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交流 >> 文章详情
十堰市郧阳区:在办实事中推进基层民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要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十堰市郧阳区人大常委会以推动解决民生实事为切入点,紧贴实际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件件融入在监督工作中,一桩桩落实在代表行动中,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努力实现群众意愿的过程中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基层民主的涓滴细流浸润人心。
完善配套制度,畅通民意反映渠道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只有摸清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利民之策才会精准,利民之举才会到位。郧阳区人大把打通群众民意反映渠道作为全面广泛掌握民情民意的重要抓手,在全区范围内高标准建设“人大代表之家”和“代表小组活动室”,进一步规范完善代表找群众“问事”和群众找代表“说事”制度。
一方面,督促人大代表把责任担在肩上,将使命牢记心中,加大与选民的日常联系和沟通,主动找群众“问事”,察群众冷暖苦乐,及时向群众“询事”,找群众所忧所盼,在走访群众的常态化工作中掌握更真的社情民意、宣传最新的政策精神、传达更迫切的群众声音。
另一方面,群众可以在各乡镇“人大代表之家”和“代表小组活动室”直接约见代表,面对面交流想法、反映问题、提出建议、表达诉求。通过搭建平台、完善制度,代表履职更有保障,群众意愿表达更加便捷,民意反映渠道的畅通无阻实现了代表与群众的双向奔赴,不仅使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心贴的更近、情联的更紧,更让基层民主的种子在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的过程中悄然萌芽扎根。
创新监督工作,保障群众政治参与
小事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近两年来,郧阳区人大先后就扬尘污染防治、汉江退捕禁捕、城乡规划实施等民生问题开展专项视察和执法检查,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专题询问,围绕助力乡村振兴组织代表行动,把群众关心的焦点作为监督的重点,把群众关注的难点作为提升监督成效的突破口。通过日常走访群众制度化,邀请人大代表参与视察活动和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常态化,以及公开录播人大重要会议的创新化,力求以监督工作的创新保障和实现群众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的政治参与,以期听民声找短板更准确,聚民智汇民力更有效。
在这一创新工作思路的引领下,群众反映强烈的扬尘污染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建房“三违”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燃气价格高于市区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行政审批便民服务零距离举措得到广泛好评……日常活动能看到群众身影,审议发言能反映群众心声,推动问题解决能体现群众意愿,郧阳区人大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贯穿在监督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在代表活动的每一处细节,区人大为保障群众广泛政治参与的每一次探索创新都为人大工作成效赢得社会认可打下了坚实基础。
强化建议办理,推动民意有效实现
人大代表建议始于群众,成于调查,是群众呼声的集中反映和社情民意的高度浓缩。郧阳区人大把强化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作为维护群众利益、实现群众意愿的重要抓手,聚焦解决问题,坚持把代表满意、群众认可作为议案建议办理的第一标准,建立完善常委会主要领导领衔督办、主任会议成员重点督办、人大代表参与督办、专工委跟踪督办等机制,探索试行区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第三方评估机制,力求以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的完善和创新,提高代表建议办理的质量和效果。
今年以来,郧阳区人大成立七个督导组,先后多次对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聚焦新能源经济发展、打造超千亿元产业集群”的议案以及122件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情况进行督办,助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逐步解决。与此同时,按照省人大“代表行动”部署,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在开展“百名代表听民声,百名代表办实事”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下沉一线发现问题、形成建议,及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目前,全区“代表行动”中形成并交办的343件意见建议,已办理落实202件,无论是门前多投放一个垃圾桶这样的小事还是基本农田改造这样的大事,群众的意见诉求都能被听到、被看见、被解决,民意的有效实现让群众的获得感越来越强,也让群众民主参与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更让基层民主的土壤愈加厚重。(十堰市郧阳区人大常委会:姜文静)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