黑色调的砂石码头和散货堆场,而这一美丽蝶变竟源自两份人大代表议案。
2019年,廖黎明等12名区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全面加快长江猇亭段生态修复打造特色滨江廊道的议案”,被作为年度重点议案转交办理,打响了猇亭岸线修复的发令枪。区人大常委会紧盯议案落实跟踪督办,推动沿江16座码头拆除整合成6座,建成4.24公园、织布街江滩、欣欣乐园等一批岸线修复工程。
为推动岸线修复串珠成线、提档升级,在宜昌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来自猇亭的16名市人大代表又联名提出“关于加强长江岸线宜昌城区段生态修复打造特色滨江长廊的议案”,市人大常委会将其定为一号议案。交办之后,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加强长江岸线宜昌城区段生态修复打造特色滨江长廊工作方案》并加快实施。仅三年时间,从宜昌主城至猇亭的25公里长江岸线旧貌换新颜,昔日伤痕累累的长江岸线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区人大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扛牢政治责任,用好法律武器,为猇亭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重要窗口作出新贡献。(作者:张江洪 摄影:冯俊峰 谭雪娇 杨青)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