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交流 >> 文章详情
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郧西实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今年,在依法履职过程中,郧西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发展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不断改进提升工作质效,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为发展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
政治标准立起来,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论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与时俱进做好人大工作。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执行重大事项向县委请示报告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县委决策,做到县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凝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确保把县委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及时通过法定程序把县委重大决策转化为国家意志,截止目前,县人大常委会共任免干部79人次;妥善处理好人大日常工作与县委中心工作的关系,既抓好主职主业,又积极主动完成县委安排的产业、项目建设、包联乡镇等任务。参与服务马头山羊产业、生态渔业产业、中药材产业、香菇产业、天空之城、十巫北高速(郧西段)项目、土门镇小微创业园项目、招商引资、文明创建、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相关工作,为全县整体推进各项工作做出了不懈努力;自觉接受上一级人大常委会工作指导,坚持做到“同步同向”。县人大常委会在确定2022年工作要点时,严格按照全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提出的树立政治、大局、民主、监督和服务“五种意识”去谋划,确保上下工作联动取得实效。
监督工作硬起来,科学谋划注重实效。县人大常委会为发展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从选题、调研、审议,到审议意见的督办每个环节都体现于法有据。严格依法按程序办事,按照“会前调研→专题学习→集中审议→专题询问→书面督办→回访问效”的监督工作流程,直击群众关注热点,切实增强人大监督实效。为使专题询问问到点子、句句“切中要害”,县人大常委会不仅开展专题调研,而且结合代表活动,组织代表深入一线征集问题,确保问题找得实。为了确保询问效果,防止前紧后松,虎头蛇尾,县人大常委会狠抓跟踪督办工作。会后,盯住主要问题,下发情况通报或审议意见书,按照法定程序交办县政府,要求在半年内将整改落实情况上报人大常委会,对各专(工)委及时跟踪督办。不能按期落实的,必须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说明情况,由主任会议确定延长办理时限,保证问题整改实效,形成闭环工作模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完成保护长江水生物资源、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举措,郧西县人大常委会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建设和汉江生态修复工作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及时谋划,认真履行好监督职责,在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和审议《关于2021年全县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在主任会议上听取《关于汉江郧西段“十年禁捕”工作情况的汇报》等,同时组织调研组先后深入部分乡镇,通过现场察看、走访座谈、听取汇报等形式,对相关工作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为辖区内水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有力的监督作用。
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还把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医药法、矿山安全法、环境保护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汉江“十年禁捕”和教育“双减”贯彻落实情况作为法律监督重点,开展执法监督22次、执法检查2次、备案审查文件3件。此外,还将殡葬改革、医保基金、村庄编制规划、老旧小区改造、农村生态宜居、税收征管、保险行业运营等作为工作监督的重点,先后开展调研35次,撰写调研报告20余份。
代表履职活起来,民呼我应答好“履职卷”。县人大常委会将代表培训作为新一届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制订五年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通过集中办班、专题讲座,将省市专家“请进来”授课与“走出去”学习等形式相结合,促使代表在接受高层次培训中拓宽视野,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继承和创新郧西县代表履职管理品牌,对《郧西县人大代表履职积分制考评办法》进行修订,全新上线代表履职APP,为代表履职提供智能支持,进一步规范代表履职管理。
严格落实省、市人大常委会“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动要求,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聚焦于乡村振兴,着重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和中央、省委一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组织全县1258名人大代表聚焦十西高铁、十巫高速、两郧一级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食用菌(蔬菜)、中药材、茶叶、马头羊、生态渔业、木本油料等六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及重大民生建设项目,入工地、入企业、入专业合作社、入农户开展大走访,收集人民群众建议意见,并在“郧西人大网”设立“238”代表信箱,及时收集民意,搭建好社情民意的“直通车”,推进代表行动走深走实。同时,注重在农业产业基地、工业园区、文化旅游等经济文化发展的主阵地上建立专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各条战线“领头雁”作用,进一步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共建高标准代表之家16个,代表联络站88个,其中专业人大代表联络站8个,共收集建议意见229件,已解决170余件。
工作标杆树起来,固本强基展示新形象。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县人大常委会完善修订了人大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议事规则及办公室管理、部门评议办法、调研检查视察流程、自身建设等制度20余项,形成新时代人大工作规范制度体系。建立每周一工作清单制、周五工作例会制和年终岗位目标考核制,实行日清周结年兑现,充分激发机关干部队伍活力;二是加强作风建设。县人大常委会在执法检查、工作视察、专题调研活动中,坚持“不打招呼、深入一线”的方式,全面深入了解情况,务求实效;三是加强能力建设。结合支部主题党日、中心组理论学习和“岗位大练兵”活动,由人大常委会领导分专题辅导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组织机关工作人员深入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将学习融入常态化的工作中,增强依法履职能力。及时改版县人大网站,架起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发出人大声音,展现代表风采;四是加强乡镇人大建设。制订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度乡镇人大工作的通知》,在乡镇人大开展“五个一”活动,改变了过去乡镇人大开展工作心中无数的局面。现在在每年召开两次人代会基础上每季度必须召开一次主席团会议。一年来,郧西县乡人大工作亮点频出,在《人民代表报》《楚天主人》及省市媒体刊发稿件65篇,同比增长300%,有力展示了郧西人大形象。(郧西县人大常委会 周勇 周新枝)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