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工作交流 >> 文章详情

齐心浇灌文明花——咸宁市人大常委会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侧记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2-08-10 15:06   [收藏] [打印] [关闭]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当前,咸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进入到攻坚阶段,为齐心协力推进创文各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特色,聚焦问题短板,综合运用地方立法、代表视察、执法检查、代表行动、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和支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创建文明咸宁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涌动在文明创建中的人大力量, 持续引导和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创建热情,为咸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勇担创文责任,汇聚社会强大合力

文明孕育城市之美,市民共建文明城市。建设一个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咸宁,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更需要汇聚全市上下同心参与文明创建的最大合力。

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切实担负起创文责任,把创文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

今年3月3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朱庆刚带队到温泉街道办事处南昌路社区开展创文工作调研,提出要找到创文中的顽瘴痼疾,逐步提升居民文明创建意识,加快文明创建脚步。

3月7日下午,朱庆刚以一名党员志愿者的身份,来到城区浮山街道办事处银泉社区,和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第一党支部的党员志愿者一起捡拾垃圾、打扫卫生,带头开展创文志愿服务活动。

创文成为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充分发挥人大职能、提升人大形象的有力抓手。

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坚决落地“一人一片、一天一事、一鼓作气、一以贯之”四个一要求,全力推进创文工作。

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督促相关工作落实落地,汇聚全社会强大合力。就文明创建综合运用专题询问、执法检查、调研视察等多种监督手段,提升城市净与美。

6月7日,市人大常委会在十六潭公园举行以“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为主题的“6·5”环境日宣传活动暨环保世纪行活动启动仪式,动员全市各单位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共建生态文明,共创文明城市,共享绿色未来。

围绕创建文明城市各个阶段不同任务,市人大常委会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投身环境卫生整治、宣传、督查等创文一线活动,通过学习考察、提交议案建议、反映社情民意、专题调研、召开专题协调会等方式,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厚植法治土壤,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文明是城市的内在品质,法治是内在品质的底色。

市人大常委会落实市委部署,将《咸宁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和《咸宁市城市管理条例》纳入立法计划,历时一年多时间,完成了条例起草、调研、征求意见、论证评估、审议修改等工作。两部条例于去年12月21日经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今年3月31日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批准,4月26日公布,今年10月1日,两部法规将正式施行。

两部条例从酝酿到最终出台是省人大和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朱庆刚要求,要聚力法治宣传,通过组织相关部门对条例进行深入解读,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浓厚法治氛围......

5月27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城区大队通过咸宁广播电视台《法治热线》栏目,对“车窗抛物”等不文明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以及危害进行深入剖析。

7月8日,市城管执法委在咸宁法治热线栏目对《咸宁市城市管理条例》进行深入解读,就听众连线咨询的车辆乱停乱放,公共区域乱贴乱画,小区“僵尸车”、垃圾分类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市委宣传部结合条例内容,制作了一批宣传教育动画短视频,从8月2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刊播,广受好评。

在《条例》的引领下,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文明之花将盛开在每一名市民的心中,山水宜居、和谐文明的美丽咸宁未来可期!

厚植法治土壤,用法治力量护航城市管理现代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边现龙指出,制定《咸宁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既是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也是进一步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客观要求,更是固化我市多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经验和丰富成果,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迫切需要。

而制定《咸宁市城市管理条例》不仅有利于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水平,而且对于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促进城市运行高效有序,提升城市品质、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

市城管执法委有关负责人说,《咸宁市城市管理条例》是我市制定的首部城市管理地方法规,填补了执法实践中无处罚依据的空白,将成为依法治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有力抓手。

两部条例,将为进一步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常态长效机制,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法规依据,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立足“六联”活动,助力创文取得实效

市人大常委会立足“六联”活动,通过常委会领导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机关干部联系基层、党组织联系社区等方式,借力代表行动,助推创文工作。

一名人大代表就是一面旗帜,一群人带动了一城人。城市的大街小巷、犄角旮旯到处活跃着人大代表、人大干部和志愿者们的身影。

在咸安区银泉社区临近凯翔康城小区的马路边,朱庆刚正在和代表们围绕“凯翔康城小区停车难”问题商量对策。

在福泉花园和绿洲湾小区,朱庆刚实地查看内部环境和基础设施情况,详细了解物业管理、垃圾清运、停车规划等情况……

7月19日至23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领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下基层联系群众工作队,入户走访银泉社区鄂棉小区群众,在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同时,带动该小区群众参与小区管理,共建文明环境,共享美好幸福生活。

每周五下午,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志愿者都会拿起扫帚,走上街头,清除路面垃圾,开展创文志愿服务。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及各级人大代表主动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结合代表行动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提升文明城市创建质量和水平。

“小区的公共晾衣架真实用,社区为居民办了件大好事!”5月底,咸安区温泉街道花坛社区辖区内的部分小区新增了公共晾衣架,居民们看到新增的公共晾衣架后,发出这样的感叹。

4月26日温泉街道开展以“为创文添动力,为群众解难题”为主题的“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人大代表行动。当天50名人大代表以5个代表联络站为单位,分赴14小区开展走访、视察,代表们主动查找问题,收集认领群众意见建议44个,依托人大代表力量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逐步解决认领问题,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艾刚是温泉街道人大代表第四小组组长,在代表行动中,他收到居民反映小区公共晾衣架数量较少的问题后,积极认领问题,自费购置晾衣架,解决了居民“晾晒难”问题。

“要以主人翁精神认真抓细抓实,以负责任的态度为选区为选民办实事做好事。”日前,咸安区永安街道人大工委发动全体人大代表认领了26个创文责任区,代表们将以每周至少一次的频率开展文明劝导、卫生清理、入户宣讲等志愿服务,为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贡献力量。

永安街道下辖14个社区,常住人口11万人,区级人大代表26位。结合各选区实际情况,每位人大代表认领的创文责任区可以是一个小区、一个楼栋、一条背街小巷、一条商业街、一个广场公园等公共区域。可以单选也可以多选,可以一人认领,也可以多人同时一起认领。

通过人大代表认领创文责任区这一做法,永安街道人大代表将严格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查找问题、反映情况,就近参与监督和服务,并给予一定人力、财力支持,推动相关问题尽快解决。目前已督办解决涉及小区路面积水、文娱休息场所缺失、停车位不足等21个问题。

创文明城、做文明人、树新形象。市人大常委会正在用实际行动和积极作为,为咸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最大的贡献。

(咸宁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朱哲 蔡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