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交流 >> 文章详情
枣阳市人大常委会:努力构建人大宣传格局 充分展示人大担当作为
近年来,枣阳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人大意识形态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舆论工作,更加主动地担负“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宣传使命,更加充分地展示枣阳人大系统在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枣阳建设中的崭新作为。
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大调研宣传工作的责任感
枣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召开主任会议、人大常委会会议、人大代表履职培训会、全市人大工作座谈会等各类会议,认真学习中央和上级党委对加强人大制度、人大宣传舆论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不断强化对人大宣传舆论工作的认识。全市人大工作者一致认为,做好全市人大宣传工作,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了解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代表人民履行职责,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落实依法治市方略,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加强人大宣传工作,能够为全市人大依法履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不断提升人大工作地位,促使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突出重点内容,进一步加大人大调研宣传工作力度
枣阳市人大宣传工作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紧扣时代主题,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找准着力点,把握结合点,打造新亮点,不断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感染力。重点宣传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精神,开展调研、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评议等监督活动和人事任免、宪法宣誓、人大代表主题实践活动,人大机关自身建设情况,“一府一委两院”及其工作部门执行人大各项决议、接受人大监督情况,以及配合上级人大开展立法调研、同步监督等内容。要深入开展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撰写稿件,全面展示人大工作者和人大代表的良好形象。
扩大宣传平台,进一步构建全媒体人大工作宣传格局
枣阳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加强同各种媒体的联系,不断扩大宣传平台;顺应形势发展需要,积极开辟新的传播渠道,努力构建上下联通、左右融合、内外互动的人大工作宣传格局。
用好用活本地主流媒体。坚持在枣阳市融媒体中心、“云上枣阳”移动客户端、枣阳政务网等主流媒体上,系统地宣传报道枣阳市人大工作,继续开设“人大代表风采”等栏目,专题宣传辖区内人大代表的典型事迹。
积极争取上级媒体支持。通过撰稿、采编、访谈、互动等方式,在上级党委、人大系统报刊、简报、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等官方媒体,推出枣阳人大系统的创新举措和特色工作,扩大枣阳人大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充分发挥人大机关宣传载体作用。坚持编发《枣阳人大工作摘报》,对枣阳人大工作的重大工作部署、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成果等,及时编发《枣阳人大工作摘报》,充分发挥《枣阳人大工作摘报》对上汇报、对外公告、对下指导、对内通报的主阵地作用。适时编辑发行人大调研宣传成果,拍摄制作专题宣传片,集中展示主要工作业绩。
广泛组织开展社会宣传。在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之家、党群活动中心、广场、走廊等醒目点位,利用墙报、板报、专栏、电子显示屏、音箱、电影、农村大喇叭、文艺汇演、普法学习、党校培训等途径,张贴、悬挂、播放、发送人大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法律、经典论述等内容,力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推动宣传工作责任落实
成立领导机构。市人大常委会成立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人大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各专(工)委(室)主任任成员,研究室负责统筹协调工作。市人大常委会把宣传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人大宣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壮大工作队伍。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各专(工)委(室)、各镇(办、区)、市直相关单位要安排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敬业精神的同志专职或兼职人大宣传工作,进一步充实人大宣传力量。通过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交流研讨,不断提高宣传队伍的写作水平。
建立工作制度。建立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与宣传部门、新闻单位联系制度,定期沟通情况,交流供稿需求;建立承办单位(人大专委、工委、室)供稿制度,各单位(人大专委、工委、室)组织开展的人大活动,由本单位(人大专委、工委、室)负责新闻报道和对外宣传、撰写《枣阳人大工作摘报》;建立考核通报制度,每三个月对各地、各单位(人大专委、工委、室)人大宣传用稿情况进行一次通报,每年进行一次人大宣传工作总体考核,对各类优秀文章进行一次评比,并在年度人代会上进行通报;建立激励约束制度,市人大机关宣传考评结果与机关干部评先创优、职级晋升和年度考核等次等直接挂钩,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研究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全市人大宣传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枣阳市人大常委会 陈明修 曲向阳)
责任编辑:刘浪